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遊戲
文章來源: 蔡真妮2010-05-02 19:24:30




最近,三豬和我發明了一個遊戲,他自己給起名叫
 “章魚遊戲”,他當小獅子,我當章魚。


遊戲這樣開始:小獅子先撞向章魚,章魚的四個長爪子把小獅子纏住了,然後,前後翻滾,嘴裏粗聲粗氣地叫著:“我抓住了小獅子,你被我困住了,跑不掉了!”

小獅子努力掙紮,卻是越掙越緊,然後章魚繼續惡聲惡氣地:“沒有人來救你,我要吃了你!”

章魚這麽一提醒,小獅子馬上大聲喊道:“救命啊!爸爸,爸爸,快來救命啊!”

豬爸趕緊跑來當英雄,拽住獅子腦袋,將他從章魚的魔爪中解脫出來,章魚豈肯輕易放手,經常是把小獅子的褲子、襪子都拽掉了,小獅子才能脫身。

小獅子起身穿好襪子,馬上又向章魚撞了過來:被困、掙紮、求救、解救的過程再來一遍。

章魚為了讓遊戲逼真,要不斷地變換台詞和動作,就把小獅子興奮的,玩起來沒完沒了。

這邊“英雄”剛救完人坐在電腦跟前想幹點活,那邊第二輪已經上演到求救了,聲嘶力竭的救命聲一聲緊似一聲,隻好再起身救人。好不容易救了出來,剛坐下,又來了!

獅子和章魚樂此不彼,到最後總是“英雄”不幹了:“行了,三豬,去玩點別的吧。”


有一天,豬爸不在家,三豬又讓我和他玩“章魚遊戲”,左右巡視,發現凱麗在旁邊看書,大喊凱麗救命。凱麗跑過來救它,章魚連她一起纏住,三個人滾到一起,凱麗最後不負弟弟的期望,成功地把他解救了出來。隻是這個遊戲對她來說太小兒科了,她玩了一次,就不肯再玩。

沒人救小獅子,章魚也不能真的把小獅子吃了,所以也不要玩了。

三豬沒玩夠,追著我來到樓下,膩在我身上:“你抓我,章魚你抓我!”

我說“沒人救你,你怎麽辦?”

他不管,自己像個考拉熊一樣摟住我,強迫“被抓”。

我隻好再變身為章魚,心不甘情不願地抓住他,進入角色開始遊戲。

可是當他大喊救命的時候,章魚真正地開始冷笑:“這次你真的是跑不掉了,沒有人救你了。”

小獅子大喊:“爸爸救命啊!”

“爸爸不在家!”

“凱麗救命啊!”

“凱麗聽不到!”

“小州救命啊!”

“小州上班了!”

小獅子看沒人救他,自己也掙紮不出來,真的被章魚困住了,情急之下大喊一聲:“我要撒尿!我要上廁所去撒尿!!”

章魚忍不住哈哈大笑:“我現在是章魚,誰管你撒不撒尿,我住在海裏,你就撒到褲子裏吧,自然就流到海裏了。”

小獅子沒轍了,扭了扭,看章魚毫無鬆手之意,臉漲紅了說:“媽媽,我不玩章魚了,我不玩了,我要看書去!”

章魚就等著這句話,馬上鬆手,小獅子一溜煙跑了。

從此,三豬就專等豬爸在場的時候再玩章魚遊戲。


有一天,三豬老師問我什麽是“章魚遊戲”,是電腦遊戲還是棋牌類遊戲,她從來沒聽說過。原來母親節將至,老師向孩子們做問卷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最愛媽媽什麽,三豬的回答是最愛媽媽和他玩“章魚遊戲”。


天天管他吃喝拉撒睡,他都不在意,陪他玩遊戲,卻記在了心裏,成了
 “最愛”的理由。


記得看過一句話:父母愛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陪孩子玩,甚有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