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媽媽對於“讚賞孩子”的反思
文章來源: 蔡真妮2010-11-15 18:07:05



新書《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出版後,我陸續在博客上選登了幾篇文章,其中有《誇獎孩子的基本原則》。一文。登出不久,接到一位加拿大老朋友的電話,她說:你怎麽不早點寫這些文章呢?我要是早知道這些原則,就不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犯錯誤了!”

我說你在教育孩子方麵一直是周圍朋友的榜樣,哪裏還需要看這些文章?這麽說不是客氣,這位朋友對待女兒真是全心全意地培養,她女兒從小到大一直都出類拔萃,學業成績優秀不說,既有愛心又富有進取精神,大學期間幾次到非洲去做義工,幫助那兒缺醫少藥的兒童。原本她學的是藥劑師專業,接觸了很多病童之後,她改變誌願要當一個兒科醫生,好為孩子們解除痛苦。

朋友接過我的話說:“我說的是真的。你在文章中提到,中國父母常常喜歡在人前誇別人孩子,貶低自己孩子,這是最損傷孩子自尊心的做法。想讓孩子有自信,一定要在人前表揚他,誠心誠意地把孩子性格中的閃光點,行為上、習慣上讓人欣賞的地方提出來,讓孩子感到你為他驕傲。可我們的文化就是當麵要說別人的孩子怎麽好,對方誇我們孩子的時候,父母要謙虛地否定,說不行不行,還差得遠呢。

女兒小時候,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沒覺得有什麽不妥。等到女兒上大學以後,有一次聊天,她說:‘媽,好像我小時候無論怎麽做,都不能取悅與你,你總是對我不滿意。’

我聽了以後急了,說:‘哪有的事兒,你各方麵都很出色,我很為你自豪啊!’

她回答說:‘可是你總是在別人麵前說人家的孩子有多好多好,哪裏都比我強。’

‘我那不是客套話嘛!媽媽心裏當然知道你很好,比別的孩子優秀,可我不可能當麵說你比人家的孩子強啊!何況人家的父母不也表揚你嗎?’

她點點頭:‘是,可孩子最看重的是父母對自己的評價。別人的父母說我什麽我不在乎,我就在乎你怎麽看我。我現在可以理解這是中國人的表達方式,但是我小的時候不懂這些,就覺得我自己做的不夠好,媽媽總是不滿意,別人家的孩子都比我強。’

我聽了很難過,長歎一口氣說:‘怎麽會是這樣!還好,你終於長大了,能夠理解了。’

可是女兒回答:‘媽媽,不是我現在理解了就萬事大吉了,這是留有後遺症的!現在我無論做什麽,都不是以我自己的能力為標準去盡力而為,而總是要和周圍的人比,這種思維方式剝奪了我很多的快樂。我知道這樣不對,但是下意識地就會去比。我分析自己,就是小時候總感到別的孩子比我強,總拿別的孩子為目標造成的心理定勢。媽,你可是給我心理造成了永久傷害了。’

女兒雖然是開玩笑說的,但是給我很大的震撼。女兒從小到大,我一直都試圖以我理解的最好的方式去對待她、去培養她,現在我認識到,事實上有些方式對於她卻並不是最好的。”


朋友的一番話,也讓我深思。父母看似不經意的言行,都會給孩子帶來深遠的影響,做父母要慎而又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