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第十屆大會紀實
文章來源: 蔡真妮2008-09-17 14:37:10


九月十四日到十六日,“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在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召開了第十屆年會,本人有幸出席了這一盛會。

“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成立於一九八九年,由台灣著名女作家陳若曦發起,會議地點就在她的能俯視金門大橋霧氣蒙蒙美景的舊金山家中。當時參加會議的隻有二十一人。




這是第一屆年會會員合影,中間一排左數第五人為陳若曦,第六人為琦君,第七人為於梨華



二十年過去了,如今這個協會已擁有會員二百多人,幾乎囊括了海外所有的知名女作家:琦君(已逝)、陳若曦、於梨華、施叔青、趙淑俠、 聶華苓 ……

該會入會標準第一必須是女性,第二要居住在海外,第三至少出版過一本書,第四要有兩名會員推薦,第五要經過審查委員會審核批準,還要繳納會費。比入老鼠會難多了,人家不分男女隻要交了會費就可以加入。

該協會每兩年舉行一次年會,地點由會員選定,在東南亞、台北、歐洲、加拿大都舉行過,兩年前的上屆年會在中國上海舉行,據說盛況空前,可惜那時我還未曾開始寫作,無緣目睹。

參加這樣的會議最激動是見到了許多敬仰的文學前輩,以前都是從書中想象一下她們的樣子,如今可以坐在一起交談,有種很不真實的感覺。

相信每個人的心裏都有“粉絲”情節,隻是喜歡的對象各有不同。

言歸正傳,這屆大會是建會以來參加人數最多的一屆,共有 100 多人參加,除了會員發言之外,大會還請來了大陸著名女作家方方女士,《世界日報》副刊主編吳婉如女士以及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女性文學委員會十多名資深女性文學研究專家到會發表演說。


              方方在演講


方方在會上的演講題目是:女人的心沒有家園,吳婉如講的是“副刊的編輯與台灣副刊”,好像她的講話是大家最嚴肅對待的了,因為《世界日報》副刊的影響很大,水準比較高,在場的好多女作家都有作品發表在副刊上,主持人介紹她上場的時候就幽默地講:“下麵請我們的衣食父母吳婉如女士上場……”
 

                     吳婉如在演講

坐在那裏聽報告倍感親切,好像又回到原來工作單位參加政治學習一樣。我仍然記得參加政治學習的秘訣,要坐在後麵,這樣開個小差搞點小動作什麽的都不引人注意。所以我坐在最後一排,果然有好處,方方和吳宛如演講完後就坐在我旁邊,想來她們也深諳開會的座位秘訣。我聽她們兩個小聲討論大陸和台灣哪些作家的作品好看,大有斬獲。

會員演講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趙淑敏的演講,題目是:女性書寫的往事今生,從先秦講起,直到二十一世紀的女性文學,資料詳盡,例證充實,這篇演講稿子完全可以作為學術論文發表,再充實一下大概就可以編輯成書了。

趙淑敏是趙淑俠的妹妹,曾是台灣東吳大學資深的經濟史和文學教授,兩姊妹一個搞文學創作,一個搞文學創作兼研究,都是成就斐然。
 

                大會會場

國內來的女性文學研究專家演講的內容分別是:

河北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譚湘女士:花團錦簇,華文女性文學寫作豐收,

廈門大學文學所所長林丹婭教授:坐看雲起,關於海外華文女性的研說

南開大學中文係主任喬以鋼教授:大陸女性文學學科建設

貴州師大文學院院長林樹明教授:大陸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及作品的翻譯與傳播

中國當代文學所所長同濟大學教授錢虹:文學與性別研究

同濟大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喻大翔教授:海外華文女作家文學成就概述



作報告的國內學者:左起喻大翔、林樹明、錢虹、林丹婭、譚湘、喬以鋼


國內的學者的水平確實很高,全是深入研究出來的東西,真才實學,聽來很受啟發。

什麽東西一上升到理論高度,就比較嚇人了,或者說可以拿來嚇人了。原本隻是隨性寫寫玩玩的吾輩,現在聽說寫的東西都屬於文學範疇,本來輕鬆自在“上下通氣不咳嗽”的來開會,聽完報告變得“上下憋氣直咳嗽”。

不虛此行。

 

                     晚上會餐


蛋糕做得很漂亮,也非常好吃,雙層分別夾的是草莓餡和芋頭餡。美中不足就是題字寫得有點那個,好看與否倒在次要,寫錯字嘛,應該說對女作家們很有警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