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頓莊園》觀後感
文章來源: tugan2022-04-02 09:27:55

《唐頓莊園》觀後感

聊天

剛到英國時,聽英國人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非常好。一戰後,平民和貴族的矛盾增加。過去貴族有仆人,仆人的後代繼續為貴族的後代服務,各盡其職,就像一家人一樣,世世代代延續下去。我剛從紅色國度出來,對英國曆史陌生,先不說他宣揚階級調和,誰家願意世世代代做仆人呢?

後來我接觸一家人,他家有清潔工,清潔工老了,就由她女兒繼續這個工作,主人和工人彼此像一家人一樣,互相了解得很透。這是我親眼見到的。

還聽說很多貴族的後代無法維持大莊園,隻有把房子貢獻給國家信托 (National Tust)。比阿特麗克斯·波特(Beatrix Potter),英國一位劃時代的童話家,就是最早加入國家信托的。之後,全英國越來越多的普通國民加入國家信托,每年支付一筆錢給該信托,每個人花錢不多,人多了,收入就不小,用於維持大莊園,保護英國建築遺產。我支持國家信托很多年了。

我最早看《唐頓莊園》是在我的客戶家,覺得是個比較近代的曆史劇。今年,不經意Netflix 推薦這部劇,我就係統地看下來,後來,愛人也加入一起看,我們喜歡這個劇。看到有些評論,提到後麵是爛片,我完全不同意。這個劇情就像大病痊愈的感覺,開始問題不斷,憂心忡忡。這些都是鋪墊,到後麵大家都收獲愛情幸福,整體痊愈了,多舒心啊。沒有前麵的艱難,就沒有後麵對幸福結局的無比欣慰。有人說幸福的婚姻隻有在英國小說中出現,這就對了,這恰恰總結了英國虛構故事的風格。

劇情

羅伯特(Robert)伯爵和他的美國妻子柯拉(Cora)繼承和擁有唐頓莊園。莊園裏住著這對恩愛夫婦和他們的三個女兒,還有一群仆人。羅伯特的媽媽住在另一所大房子裏。

繼承遺產是令人羨慕的。繼承後,有兩條路,一條就是把錢花掉,一條就是讓錢生錢。前者是不幸,後者是責任。錢越多,責任越大。伯爵的工作就是維護好這座大莊園,養活他的女兒們和仆人們。

開始的鋪墊非常多,可以說在生活裏沒有這麽慘的家庭了。小女兒先結婚的,在生了兒子半天後,病逝;大女兒第二個結婚,生了兒子兩小時後,丈夫車禍去世;二女兒在準備結婚前,未婚夫被納粹害死,生了一個遺腹子。

全劇中心人物當然是羅伯特伯爵和大女兒瑪麗。羅伯特是個善良有魅力的男人,或說是世上最好的丈夫和父親。大女兒可不是省油的燈。她聰明機智讓所有男人為她癡情,可她確實也是一個傲慢凶惡的人。美麗傲慢,可以說是連體基因,凶惡就難說了。但瑪麗確實凶惡,說話惡毒不知羞恥。她說,隻要我想,我就能得到任何一個男人。如果沒有傷害到瑪麗的虛榮,瑪麗就會善解人意,令人感激不能忘懷。

主線

全局的主線其實是二女兒。與受寵的敢想敢幹的三女兒和美麗動人的大女兒比,二女兒就是不值一提的人。扮演二女兒的演員Laura Carmichael (卡邁爾克)接到劇組聘書後挺高興,讀完劇本很失望,哦,原來讓我扮演一個醜女?但這也是一份工作啊,那就演唄。這個非常好笑,因為卡邁爾克一點不醜。

在三個女兒論嫁的年齡,父母都在張羅大女兒三女兒的對象,媽媽Cora(柯拉)說,這樣不公平,應該先操心老二,才輪到老三呢。爸爸羅伯特說,老二嘛,就讓她照顧我們養老送終吧。這個對話很有意思,爸爸都看不到女兒的美麗,其他男人還有誰能看上她呢?

