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的自我療愈
文章來源: 蔡真妮2014-03-15 20:35:50

一次回國和大學同學聚會,談起我們班一個女同學因為憂鬱症自殺了,大家在惋惜遺憾之餘探討起憂鬱症的起因,推測是否和周圍人對她的關愛不夠有關?

我說憂鬱症是一種病,發病的當時應該和她周圍人怎麽待她沒有關係,就好比你不能說自己得了糖尿病是因為周圍人關心不夠。同學紛紛來反駁我,我舉手說:“我最有發言權,因為我得過憂鬱症。”他們哈哈大笑:“老蔡,你可別逗了,你怎麽會得憂鬱症,誰得你也不會得!”

由此可見很多人對憂鬱症缺乏了解,性格開朗的人不等於不得憂鬱症。

 

我的小兒子三豬是在冬天出生的,那時家裏的主臥室朝北,我坐月子,每天坐在床上,看著外麵陰暗的天空,枯幹的樹枝,就覺得不知道人為什麽而活著。看什麽都是灰色的,空洞無意義的,好像整個人被隔離在生活之外,看著家裏的其他人的活動,就如同看電影一樣。

那時話特別少,什麽也不想做,所見所思都是灰暗無光澤無色彩無起伏的。記得偶爾有念頭飄過,離開這個世界吧,可是老三這麽小,怎麽辦……

等到產後四周回醫院檢查,護士拿來一張問卷調查表,是關於產後憂鬱症的,在美國屬於產後複查的常規操作之一。我填到一半,心中已然明了。因為當時母乳喂養,怕醫生逼迫吃藥,所以後麵的問題盡量往正常裏填,即使這樣,醫生還是認為我得了中等程度的產後憂鬱症。

醫生囑咐要運動,看幽默電影,避免受刺激等,還說隨著荷爾蒙的變化趨於正常,很多人會自動變好,如果症狀不見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那就需要吃藥治療。

知道自己是病態,回去之後我做了很多研究,也嚐試各種方法讓自己的狀態轉化。經過了一年多,我才逐漸恢複,但是陰天下雨還是會消沉很多,我發現喝咖啡會讓我感覺好,變得有生氣,所以孩子斷奶以後,開始喝咖啡了。

總結我自己用的辦法有這麽幾種:

1,運動

2,曬太陽

3,按壓穴位疏通經絡

4,喝咖啡


中醫講:動能升陽,有憂鬱症的人往往陽氣不足,而運動和曬太陽都有助於提升人的陽氣。現代人曬太陽的機會太少了,陽光對人的益處是很大的,女生怕曬到臉可以把腿胳膊露出來曬曬。跳繩對於憂鬱症的人是非常好的運動形式,跳到微微出汗的程度即可。我在網上看到指壓大師陳玉琴講,中醫有
"心主喜"之說,抑鬱即為"心不喜"。患憂鬱的人往往心包有積液,心包外的脂肪堆積較多,造成心髒的搏動力不足,可以用敲膽經加早睡使人體的總血量上升,用按壓膻中穴和極泉穴的方法使心包積液排出去,按壓整個心包經疏通經絡。當人體心血夠的時候,當人體心髒搏動有力的時候,人是不會抑鬱的。我堅持按壓心包經,確實感到很多穴位都很敏感疼痛。

 

我恢複以後和老公聊起那時候的狀態,老公說:“你知道那時候我最怕什麽嗎?我最怕你跟我探討人生的意義。”他說一聽我問:“你說人活著為了什麽?”心裏就哀歎一聲:又來啦!

記得那時他常常默默地坐在一旁,我當時心裏納悶他本來特別愛聊天的一個人怎麽變得如此沉悶,原來聊天是互動的,我的狀態讓他無從聊起。
 

我母親過世以後,我在國內住了一段時間,回到美國已經到了初冬,我發現自己好像又進入了剛生完三豬時的狀態,一個人坐在那兒,眼淚不知不覺地就流了下來,一晃兒幾個小時就過去了,幹什麽都提不起精神,心裏好像另有個自己,在靜靜地看著外麵的那個自己像個木偶一樣說話做事。

