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打不罵不管兒子”的好父親的故事(下)
文章來源: 蔡真妮2010-06-07 14:12:02

 

多年之後,兒子心血來潮跑到美國讀博士,改了專業,進入了和醫學研究相關的領域。開學初,海量的生物、英文醫學名詞一擁而上,把他打懵了。同學們大都是學醫出身的,生物和醫學名詞至少中文意思還明白,他中文都不懂,英文就更甭提了,學起來困難重重。

遠在國內的父親聽說了之後,給兒子寫來了一封信。信中說:“兒子,你上了大學,又念了研究生,父母親都很為你自豪。人的腦力是有限的,‘人定勝天’這句話不可取,每個人都有其局限性。身體是本錢,家庭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至於文憑事業,隻要踏踏實實做一份工作就足矣!博士能讀則讀,不能讀就罷了,不要把自己逼過了頭……”

父親的信沒有讓兒子放棄讀博,反倒激起了他奮發的動力,幾年後到底帶上了博士帽。(難道父親用的是激將法?)

這在過去也算中舉了吧?父親心裏是高興的,回到老家在族譜上大書了一筆。回來告訴兒子,你是家族裏迄今為止學曆最高之人。他自己大概都沒有料到曾經那個成績總在班上後半部分晃悠的孩子,在學業上能達到如此高度。

 


去年的父親節,兒子被自己的兒子請吃了一頓大餐,酒足飯飽,坐在家中開始琢磨人生。 沉思了許久之後,點點頭自言自語地感慨道:“現在想來,我爸爸是個難得的好父親。”

老婆問:“那你有沒有告訴過他?”

“嘿,這種話老爺們怎麽說得出口,心裏知道就行了。”

老婆不以為然,說你這叫溝通不良,心中的感情不表達出來,對方根本就不會知道。你不好意思講,要不我來替你說?”

老公不置可否。

於是老婆就給父親打了個電話,告訴他:“爸,你兒子今天在家裏誇你是個好父親。”

父親在電話那頭高興地說:“是嗎?好啊!這是最好的父親節禮物了。”忽然靈機一動,對兒媳婦下指示說:“那個,你不是會寫嗎?你就給寫下來好了。”


老爺子覺得口頭表揚的力度遠遠不夠,還得形成文字才行。


兒媳婦在這一頭有點為難,吭吭哧哧地說:“爸,您有所不知,從剛寫文的時候吧,您兒子就立下規矩了,九族之內都不能寫。您看您這是屬於直係親屬,我寫了之後肯定要挨批評不說,文章也要被打入冷宮的。”


父親在那頭“嘿嘿”直樂:“你怕什麽,我讓你寫,他敢說不字?”倒也是,這個兒子從來沒有忤逆過父親,父慈子自孝。


兒媳婦把太上皇指派的事兒當做最高指示執行,隻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於是開始搜集素材,首先采訪當事人。


問:“你說你爸是個好父親,那他好在哪裏呢?”

(被采訪人做思考狀)“嗯,越想越覺得他是個好父親。”

 “他怎麽個好法?”

“哪方麵都挺好。”


采訪人撓撓頭,繼續啟發:“能不能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這個,例子實在太多了。”

“一條一條講來。”

“嗯,他從來沒打過我。”

“還有呢?”

“他從來都沒罵過我。”

“還有呢?”

 “他不管我。”

還有呢?

“沒有了!”

 不打不罵不管,就是好父親?

媳婦處於抓狂中……

 

換一個采訪對象吧,電話打到婆婆那裏:“媽,我想問問爸在小G小時候是怎麽教育他的,您能不能跟我講講?”“你說小G小時候啊,他可有意思了,他一年級的時候我給他買了一雙新鞋,他上課就拿在手裏玩,老師說也不聽,說也不聽,氣得一把奪過鞋給扔到了窗外,小G他立即站起來也從窗戶上跳了出去……(此處略去1500字)”兒媳握著已發熱的話筒,好不容易插進一句:“那爸他在小G小時候都和他在一起幹什麽呢?”

“他呀,他沒幹什麽。你不知道小G他小時候可有故事了,那一次在學校……(此處略去2800字)”

取材如此困難,是此文寫了將近一年的主要原因。



求人不如求己,兒媳婦自己回想公公是如何對待孩子的,想起一件讓兒媳婦感念不已的事兒。

那年,媳婦生老三,公婆來幫忙坐月子。公公卻在那時生了一場大病,身體極虛弱疲憊。小孫女五歲,一天一個人跑到外麵院子裏去玩,公公看到了跟媳婦說孩子一個人在外麵,得看著點,媳婦忙著給新生兒喂奶換尿布,不當一回事地回答:“不要緊,這地方挺安全的。”

過了一會兒,扭頭,卻看到公公一個人斜倚在後麵陽台上的椅子上,強打著精神,眼睛一直盯在下麵跑跳著的小女孩身上。

女孩玩夠了來家了,老人才起身慢慢挪著身子回到屋裏躺下休息。

他是在心裏真正關心孩子愛孩子的爸爸和爺爺。

 

回想父親對待兒子的方式,兒媳婦覺得真正“瞎貓撞到死耗子”的是父親。他對待孩子學業上的“無為而為”正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他的“不罵不打”是尊重,他的“不管”最高杆,那是“不幹擾”,是順應孩子自身的發展規律,不去幹擾孩子的自我成長的節奏。


而且不是真的散手“不管”,他隻是不管孩子的學習,實際上沒有幾個做父親的能像他那樣在孩子小的時候天天陪孩子玩,花費無數的時間在孩子身上。很多父親可以做到陪孩子學習,卻做不到每天都陪伴孩子玩耍遊戲。

他一直覺得孩子隻要當個工人自食其力就挺好,因為沒有期望,孩子在學習上毫無壓力,對知識對未知的好奇心得到自然的成長,所以才會喜歡學習,喜歡鑽研問題,考試時超水平的發揮,達到一個又一個父親沒有預料到的目標。

 

在父親節即將到來之際,謹將此文獻給我們的父親——兒子眼中最好的父親,也是媳婦眼中最好的公公。


兒子兒媳恭祝父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