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與忽視
文章來源: 蔡真妮2010-05-25 19:17:12



一天晚上,馬上就要睡覺了,四歲的三豬提出無理要求,想吃糖,還是特別粘牙的那種軟糖,我和豬爸都不答應。跟他講道理:睡覺前吃糖對牙不好,即使刷牙也刷不幹淨,糖會像膠一樣黏在牙上麵,睡一夜覺不動彈,牙齒會被腐蝕,要長蟲牙的。


我們怕蟲長到牙上,未意識到饞蟲正在他腦子裏亂爬。達不成願望他很氣惱,但是又拿大人沒有辦法。


看我們倆誰都不理會他的“合理”要求,他突然爬上了家裏來客人時才用的大餐桌,踮起腳使勁推了上麵的吊燈一下。那個有九個燈頭的大吊燈被他推的大幅搖晃起來,燈光閃爍,然後他挑釁地站在桌子上,扭頭看看爸爸,又看看我。

他以前就推過吊燈玩,我和他講過那個東西不是玩具,不能推,他已經知道。顯然這一次他是誠心的要用這種行為顯示他的氣憤,挑戰我們的權威。


我和豬爸看看燈,看看他,彼此對了個眼神,都作若無其事狀,豬爸繼續在電腦前麵奮戰,我則繼續收拾廚房。


三豬在桌子上站了一會兒,看我們倆什麽反應也沒有,甚是無趣,最後自己爬下桌子,回臥室睡覺去了。


表揚孩子的好的行為,是我一向崇尚的育兒方法。孩子在氣惱的情況下想激怒父母,這時候忽視他則是最好的辦法。被他激怒了,就是被他的行為控製了,雞飛狗跳一場,解決不了他的問題,反倒讓他找到了惹惱父母的途徑。


三豬後來即使生氣也不再去推燈了,因為他試驗過了,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