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自由與幸福感的三個層次
文章來源: 牛經滄海2024-05-28 05:12:15

財富自由能帶來什麽樣的幸福呢?什麽是幸福不太明確,但我們知道什麽是不幸福。

比如吃不飽。有個饅頭或者一碗翡翠白玉湯就可以解。幸福立即就降臨。
比如吃不好。找到自己喜歡的食物,立即幸福滿滿。
比如吃出體驗。找到一間服務、裝修、氛圍、菜品都滿意的餐廳,與自己喜歡的人一起享受美食,幸福感爆表。
或者搬進大宅,或者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身體健康等等。
老朽說的的吃與x,或者一切感官需求的滿足,都會帶來幸福感。這些都是財富自由可以帶來的幸福。

可是,一旦過了這個門檻,幸福感就會越來越淡,以至於完全無感。至少幸福的門檻越來越高。

就我而言,當初拿到簽證、拿到工作許可、拿到綠卡都體驗一下幸福感,因為先體驗了沒有它們的限製。可是我的孩子完全無法體驗那些不便,因而也不會有機會體驗那種幸福感。很多時候,生於豪門或者帝王之家的人抱怨他們是多麽不幸,也不完全都是矯情,我相信他們是真的。

除了感官的愉悅能帶來幸福感,另外一種是心理上的幸福感。
我們可能焦慮職位的不安全、財務的不安全、健康的不安全、家人的不安全、草坪沒有鄰居的綠、住房沒有別人的大、分紅夠不夠花,本金會不會失去,等等。人往往通過與他人對比來滿足自己的心理幸福。

為什麽有人創業每周80小時不累而上班40小時更累?因為他獲得了掌控感,進而滿足了另一種幸福感。獲得掌控感是另一個幸福的台階。這個主要是心理上的幸福感,比身體上的幸福感要難度更大。

第三級幸福感來自心靈,與財富自由相關性較弱,需要智慧(注意不是智商),需要向內求。心靈幸福的強度與持久性遠遠超過身體與心理幸福。為什麽一些有信仰的人受盡非人的折磨能夠寧死不屈?因為他們的心靈幸福對衝了身體與心理的苦痛。

簡單的心靈幸福感包括自強自己、幫助親人朋友或者獲得親友的幫助、幫助他人、治國平天下。為什麽馬斯克要600億的股份?因為他要當首富要掌控感,獲得心理幸福感。為什麽OpenAI CEO不拿股份不拿錢卻幹得一身勁?因為他追求的是心靈幸福。為什麽有些老頭不回家含胎弄孫?因為他們有更高階的幸福追求。當然追求是一會事,是不是追得到就是另一會事兒了。

財富自由主要滿足的是第一階與部分第二階的幸福,持續的幸福還要獲得心靈上的幸福,這個與財富關係不太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