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冷戰,貿易戰
文章來源: 大號螞蟻2019-06-16 23:11:15

香港人民的自保行動獲得了初步的勝利。這個勝利一方麵是由於香港人民本身的勇敢和堅持。另一方麵也是由於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的明確表態。

 

這個事態和二戰前德國的擴張的確有幾分可比之處。香港就好比當年的蘇台德。台灣就好比當年的奧地利。如今的日本就好比當年的波蘭。而印度又好似那時的法國。

 

當年的蘇台德和奧地利,雖然也不幹情願並入德國。但是反抗的也不那麽堅決。英法也非常綏靖。有曆史愛好者推演,如果德國當時拿下這兩個地方以後,就偃旗息鼓埋頭發展,充分消化。那麽還會不會有二戰的爆發呢?會不會蘇聯首先挑起爭,而德國被迫應戰。爾後英美德法組成聯盟共同抗擊共產主義。又或者如果當初日本,止步於東北,甚至提前發現東北油田,從而不南下挑戰英美。那麽今天的五大常任理事國,會不會德日取代中俄的席位呢?

 

不要說曆史不能假設。實質上,當時英美法的綏靖政策就是建立在這種假設前提上。英美法就是希望招安德日。畢竟德日的基本社會基礎,更接近美英法。然而事與願違,德日就是生了一顆要當老大的心。越是綏靖,這顆心就越大。結果最後不得不以慘烈的戰爭來解決問題。

 

德國拿下香港(蘇台德),南海(捷克斯洛伐克)和台灣(奧地利)以後,並沒有心滿意足。很快就東擊波蘭(日本),西擊法國(印度)。而後遏製英國(美國),操控巴爾幹(澳洲),然後重擊蘇聯(俄國)。或許這就是另一種假設。

 

這次的香港返送終,算是階段性的遏止了,這另一種假設。就好比西柏林空運,仁川登陸,轟炸胡誌明小道,豬灣導彈危機,乃至中東戰爭,阿富汗戰爭。一次次擦搶走火,反而避免了事情的全麵惡化。冷戰其實一點也不冷,隻是沒有變成世界大戰而已。

 

其中的反複,摩擦,進退,拉鋸持續了半個世紀。甚至時至今日依然餘波未盡。香港作為新冷戰的前沿,絕不會因為兩百萬港人的表態,就能熄滅來自北方的野心。鬥爭必然是長期的存在。不能因為一時的勝利而鬆懈,也不能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氣餒。

 

新的冷戰早已開始。這次香港反送終事件,更加使這一點清晰了。貿易戰絕對不是僅僅為了貿易。僅僅局限於貿易也絕不可能真正贏得貿易戰,從根本上解決貿易爭端。雖然現在冷戰或許的確是真正的冷戰。畢竟中國的軍事實力和意識形態影響力,都遠不如當年的德國和蘇聯。不具備挑起大戰的可能,甚至不具備支撐代理人局部熱戰的可能。但是這不意味著鬥爭的殘酷性,複雜性和長期性會低很多。香港人民的抗爭很可能在未來可預期的範圍內,很可能會先是會變得更加困難,然後才會有所好轉。很遺憾,不得不做這方麵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