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學琴的目的和方法的討論
文章來源: 蔡真妮2009-03-27 08:03:20

《一個逼孩子學琴的母親的悔悟》一文引起了眾位家長的巨大凡響。在新浪網站上超過了一百個人回帖,基本都來自親身經曆,有和文中母親一樣深感懊悔的,有正在逼孩子的父母之振振有詞的,還有為當初讓孩子放棄了練琴而慶幸的,有為孩子放棄而後悔的,還有是從小被父母逼迫的孩子自己寫的感想……

讀這些回帖,就彷佛看到了為孩子殫心竭慮的父母的眾生相。

在文學城的子女教育壇,有個網友在這篇文章後回帖說:見過一個報道,某知名的美國大學,班上老師隨機的問問大一的學生多少人會彈鋼琴,舉手率大概70-80%,老師再問現在還有誰想以鋼琴為自己的終生伴侶,隔一段時間不彈就非常想念的,舉手率低於10%。問大家為什麽不想念鋼琴了,答案都是:以前為了考大學彈的,或者被我爸媽逼著彈的……

另一個網友講述了她的同學在高中因壓力太大而精神分裂的故事,並說了下麵這句非常有哲理的話:

教養孩子像放風箏,不拉扯不行,但過於拉扯的話,要不飛不高,要不就斷線了。

我建議家有小孩的人都去讀讀新浪的回帖,從別人的經驗中,從各種不同的觀點中,可以學到些東西,調整自己對孩子學習各種技能的態度和方法。
地址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add2c0100cm0q.html

下麵的帖子是個搞音樂的朋友寫的,關於孩子為什麽學琴,怎樣鼓勵孩子學琴,說得非常中肯。可惜他隻是隨手寫了一點感想,如果能有條理地寫寫孩子學琴中父母的態度、遇到的問題,一定會是篇極受歡迎對眾多家有琴童的父母極有幫助的文章。

真的希望這位朋友能夠寫出來,無論發表在哪裏,功德無量。

即使他隨便寫寫的評論,我們也可以從中學到些方法。我還看到有人問這位朋友在哪個城市,想找他教琴,可見群眾的眼睛是亮的。


下麵即是他的回帖:

偶爾路過,看到這樣的文章,心裏感慨很多。

我覺得現在正在培養孩子學藝術的父母看了這篇文章也不要著急, 因為在琳達身上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她到今天也沒有弄清楚,那就是讓孩子學琴是為了什麽?

不是為了比賽, 不是為了比名次,更不是為了給父母爭麵子。

朋友們記住: 千萬不要隨意的把自己的理想附加在一個幼小的的孩子身上, 這個壓力太大了,孩子承受不起。

以我們這些專業學琴的人的經曆來說, 真正艱苦的練習一般都在學琴五、六年以後, 那個時候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 即使再往上提高一點都很難, 但達到那個程度時對於音樂也應該有一定的興趣了。 所以切忌在孩子剛學不久時, 就把你的理想強加到他的身上 ,想要立竿見影地見到效果。

一定要讓孩子感覺到音樂是美好的, 它不但讓自己享受更能給別人帶來快樂。

它是調節家庭氣氛的重要工具, 家裏人要經常讓他表演,比如——全家人圍坐在琴邊四周, 靜靜的聽他彈(注意:一定要安靜,如果隨意說話或接打手機 ,演奏者會覺得你不尊重他或不在意他) 演奏完畢要熱烈鼓掌,就像在音樂廳看音樂會一樣。

鼓勵他, 讓孩子充分感受到音樂帶給他和別人的快樂。

希望各位朋友記住: 千萬不要總說你看看人家誰誰誰多好多好 ,千萬記住不要老說這個,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

因為音樂是需要個性的, 需要追求自我。 我在教學的時候,有的學生說老師你看誰誰多好啊 ,這時候我就會說你要學習他的刻苦精神, 發揮你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用你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去表達

孩子,你要記住 ,世界上沒有任何藝術家是可以複製的。

不好意思, 隨便說說, 見笑了。


 一個你們認識的音樂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