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路過,何妨錯過
文章來源: 淡淡微風2006-03-14 15:56:52
  看到又有朋友在討論走過路過,是否錯過的話題,忍不住微笑,老問題總是會遇到新革命,古今皆然,亙古不變:)   想起似乎是泰戈爾還是誰的一句話:如果錯過太陽你流了淚,那麽你也要錯過星星了。生活如海潮,總是在不停的衝刷,不肯一刻消停,新的東西總在前麵向我們而來,雖然看看多是舊物,也畢竟還是有新趣味的,當然前提是你有一顆肯擁抱的心,和一雙願意忘卻的眼睛。  不是有那個老琴師的故事嗎——我總是喜歡老故事,所謂太陽底下無新事,老故事和老道理,基本上已經夠新時代所用了,那麽多的新理論,多半都是新瓶裝舊酒,蒙蒙外人或者自己而已,或者隻是因為新人並不明白舊道理使然——老人說,我擁有一個音的時候,就失去其他音了,隻有不彈琴的時候,我才能擁有所有的聲音。老人是對的,可惜我們做不到無音可聽,不管是人為還是天為,人造還是大自然,天籟還是地籟,總歸會有聲音入耳入心,躲是躲不掉的。那麽,選擇聽到哪個聲音,和沒聽到哪個聲音,就成了我們需要斟酌的地方。   據說亞曆山大大帝臨終前,讓人把他的手擺在外麵,讓大家看看功蓋千秋的自己,臨走時,不過也是兩手空空一無所獲,我們來時“赤條條”,走時一樣“條條赤”,有牽掛也好,無牽掛也好,能帶走的,大概也隻是那點滴我們自己認為重要的心情了。“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舍不得也得舍得,不樂意也得樂意。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我們努力與否,都是有得必有失,換個角度,就是有失也必得,得失之間,還是有自己取舍的方法在的。  總有些東西,是我們一定會錯過的,也總有些東西,是我們一定不會錯過的,我們往往患得患失,是因為總想擺布命運,而不想被命運擺布。自然,對命運的控製力,並不如我們想象中那麽容易得到。  錯過什麽,不錯過什麽,取舍之間,多半都是兩難,既然提起,自然是舍不得,要不然早已經拋到了腦後,怎麽會提起。努力了,也就夠了,結果如何,要想控製,那恐怕是對生命的要求高了些,或者是對自己的要求高了些。至少我還沒見過能控製自己生命和生活的人,或許是我孤陋寡聞的緣故,希望有吧:)  求缺,或者說缺根本不用求,生命本來就是充滿了缺憾,這也是我們對生命本身又愛又恨的緣由。完美本來就隻能存在於想象,現實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  所以,我們需要的一雙“慧眼”,能看明白該看明白的東西,能看明白人生的真相,能讓我們的心豁然開朗,而不是一雙“金睛火眼”,什麽都看的通通透透纖毫畢現。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查則無友,事至謹則無成,心至嚴則無度。舍不得放棄的結果,往往是自己對生命的不寬容,和生命對自己的不寬容。   想失去什麽,不想得到什麽,想得到什麽,不想失去什麽,大約會成為我們永遠的矛盾。然而,基本上這裏麵,與得失一樣,我們也隻能做一部分工作,並不能決定其中的規律,就象我們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人勝不了天,小小的修補,卻是無妨,那麽,如何想,如何做,就看我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了。  既然總會錯過,那就想明白錯過什麽好了,而不是去琢磨為什麽我總是錯過不想錯過的那些,因為錯過的,必然是你很舍不得錯過的,不然的話你早已經忘記,而不會還把那當個事情來牽掛。人生的道理,有時候就是那麽簡單明了,隻怕你不肯去想:)  然而我們孜孜不倦的想啊想,其實往往並不是想弄清楚答案,反而是在故意把自己搞糊塗。否則,人生不過數十年,又哪有那麽難的問題,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呢。無論怎麽樣,錯過都是規律,我們不可能把握一切,更不可能抓抓住什麽,實際上,我們什麽都抓不住,能擁有的,除了記憶和感動,基本上也沒什麽了。  煩惱多半是自造,問題多半也是自造,不肯去找出答案的原因,隻是為了可以一直有事做罷了。不為此無聊之事,何以譴此有涯之生嘛。  既如此,何妨錯過。 附記:匆匆寫來,不及細思,盡是荒唐之辭,草草而就,未能三審,滿篇紊亂之言。本來想改改再發,轉念間:“世間事了猶未了,何妨不了了之”,亦“何妨錯過”之一種,遂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