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評20200317
文章來源: biglow2020-03-17 08:51:54

1. 昨日股市大跌,道跌3000點。Trump建議比地方更嚴格的行為建議如不要舉行10人以上的聚會,同時表示疫情可能會延續到8月份,經濟會陷入衰退。San Diego一日增加超過50 案例,表明社區傳播已成事實,未來幾天案例應當會對數增長。舊金山灣區多個縣實施Shelter in place政策。大多數州學校關門。

這次重大疫情,重大的事件如華爾街與國家利益決裂,已經在前幾期裏展開詳述了。那些分析其實也很燒腦。那麽現在事情的走向就基本取決於這個疫情多快能到頂,特別在對數期,到頂越早影響越小。除此之外,應當不會有更多的水底下的大事情發生,基本上是盡人事聽天命。那麽接下來這幾天我的分析就會簡明一些,多留些時間和精力觀察動向。

我昨天說過,一旦Trump甩開顧慮做事,那麽就會又快又狠。現在就是這樣,每天都參加發布會,今天說的,比如10人以下的聚會,比地方的要求更高。此外說疫情持續時間以及衰退,很大程度是報複華爾街昨天的表現。你要自殺我就幫你補刀,看誰來得狠。現在檢測跟上,不光紐約州有drive through,連前幾天本地(San Diego)這種低發地區都有drive through,可見政府一旦動員起來,行動非常迅速。那麽檢測跟上,自然釋放了之前的感染存量。這兩天指數增加也是可預見的。

從現在趨勢來看,美國的報告感染人數會遠高於之前我同比中國數據估計的1萬人。那麽哪個數據有問題,大家自己判斷。特別是在美國這種醫療體製,一般人有輕度到中度感冒症狀會去看醫生,會去醫院嗎?所以美國的報告數占感染數的比例應該比中國低。反推回去,中國的感染數是多少,至少數量級上是不難推算的。

 

2. 美國和德國就疫苗一事發生爭執。

這個事情你說我說,具體怎麽回事,沒看到合同不清楚。但是,我這裏的要點是德國自疫情開始卡周邊國家的物資,就應該看出來關鍵時刻德國絕不會兌現其商業合同。我一直在說德國集中了全世界的化學品供應鏈。需要警惕。

 

3. 眾院通過與白宮溝通過的救助法案,參院將在今日審議。該議案不包括削減工資稅條款。

這個法案通過沒懸念。工資稅沒在法案裏,應該還有3.0版。現在3.0版很有可能采納Romney的提議給每個美國成年人發1000刀(收入125000以下),就如01年和08年那樣,這個是比工資稅還要激進的辦法。當然,如果是給所有交了稅表的成年人,我讚成。這個會耗掉聯邦2500億現金,那麽聯儲還需要QE。

 

4. 移民局宣布,申請歸化公民的申請人做新冠測試不影響其申請。

正確,這個疫情下所有人都影響,合法移民應當被保護。

 

5. 關於FISA的法律條款周日到期,參院通過臨時延長議案以延長目前法案11州,以便有更多時間討論通過新的FISA法律條款。該延長議案目前在眾院審議。Trump準備否決該延長議案。

FISA就是政府監視個人的一個工具,應該廢除掉。

 

6. 俄亥俄州州長希望推遲該州的初選投票,被Franklin 縣法官Richard Frye拒絕。

這個法官不知道是怎麽想的。初選到現在為止大局已定,為什麽還要搭上民眾的安危?不過俄亥俄的高等法院還是有些覺悟的,判決該州初選延期。

 

7. 加拿大關閉邊境,隻允許本國和美國公民進出。

小土豆一定是感染上了,不吃夠虧不長記性。這樣好,歐洲是新中心,現在防範還不算晚。

 

8. 調查通俄門調查的檢察官John Durham起訴一名康州居民,罪名是該居民去年11月給Adam Schiff 發了一封恐嚇email,揚言要殺了他。

我找這個新聞的細節可惜沒找到。什麽細節呢?就是這個案子是Schiff報的呢,還是FBI查案子的時候發現的。如果是後者,Schiff大概要失眠了。不管怎麽說,Durham,Schiff,這兩個名字放到一起總能讓人浮想一番。

 

9. 彭培奧與楊潔篪通電話就新冠來源一事交換意見。

基本上是各說各話。彭培奧是對中的強硬派,那麽派他去溝通,更多的是為接下來的對抗做鋪墊而不是為了緩和關係。

 

10. 白宮的一個官方聲明稱,有外國組織散布全國封禁的謠言製造恐慌。

這個事情需要防範。現在白宮稱不知道是什麽組織在編造這些消息,但是NYT和CNN確實在幫助散布。當然,出口轉內銷也不是新鮮事。主流媒體在報道白宮的Task Force的時候總是要加上些私貨,以為大家看不出來嗎?比如Trump說的個層麵如果能購買到呼吸機,就趕緊去買,別等聯邦采購。這個是個大實話,也要被解讀成聯邦不支持。知道聯邦政府采購的程序嗎?一套程序下來,1個星期就沒了,采購單才能送出。當然是地方上采購來得快得多,為什麽要等聯邦采購下發?那樣的話本來同樣的事情原來一套機構來辦,現在要三套,效率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