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孩子總想著玩不努力學習怎麽辦?
文章來源: 蔡真妮2010-05-20 20:10:30





親愛的真妮姐姐:

      你好!我非常喜歡你的博客,也從中學到了很多道理。我是一個12歲男孩的母親,最近因為兒子的教育問題很苦惱。

      我是一名高中英語老師,是那種工作很認真的人,無論幹什麽工作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務。但是孩子卻是那種不求進取的人。比如我認為考試一定要將近100分或是100分,在班級前三名,但是他自己覺得八十多分就可以了。無論我講什麽樣的大道理,譬如:社會競爭很激烈,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等等。他都我行我素,該看書看書,該到街上和小朋友一起玩就玩。學習一直不上不下的。偶爾為了和小朋友多做會兒遊戲,還要撒謊說沒有作業或少做一些(為此我和他鬥爭了六年,仍然經常被騙。)。

      最讓人惱火的是他的衛生習慣。我是個非常愛整潔的人,但是兒子卻偏偏要在家裏赤腳跑,上床練武功,在床上吃東西,亂扔衣服、襪子、垃圾……很奇怪他怎麽沒有被我潛移默化?所以我經常批評他,最後極盡諷刺挖苦,但都以失敗告終。老師曾把我叫到辦公室,抱怨孩子衛生習慣不好,他大位子是班裏最髒的,上交作業也亂畫亂寫。我覺得他可真把我一輩子的臉都丟盡了。

      自己本身教英語,兒子卻因為不喜歡自己的英語老師而英語很差。每次我想教他時,他總是很煩,一點也不愛聽,我隻好放棄,但是內心又著急上火。

      兒子今年八月就該上中學了,我很怕他到了青春期,來了逆反心理更難以管教了。兒子非常聰明,可是我該怎麽教育他呢?
                     
一個非常苦惱的媽媽

苦惱的媽媽;

你好!首先抱歉遲遲沒有給你回信,因為你的這封信很難用一封信的篇幅來回答,涉及到了現在的父母普遍的教育理念的問題。在我剛完成的那本書裏,主要也是在講這些問題:父母究竟應該用什麽樣的態度對待孩子?教育孩子的終極目的是什麽?父母期望孩子擁有什麽樣的人生?


現在父母期待的好孩子的人生軌跡似乎就是:進好幼兒園——》進好小學——》考上好初中——》考上好高中——》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掙大錢——》》》幸福人生


孩子的幸福童年火熱的青少年時光就變成了如此簡單粗暴毫無邏輯可言的一條直線,仿佛隻要成績好了就有了一切。想想看,考上好大學與找好工作沒有必然聯係,好工作與掙大錢之間的關聯就更小了,而掙大錢與幸福之間根本就劃不上等號。

人的成功與幸福,和在學校的成績,是否考了一百分,是否進前三名沒有多大關係的。在學習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對知識的渴望、他學習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勝不驕敗不餒的心態才是父母應該保護看重培養的。

學習成績當然重要,但是沒有重要到成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每個人的資質長項都不同,不是人人都擅長考試,即使大家都花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在一個群體裏,依然會分出成績高低來。但是考試成績不突出的孩子他可能有其它方麵的長才,家長要挖掘保護孩子的長項,更要注意孩子持續發展的能力,讓孩子有後勁。為什麽國內那麽多孩子上了大學之後就放任自流了,就是因為高中之前,學校家長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潛力耗盡挖空了。

這個問題詳細討論下去真可以再寫本書的。



還是具體說說你兒子的事兒。在我看來,你的兒子有智慧:考試成績保持中遊,很得中庸之道的精髓,時間花在看書和小朋友玩上,享受現在該享受的東西。既有主意,情商又高,他將來的發展一定會很好。

我很重視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可以說在創造一切機會讓孩子去和不同的孩子交往。凱麗在家裏做作業時,看到門外有小孩出來玩,或者有小朋友敲門讓她出去玩,我總是讓她去,作業可以回來再做,不能耽誤了玩。

小孩在玩中可以學到很多不能用分數量化的東西:比如和人交往的能力:察言觀色、堅持與妥協、領導與被領導、誠實與隱瞞等等等等,他們都會在玩中實踐著,與人打交道的能力是成年後決定一個人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孩子在玩中還會鍛煉觀察能力想象力創造力……這些都不是課本知識能代替的。

何況會玩愛玩的孩子都比較有生活情趣,對生活充滿熱情,會交朋友,活得來勁,你至少不用擔心他遇到什麽問題就想不開是不是?


清代曆史學家趙翼有一首詩,講作詩的體會,後麵兩句是:到老方知非力取,叁分人事七分天,意思是說作詩不是努力了就可以作好,有很大一部分還要靠天資和命運。人生何嚐不是如此!

我勸你不要在孩子的學習上糾纏,真正學習好的孩子都不是父母推出來的,是自己推自己的。等到哪一天你兒子想要努力了,你攔都攔不住。

作為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因勢利導,不要強著扭孩子的性子。你硬管,倒管出了孩子撒謊的毛病,因為孩子不被你認可,過不了你這一關,隻好找借口敷衍。懂事了的孩子撒謊絕大部分都和大人的對待方式有關。寧可孩子有其它問題也不要孩子撒謊,父母真要下功夫管教的是孩子的品性。


關於孩子的衛生習慣,我對自己孩子的態度就是孩子自己的屋子讓他自己做主,家裏廚房客廳廁所等公用的地方讓他遵守父母的規定。既給他立規矩也給他自由。

孩子雖然是你生的,卻不會和你完全一樣,否則這個世界已經有你了,何必再來一個一模一樣的你?你覺得整潔有序是正確的,他可能覺得那種環境很束縛,喜歡淩亂一些,無拘無束。

別人與我們不同,我們的習慣和標準並不能成為別人的標準。你要給他一點空間,讓他保有自己的一點喜好,我們或許不讚成孩子的觀點,但是要理解,反過來他可能也不讚成你太幹淨。

孩子蹦蹦跳跳、天真爛漫多麽活潑可愛,房間亂了再收拾一下就好,孩子的快樂千金難買啊!

你說最後“極盡諷刺挖苦”,看了讓人觸目驚心。媽媽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對孩子采用這種方式的,太傷孩子自尊心了,這種態度孩子很難和你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很難真正從心裏聽從你的建議。

孩子不是父母的麵子工程,他是個獨立的人,我認為父母對孩子最基本的態度應該是尊重、接納和愛。

我給你的建議就是每天都挑出幾條優點表揚他,孩子隻會因為你的讚賞鼓勵行為上越來越好,不會因為你的批評指責而進步。學習上放手,你不要去給他壓力,學校老師自然會抓學習,他有潛力,想衝的時候會一飛衝天。

孩子在你身邊沒有幾年的時間,上了大學就飛了,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吧!做孩子的朋友,尊重他,接納他,愛他,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讓孩子身心健康,每天都快快樂樂的,就是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最好的教育了。

 

真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