每年朋友的女兒都到我家來過感恩節,那年她跟爸爸打電話說:“以前我和和蔡阿姨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可是今年變得無話可說了。”我那時隻覺心力交瘁,勉強支撐著自己麵對外麵的世界,即使在說話,思緒也是飄出去很遠,好像老人說的“失了魂”一樣。


當我意識到自己的狀態不對,就再一次開始了自我療愈,直到最近我覺得自己才算徹底走出了情緒的低穀。這一次,因為我自己早早就意識到了,所以在人前控製得很好,我想連我老公都沒有看出來我其實又灰暗了一次。

 

憂鬱症成因非常複雜,有生理的,心理的,靈性的……,產後鬱鬱症應該屬於生理範疇,心理上國外的心理治療專家認為比較常見的原因有: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人、無能為力感和壓抑的憤怒等。

當我們失去生命中重要的親人時,很多人都會在短期內陷入憂鬱之中,大多數人很快就走了出來,有些人則需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恢複,台灣歌星陳淑樺就是因為母親的過世而患病至今,我還知道一個年輕小夥子因為從小帶他的祖母去世,一蹶不振,五年以後才恢複。
 

無能為力或者翻譯成無助感,是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處境完全無法控製或者因為無法克服焦慮、恐懼、痛苦等壓力而放棄求生意誌,進而陷入絕望。例如一個孩子如果覺得自己無論如何努力也達不到父母和老師的期望,認為失敗是必然結果,他就會放棄學習,內心對自己這個人、對未來充斥的都是悲觀絕望的情緒。


壓抑的憤怒,往往與童年時期精神上受到過虐待有關,比如父母全然地控製使孩子的自我壓抑得特別厲害,父母漠視或者粗暴地辱罵貶低,徹底摧毀了孩子的自信自尊……孩子本能是想抗爭的以發泄自己被虐待的憤怒,但是因為自己的弱小不敢發泄,另一方麵因為對父母的依戀,所以這種憤怒就被壓抑了下來。這些累積在心裏的憤怒找不到出口,會向內攻擊自己,從而在成年後導致憂鬱。這一類的憂鬱,常常需要專業心理治療師的介入,幫助患者將過去累積在心底的憤怒發泄出來。

 

我想我大概屬於容易得憂鬱症的體質,或許就是陳玉琴講的心髒搏動力不夠,所以在產後荷爾蒙變化巨大的時候,在情緒波動大的時候都會誘發。胡因夢也曾得過產後憂鬱症,她用了整整三年時間,嚐試了靜坐、冥想、運動、生機飲食、刮痧、清腸等各種方法才走出來。她曾總結說:“那種空洞、乏味、沮喪得如同靈魂暗夜般的孤寂感,難道不是古今中外曾深思過生命真相的智者真人共通的哀傷? 人類在演化到更高的心靈階段之前,是否必須穿越某種程度的瘋癲與失序?”她的描述讓人對憂鬱症有了升華後的美感,但是,這種疾病可以奪人性命,需要周圍的人用最大的耐心和同理心去接受和幫助,有時候效果會超過專業人員的治療。


很多產婦情緒失常,為一點小事就大哭大鬧,或者默默流淚,或者無精打采、神情木然等等等等,其實都是產後鬱鬱的表現,講道理行不通的,要意識到她是生病了。


憂鬱症也不是內向的人才容易得,我平時是外向有活力的人,對什麽都感興趣都想試一試的,照樣得。輕度的憂鬱症外表看不出來,身體的病讓人出現酸麻脹痛各種痛苦,憂鬱症是讓你的精神酸麻脹痛,消沉灰暗。最怕的是本人和周圍人對此毫無概念,以為是無理取鬧,無事生非,好好的日子不過什麽的,會讓症狀越來越嚴重,等到了無力自救的程度,就容易釀成悲劇。如果當事人自己在症狀尚輕的時候能夠有所覺查,那麽就容易走出來,就像身體的病如果早發現早治療就更容易痊愈一樣。

 
這也是我寫這篇文字的原因,希望大家對憂鬱症能有點初步的了解,不論自己還是周圍人出現了類似的狀態,能有所覺知。

以上僅僅是我個人對於憂鬱症的一點感想,僅供朋友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