莫效書生亂解禪(六)挑毛病、難行能行、走捷徑
文章來源: 淡淡微風2006-07-23 17:52:38

莫效書生亂解禪(六)

  有朋友問:你是學淨土的嗎?
  他大概是看到我推崇弘一大師的同時,又引了淨土宗印光大師的話。覺得我更推崇淨土宗,而貶低禪宗,一定是宣傳淨土而來的。
  也是也不是!
  淨土宗與禪宗,真的有區別嗎?
  也有也沒有。
  淨土與禪,隻是教學方法上的不同,而不是教學目的不同。
  “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殊途同歸”、“條條大路通羅馬”。
  修道、悟道、證道。
  修道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悟道的過程有不同,所證的那個最終的“道”,卻是一樣的。
  “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
  不但淨土宗與禪宗如此,密宗、華嚴宗、律宗、天台宗,都是如此。
  “萬法本閑,唯人自鬧”。
  不同的方法,本來是應機而作,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本質並沒有變化過。

  本質是什麽?
  
  有人說,你這個不對,那個毛病。
  毛病,我自然是有的,而且不少。然而挑我的毛病,於你自己有何益處?
  為什麽不去反躬自問,找找自己的毛病,然後切實努力。
  找出別人再多的毛病,也不能證明自己就是對的,於己何益!看我的文章,是為了了解禪,還是要挑毛病?
  何苦來哉!
  也有人說,你的表達方式有問題。
  同樣的道理,為什麽那麽關注表達方式?如果道理說的對,好好體會就是了,如果道理說的不對,就指出來好了,可以討論啊。
  有不同意見的話,拿出證據,擺出事實,好好討論。
  致力於人身攻擊,那還不是越吵越亂,到最後隻是給自己惹一肚子氣,何苦。
  當然,買櫝還珠,或者說,避實就虛,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不管是實實在在的討論,還是實實在在的努力,都是最枯燥和最艱難的。

  其實,這個問題不隻是孤例,很多時候都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一般人裏,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挑剔別人的現象,似乎挑剔了別人,就顯出了自己,而這個挑剔,不是在擺事實、講道理,往往是求全責備,吹毛求疵,混淆是非。
  對修行有興趣的人裏,則是到處懷疑,看哪個老師都有問題。剛開始學,還有些虛心和認真,過了段時間,有了些體會,就開始“貶斥諸方”,看誰都不對,那麽誰對呢?佛說的總對了吧,可惜他又不肯下功夫去鑽研佛經,總想找個秘方抄個近路,可以一蹴而就,省事又省心。
  哪有那麽便宜的事情!

  二祖神光去找達摩祖師學禪之前,已經是“曠達之士也,博覽群書,善談玄理”,卻覺得自己所學還不是究竟,於是到達摩祖師麵前求學,有次“天大雨雪”,他卻仍然“堅立不動,遲明積雪過膝”。達摩祖師憫而問曰:“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光悲淚曰:“惟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看看別人的想法,並不隻是為了自己求法,而是為了慈悲大眾。
  達摩祖師怎麽回答:“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
  ——記住這段話,可以用來反躬自省,也可以了解一下,求取禪道有多難,想想我們為了理解禪作出了什麽努力。
  注意,二祖神光在出家以前,學問已經非常好,看了大般若經以後,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智慧,然後才決定出家。出家以後,在香山修持九年,專修禪定。有了這麽多前提,卻還是找不著問題的答案,實在是逼急了,他才做的出“立雪”、“斷臂”求法的事情,才問的出“我心未寧,乞師與安”這樣的話。
  這話如果換成我們來問,那有什麽用!我們連什麽是“我心未寧”都不明白呢,我們知道的隻是“我思維未寧”和“我身體未寧”的程度,哪敢去問師父,先自己私下努力做功夫,把思維和身體問題解決了再說。
  當然現在的人臉皮都比較厚,又“無知者無畏”,估計還真好意思問,那麽結果自然是師父“端坐麵壁,莫聞誨勵”,而我們提問題的人,不是恨師父而腹誹,就是會覺得“這師父水平也不咋地,連耐心也沒有,又不懂教學方法,估計也沒什麽本事,說不定還不如我呢。”


  其實,大乘幾大宗裏,禪宗的修行方法之難,大約是數第一的了。甚至比律宗還難。
  不過,那是指真修,如果是混,也是禪宗最容易偷懶。
  這也是我不支持大家學禪、或者單隻學禪的原因之一。
  當然,如果隻是玩玩,糊弄一下自己,找點兒樂子,那自然是禪宗最合適。禪宗可以務的“虛”,最多。
  還是那句話,別的修行方法,隻要認真學習,總會有所得,有所進益,弊端不多,隻有禪宗,學的不好,則流弊甚深。
  那麽多的“口頭禪”,多少因此害人害己。至於比“口頭禪”更虛的“口頭蒙”,就更加的等而下之了,然而,可惜,很多人依然樂此不疲。

  參話頭,就算是參上一輩子,都有可能一無所得。
  如果換成念佛,或者持咒,早已經功德累累了,若是意念堅固,往生不在話下。
  然而,這些做法,在聰明人眼裏:迷信啊,好傻啊!
  真的傻麽?
  還是說人家傻的人,自己不了解?


  學禪的目的,到底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