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效書生亂解禪(三)看到他的那一眼
文章來源: 淡淡微風2006-07-19 17:14:55

 莫效書生亂解禪(三)

  羅羅嗦嗦寫了這麽多,都沒說到什麽是禪,實在是不合適。
  然而,會讓看文章的人失望的是,到這篇結束,都不會有禪的定義。想找這個答案的人,可以轉台了。
  然而,若真想明白什麽是禪,就繼續看下去。
  
  那麽,什麽是禪?

  禪宗公案最權威的輯錄,是“指月錄”。
  為什麽叫這個名字?
  有人問:月亮在哪裏?
  另一人指月亮:看,在那裏!
  問者看著手指:哦,明白了,這就是月亮。
  執指為月,大謬不然,可惜,眾生之中,這樣的人卻是大部分。
  祖師大德言者諄諄,聽者有幾人明白?他們在講月亮的時候,有多少人以為他在說手指,而抓住手指不放!

  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高地菩薩的境界,低地菩薩不能明白,天人的境界,我們人類不能明白。境界,當你沒有證到的時候,都是猜測。
  我們人類知道的,其實隻是人類本身所能了解的東西,隻是站在人的立場,對世界的一些猜測。比如到底動物有沒有思想,到現在科學上還不敢有定論。我們“隻有人類可以思考”的假定,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問題的。
  我最常用的一個比喻,就是某個人的長相:有一個人你不認識也沒見過,我和你描述的時候,用盡天下的語言,花上再久的時間,你都不會切實知道他什麽樣,隻能有個模糊的感覺或者隱約的估計。而解決這一切,非常簡單,隻需要一個小小小小的動作——那就是讓你親自看他一眼。再不需要任何其他信息,你就已經能把那個人和他的樣子統一在一起,你就了解了你所需要的東西。(用我們陳總統水扁的話,就是罄竹難書啊)
  這就是“不立文字”、“不可思議”、“不可說不可說”的道理,語言,在這時候,是沒有用的。
  至於你怎麽做到看他一眼,那才是你要努力的重點——而不是花時間精力去看描述他樣子的文字,也不是花時間精力去找尋別人對他最精確描述,哪怕是最熟悉他最了解他和他生活了最長時間的人的描述。
  看到他那一眼,就是頓悟。
  實現那一眼的過程,就是漸修。
  人能決定和做到的,是找尋主人公的過程,而不是看他那一眼時的反應。不要猜測你看到他時的一切,也不用關心別人看到那一眼時的表現,激動、漠然、閉眼、發呆、犯傻、狂喜、微笑,等等等等,都是未知數,每個人也都表現不一,觀摩再多別人的反應,對你也於事無補。
  你能做的,應該做的,其實就是去找他,去看他,而不是琢磨看到他時的情況,或者別人看到他的情況。
  你所做的,應該是尋找他,而不是坐在家裏,看著別人對他的描述,來發揮自己的想象,再去加上自己的猜測,更加繪聲繪色的描述他的樣子。更不是用自己的想象,告訴別人:我親自見過他,那就是他,他就是那樣子。
  ——那是自欺欺人。
  那麽,怎麽去找他?怎樣才能找到他?
  靠看別人對他的描述沒有用,靠看別人怎麽找的也沒有用,聽再多人講他找的過程也沒有用,那些都隻能做借鑒,做參考。
  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移動你的腳,開始走路,用你的腳去找,而不是坐在那裏空想,或者看別人尋找的故事,或者看別人描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