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會帶孩子造成家庭矛盾怎麽辦?
文章來源: 蔡真妮2009-07-31 20:31:24


真妮姐你好,跟隨你的博克很長時間了,總是
你的睿智打動,總能讓你思考關鍵點。我現在遇到一個難題,想聽聽真妮姐的意見和分析。


從我上班後,我婆婆幫我帶孩子,婆婆的幾個孩子都是她的婆婆幫她帶大的,所以婆婆雖然是個老人,但是在一些養孩子生活常識方麵很匱乏, 她自己也坦誠不會帶孩子,而她本人又非常固執和倔強,還有些以自我為中心,所以,在孩子的喂養方麵,雖然從她幫我帶孩子就開始溝通,但是效果一直不好, 很多時候說不通,就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也說不通,比如給孩子的飯食裏加青菜,她就認為不必要,因為她自己喜歡吃白粥,所以認為孩子吃白粥也一樣長大,曾經因為連續四天給孩子吃白粥造成嚴重便秘,她才接受我說要給孩子吃青菜的意見。有時候即使說通了,她也很少去實施,她習慣隨意的依著自己當時的想法來,有時候是懶散嫌麻煩,有時候是不認為我說的是對的,當然也不會去做,有時候就是覺得老家那些孩子也沒這樣還不一樣長大,所以,她實施的時候很少,也很少能堅持下來


我母乳不足,孩子不喝奶粉,所以我沒上班的時候從孩子三個月開始精心給他做吃的,孩子長到六個月的時候就20斤了,長得很不錯可是自從我上班以後,孩子不體重下降,平均每個月要感冒一次,抵抗力不好,現在1歲多了,奶奶還是給他吃的很單一,所以慢慢的孩子食欲變得很不好,而奶奶就認為孩子挑 食不好喂,有時候就訓斥孩子,她也很少親昵的哄孩子。孩子慢慢大了,似乎越來越不願意跟她,隻要我在家裏,有時候說讓他去找奶奶,孩子會撇嘴哭。而之前孩子是個安全感很好的孩子,媽媽上班,可以很坦然地給媽媽再見,現在媽媽上班有時候會表現得不高興,也可以接受,隻是媽媽在家的時候,就拒絕跟奶奶。


還有一點就是奶奶的性格有點怪,沉默寡言,說話總是嗆著說,跟誰也不好好說話,很有些自以為是,平常的鄰裏往來,打招呼,好習慣什麽之類的都不放在心上,所以,她也很少帶著孩子給別人打招呼,我現在很擔心孩子慢慢長大了,會受到她的負麵影響另外一個擔心就是,因為養孩子方麵的不同理念、南北方的生活習慣等、語言不通暢(婆婆說白話,我聽不大懂)、加之婆婆的古怪性格,和我的急脾氣,我們之間 也時常會有一些小摩擦,老公雖然也給我們調節,但是,因為婆婆的倔強,每次的調節也隻是一時而已,所以小摩擦還是不斷,現在我老公又常出差在外,就剩我們 兩個和一個孩子,摩擦依然存在,有時候還會參雜近來他們家的糾紛,所以,我很擔心這樣的環境會給孩子帶來負麵影響,現在孩子很膽小,大聲說話,有時候都嚇著他,我覺得孩子似乎已經受到影響了很苦惱。


近期又因為孩子的問題,和婆婆起了不同意見,婆婆告到老公那裏,老公和我又是一番解釋和探討,老公建議我辭職回家帶孩子,等到孩子大了出來工作我也這麽想過,可是一直遲遲下不了決心,一方麵,我很心疼孩子,也覺得這是徹底解決的辦法,而且我是個喜歡到處走走的 人,全職了的話,可以帶著孩子到處走走,也不錯;可是另一方麵,我擔心自己全職以後的狀況
1)我們的經濟不是很寬鬆,我辭職的話,我們就要把那點積蓄 搭進來補貼日常開銷;

