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禮物的煩惱
文章來源: 蔡真妮2008-12-17 08:44:04



即便 我像劉姥姥一樣地熱愛生活,可一年中也有個月份是不願意過的,就是此時的這一個 ---- 十二月。

不願過的第一個原因是每到這時會倍感光陰似箭,眼看一年又虛度過去,不堪回首,有股無名火,然後就把對時光飛逝的恐懼一股腦兒都壓在這個月的頭上了,那種惶恐迷茫的感覺和一月份新年伊始,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的踏實欣喜不可同日而語。
緊緊相鄰的兩個月份,隻是名分不同,給人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
所以名分重要啊!
不願過 的 第二個 原因 是要過聖誕節。
聖誕節本身並沒有什麽惹人煩的地方,就是美國人的一個節日而已,跟著過就是了。可什麽叫隨鄉入俗?跟著過就得照人家的風俗來,美國人在節日裏是要互送禮物的,而這件事絕非想像的那麽容易 簡單 。

不管親疏遠近,凡有關係的都要送。比如郵差給你家送了一年的信(盡管百分之八十以上為垃圾郵件),講究一點的人家會準備個小禮物放到信箱裏表達感激之情。
學校的老師、特長課的老師要給準備禮物,我家三個孩子,算算,總共將近二十個老師!校車司機更是切切不能忘的。還有女兒的矯牙師、家庭醫生、牙醫,如果再周到一點,學校傳達室都要送個小卡片或小禮物,因為一年中總要早接孩子晚送孩子幾次,要麻煩到人家。

親朋好友,家人之間也要互送禮物。
親友之間的禮物比送外人的還難,已不是花錢多少的問題,而是要處心積慮地送個對方喜歡的。可是隔層肚皮隔層山,即使是夫妻,有時還同床異夢呢,哪裏 就 那麽容易了解了對方的心思。
這時就覺得古人說的 " 人無癖不可與交 " 太有道理了。
有癖好之人順著癖好送禮,比如他喜歡某個樂隊,簡單點送張 CD ,複雜點上網拍個帶簽名的,或是珍藏版,斷不會錯。
有個老外女友每年給外婆買的禮物都是獎券,老太太什麽不缺,就愛刮獎券,所以家人投其所好,皆大歡喜。
就怕這位什麽愛好都沒有,什麽缺陷都看不到,方方正正,完人一個,那禮物才叫難買。
何況即使打探到對方需要的東西,還有顏色式樣尺寸等等分別。電視上常常見到有人撕開禮物後滿臉的失望,還不得不擠出個笑容來謝謝送禮的人。
所以老外常常就送家人睡衣、襪子等這種反正能用上,不是最好的禮物,也不會是最差的用不上的東西。

這些都是我們小老百姓的煩惱,像那些有錢人,送老婆一張小卡片,可以用該卡到奔馳車行任意購車一輛,或是某航空公司頭等艙一年內全球任意飛的機票,這樣的禮物大概沒人要特意 " 擠 " 出笑來感謝。
周末買完聖誕禮物到書店歇歇腳,驚見裏麵熙熙攘攘,一改往日的清靜幽雅,付款的長龍從店頭排到店尾,蔚為壯觀,原來大家都在買書送人呢!想想,送書當禮物的確是個好主意,愛讀書的人大抵不會因為多了本書而皺眉頭。
隻是對於中國人來說,大過節的送 " 書(輸) " ,不合適,尤其在當下如此敏感的時刻,鬧危機呢。
還是我們中國老祖宗有智慧:過年派發紅包,多麽省力省心。
這裏送 " 禮卡 " 也相當於給錢了,隻不過買了哪個商店的禮卡隻能固定在該商店消費。有一年老公的老板送實驗室每個職員二十元的星巴克禮卡作為聖誕禮物,大家反正要到星巴克消費,相當於每人送了二十元錢。
和老外女友聊起來,她說,送禮卡是最後不得已的選擇,尤其對家人而言,因為這意味著你沒有用心去為對方選擇禮物,有點敷衍了事的意思。
以為找到了送禮捷徑的我,聽聞此言不禁仰天長歎,此路不通啊!
 
進化,老美尚需要進化。
 
五千年後的聖誕節,互送包裝精美的睡衣襪子的習慣一定會被送紅包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