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兒子(原創)
文章來源: 林起立2014-02-27 14:21:46
幹兒子(原創)----------林起立 我老家一個親戚,我姥爺輩的,遠親。一輩子單身,後來領養了一個娃,起名,王明。小名叫,明兒。 明兒過繼給我親戚的時候,已經上初中了。按理來說,農村的男娃都是寶舍不得過繼給人的。而且這麽大一個娃,再養幾年,就能頂個勞力了。但是,明兒家庭情況不同。父母都得病死了。本身家族人丁就稀少,能出來領養他的人都找不到一個。後來,村裏人牽線,說村裏有家人丁興旺的王家,有個老光棍兒,五十了也沒娶妻生子,家裏過得不錯,你幹脆給他當兒子吧。 明兒也沒什麽選擇,而且一個村的,都見麵認識的,比被領到別村過繼要好,所以也沒想就答應了。改姓了王,就算做了我親戚的兒子。 我這親戚雖然一把年紀了,但是還是一大家子過日子。上麵有老母親,掌管家裏的大小事情和財物。下麵有好幾家人住在一起,典型山西大院的陣勢。我這親戚也種著幾畝地,人也勤快,也沒不良嗜好,攢了些錢,就是不肯娶媳婦。家裏給談了不少,沒一個中意的。要說,肯嫁的,也不少。我這親戚除了光棍兒,邋遢一點,不拐不瘸,臉長的算是清秀。而且人脾氣老好了,什麽時候都是笑眯眯地眼。 這明兒過來後,初中就沒上。倒不是家裏不肯供,是他本身不愛學習,而且因為父母離世,家裏影響,已經留級好幾年。這娃又天生老相,一去學校,同年紀的娃以為他是老師,老師以為他是家長。一來而去,同學就背後老笑他,蹲班猴。加上本身也不愛學習,幹脆就回家務農了。這也是多數農村孩子選擇的道路。 明兒很快就到了適婚年齡。這娃天生話少,長的也老相,所以破費周折。家裏倒是不錯,出房子,出錢。我那親戚也樂意出錢,說,這娃聽話,一口一個爹叫我,咱不能白當人家老子。 農村人,挑的主要是能過日子的,長相倒是其次。雖然找是難找了點,因為人家老以為他隱瞞年齡。但是,還是照到了鄰村一家的姑娘,家裏窮,想嫁到外村去。一看明兒人老實,本身長的也普通,不挑,馬上同意。兩家按照當地風俗,辦了婚禮,明兒娶妻,也搬進了大家庭。 我那親戚也高興。兒媳婦賢惠,典型農家女,做飯洗衣,各種家務全部包攬。我親戚也就上午出去地裏忙忙,回家就一口熱飯,要吃麵條,麵疙瘩,揪片,一開口,媳婦利索的就整出來,端到公公手裏,還問要辣子不?我親戚哪裏得到過這種溫暖,高興的走路都唱歌。 後來,我親戚的母親過世,父親早些年就已經過世。家裏沒有再主事的人了。而去各家都人丁興旺,院子裏已經住不下這麽多人了,不得不分家了。分家時候倒是沒太多爭吵。因為就一處大院子,裏麵的房子已經平均都分開的,所謂分家也就是各過各的,不一起吃飯了。 我那親戚就跟兒子,兒媳一起過。倒是早年他在鄰村置辦下了一處房產,三間瓦房,收拾的幹幹淨淨。因為以前母親在世,不敢提出搬出去。現在也沒人再管自己了,就把房子以少量錢賣給了其他幾個兄弟,自己跟兒子,兒媳搬到了單獨的房產裏。 我這親戚也覺得兒子雖然不是親身的,但是比親身的也不差,照顧自己很好,下地都不讓了,就呆在家裏幹點家務,一糊塗,把房子就給了兒子。 等到我媽再回老家的時候,我那親戚,我媽叫他二爺。衣服髒兮兮的,眼睛渾沌的,失落的走在村裏的路上。我媽問,明兒呢?親戚說,家裏呢。 我媽似乎看出了明兒的變化。等到進了明兒家,開口問我二爺怎麽邋遢成那個樣子?明兒沒開口,兒媳婦就滔滔不絕開始數落公公的不是,說中午不回來吃飯,整體到處轉悠,也不操心家裏的事情。說給他洗洗衣服吧,也說不用。衣服髒成那樣,出去是丟我們的臉。 我媽似乎已經感覺出這媳婦的刁蠻來,但是農村就是一張嘴,誰嗓門大,誰有理。我親戚又是個不善於言語的人,就會討好似的笑。 我媽說,二爺怎麽會成那樣?以前光棍兒一個,整天也是笑嗬嗬的。我剛才看見他,眉頭擰成了一塊,看見我也懶得說話。 明兒說,別說了。你一年回來一次,家務事,你就別管了。 我媽是火爆脾氣,說,什麽別管,我二爺就是我的長輩,我當然要管。你們要這樣,我找村長評理去。 我媽說找村長,但是其實農村裏,村長已經不管事情了。我媽還是要找其他親戚了解情況。 結果讓我媽很沒臉。她走得時候,給二爺塞了一條紅梅煙說,二爺,你保重,你在我心裏,永遠是最好的二爺。我親戚老淚縱橫,一句話說不出來。 後來我了解到,我那親戚一輩子沒娶妻的原因就是,他是個同性戀。以前鄉下對這些是忌諱很深的,沒人敢說,甚至提起來。後來,親戚過繼了兒子過來,兒子很快發現了父親的隱私,他們之間發生過什麽,沒人知道。反正後來,明兒幾乎不跟我親戚來往了。兒媳婦也一說起來就念叨,但是就不說那事情,倒是念叨都是家務事。沒臉對人說。我那親戚老實人一個。後來自己搬到一處廢棄的房子裏過日子。大概十年前,聽說過世了。明兒給戴的孝,也算是盡了兒子的職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