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不懂宴會著裝遭遇尷尬
文章來源: 蔡真妮2007-11-02 05:17:54

出國的人,因為文化、語言等原因,多多少少在異國他鄉都鬧過笑話:像俺就“搶”過銀行。(見博客“在加拿大搶銀行”)一女友和俺說起她經曆的最尷尬場景是在公司的宴會上。

她在國內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好學生都艱苦樸素,努力學習,壞學生才講究穿衣打扮,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可是當你生活在資產階級的人群中,還保持你無產階級的光榮本色時,問題就來了。

她在美國拿到學位後在一個大保險公司的分公司找到了工作。聖誕節前夕,該地區的幾個分公司聯合在一個五星級賓館裏開聖誕晚會,把總裁也請來了。

那天下午,公司裏的女同事紛紛早退,她也沒多想。瞄一眼請帖,看到衣著要求一覽寫著“正式”(Formal),她按照國內的思維習慣想,正式的衣服不就是西裝嗎?西裝家裏有兩三套備著呢。

到了晚上,她穿著灰色的西服褲裝,平底鞋,背著平時上班用的大皮包,頂著清水掛麵頭,連口紅都沒塗;她老公也好不到哪兒去,穿著運動式西裝單件外套,西服裏麵套著毛衣,兩人就這樣來了。

一進門,她就懵了:富麗堂皇的大廳裏,滿眼裏見到的就像電影裏演的那樣,男士黑西裝黑領結白襯衫,女士個個是低胸露背晚禮服,濃妝豔抹,珠光寶氣,端著酒杯,三五成群地聊天寒暄。

人們看到他兩人的時候,什麽樣的表情都有。她說這時真是恨不能趕緊找個地縫鑽進去。

用“醜小鴨”或“醜老鴨”不足以形容她的慘狀,在那個場合,她簡直就像是個怪物!

目光所及,看到同事,對方隻是輕輕地點個頭就避開眼睛,生怕被別人看出來認識她似的。

她拉著老公拿了食物躲到角落裏,低著頭吃,吃,吃,那天的食物十分美味,就是吃了不知堵在哪兒下不去。

當第一隻舞曲響起時,她和老公偷偷溜了回來。

此後,她惡補美國穿衣打扮規則,學習化妝技巧,如今已是行家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