 2)我全職了,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完全依賴老公,是否會導致夫妻失和,國內這種情況比比皆是,老公說不會,可是真要把我的全部掛靠在他身上,他會不會因為壓力而倒導致心態有所變化,這個我也心裏沒底  

 3)老公家的人,誰缺錢了,都會找他要,他們家覺得供出來他一個大學生,在大城市上班,拿出點錢了是輕而易舉所以總是有事就找他要錢,而我們自己確實經濟不寬鬆,買房、結婚、生孩子,全是我們自己張羅的,所以經濟並不像他們想的那樣,我覺得兄弟姐妹之間的幫助應 該量力而為,而老公要全力而為,我們每次都會為這些事情鬧矛盾,最後,總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折中了事,但是總是不愉快拋開這些事情,我們兩個人很少吵 架,我現在也擔心我辭職以後,自己根本沒有說話的權利了。

 4 就是再就業的問題了。

羅嗦了這麽多,希望得到你的指點,心裏很是彷徨,不知道如何做決定

 

楚楚



楚楚你好!

謝謝你的信任,把煩惱講給我聽。你既然信任我,我就直言不諱地說說自己的觀點。

你婆婆是老一輩人,不管帶孩子還是為人處事肯定都有她的局限性,和我們有代溝。我相信她愛孫子的心一定是熾熱的,方法是否得當則見仁見智。


婆婆的思維方式基本定型了,你想讓她完全按照你的方式來帶孩子,不現實,她是個人,不是機器,按幾個按鈕就會照程序執行。我想你如果選擇讓婆婆幫你帶孩子,就要尊重她的方式,不合適的地方你可以提醒,卻不能堅持讓她按照你的意見去做。老人是來幫忙的,你得到了她一心一意待孩子的益處,就得忍受她和你帶孩子方式不同的敝處,任何事情都沒有十全十美的。


何況你講的一些事情也未必都是婆婆的錯。比如孩子容易生病的事,寶寶在出生的頭幾個月因為從母親那裏帶來的抗體,很少感冒生病,過了半歲,就容易鬧病,誰帶都是一樣的。又比如你提到的孩子的性格的變化,媽媽離開時由小時候的高興變成了現在的不高興,可能是他長心眼了的結果。還有孩子喜歡纏著媽媽也是正常表現,並不代表他和奶奶不親。


你注意到了老人做得不足的地方,自己在家裏的時候就盡力彌補一些,無論生活上還是孩子性格培養上,這樣就可以平衡一下。


盡量不去挑婆婆的不是,盡量多看老人的長處,對她要心懷感激,想想看,她自己的孩子都沒帶過,現在卻來幫你帶,這是多麽大的恩情!你挑剔的態度,讓她心裏不痛快,她就很難對孩子高興起來,這樣就行成惡性循環了。


你和奶奶經常鬧矛盾,還有你和老公鬧矛盾,其實對孩子性格情緒影響最大,孩子對家庭氣氛很敏感,這是你要注意避免的。

為了老公幫助兄弟姐妹而和他鬧矛盾,我覺得實在不值。你的“盡力”和老公的“全力”能差出多少?更多的是心有不甘對不對?你要這麽想,有能力幫助別人,說明你們過得好,施比受有福。相信我,錢是流動的,你對別人所做的,最後都會回到自己身上。


至於你是否要全職留在家裏帶孩子,雖然我自己選擇了全職,卻無法替你拿這個主意。這件事涉及到個人的價值觀還有配偶的感覺,你考慮得已很全麵,還是那句話,凡事都有利有弊,就看你看重什麽了。

其實還有其它的選擇,你可以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去,這樣至少你不用擔心飲食單調,我知道國內的幼兒園為孩子準備的吃食十分豐富;還可以請保姆,你想怎麽要求她都可以。

以上都是我一己之見,供你參考。

祝你家庭幸福,孩子健康成長!


真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