實際上二女兒Edith (伊迪絲) 從始至終都安靜懦弱善良。她想,姐姐看不上的人,可以跟我好啊。她就非常善良地去對待被姐姐拒絕的男人。都沒成功。有一個差點成功,還被姐姐用計謀給破壞了。既然沒有男朋友,就沒有那麽多的交際,可以靜心做事情,伊迪絲會一些技能,比如彈鋼琴,開車,寫作。

伊迪絲最令人心疼的情節是,在她的婚禮上,未婚夫當場悔約,她痛不欲生。另一個令人心疼的故事是,她未婚生女。在1920 年,這種事發上在貴族圈,是醜聞。所以,她怯怯地問她爸爸,你生我的氣嗎?

伊迪絲最後帶著自己和前未婚夫的女兒,嫁給了一位年輕的侯爵,成為侯爵夫人。侯爵比伯爵爵位高一級。而且,伊迪絲擁有一家雜誌社,經營得相當有起色。羅伯特在劇尾一段台詞說,伊迪絲,你的每一步都讓人驚喜,我為你高興和自豪。

伊迪絲善良禮貌踏實肯幹,最後全劇的結局是以伊迪絲的圓滿結婚而告終,讓觀眾無比欣慰。可以看出編劇 Julian Fellowes 用心良苦,為樸素善良勤勞的女性抒寫了一段美好的故事。

橋梁

全劇讓我第二喜歡的人物是湯姆,三女兒的丈夫。湯姆是唐頓莊園的司機,屬於仆人。他愛上三女兒,並成功獲得愛情。他喜歡政治,閱讀政治文章,思考階級問題。當愛爾蘭出現火燒莊園的政治事件以後,他發現暴力和不妥協不是他能接受的。慢慢地他變成了貴族的一員,但是知道他底細的人不肯侍候他,他也不需要人侍候,不太往心裏去。他最不能適應的是貴族派對,晚禮服,吃正餐,說社交語言。他覺得他不屬於貴族世界,於是去美國闖蕩。在美國的日子裏,他發現他思念唐頓莊園到流淚,然後,他回到唐頓莊園。哇,這個構思太讓英國人喜歡了。

妻子去世後,湯姆加入唐頓莊園管理,做莊園代理(Agent),農人佃戶如何經營等事項由他處理。他最初與大女兒的丈夫馬修關係好,這兩個年輕人幫著羅伯特伯爵經營莊園。馬修去世後,羅伯特,瑪麗,湯姆三人經營莊園。一戰後,很多莊園都敗落了,唐頓莊園仍然屹立。羅伯特感概是馬修的建設性意見挽救唐頓,是瑪麗和湯姆的管理讓唐頓能繼續。他說,湯姆就像我的兒子一樣。

湯姆對社會主義者的激進不妥協語言是不舒服的,但他不語。他理解,他過去就是那個樣子。進入貴族圈以後,他逐漸變得不那麽鋒利,但是,焦急時,他仍然鋒芒畢露,比如,他極力牽線促成大女兒再婚,他甚至直言不諱,當麵批評大女兒瑪麗自作自受,看不清誰是好男人。

編劇 Fellowes 細心刻畫了這個平民與貴族的橋梁,或說社會演變時的一個逐漸改變的角色。雖說本性難移,但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不可能是一個意氣風發的老年人,否者,他就談不上成長。

衍變也許是英國的國風,好像英國曆上沒有國內戰爭(王室之間搶奪王位的不算),美國還有南北戰爭呢。馬克思的學說是在英國定型的,可英國就沒發生革命。相反,英國人用馬克思的理論實踐出工會製度,就是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橋梁。

我猜大概觀眾都喜歡湯姆這個人物,後來,續集電影裏,湯姆就是主角了。這是可以理解的。

穿梭

一個穿梭人物就是羅伯特的媽媽(Violet)。老太太的貴族語言,閱曆,保守,幽默,是劇情的一大調劑。她一出場就是喜劇效果。據說扮演者 Maggie Smith 是劇組的精神支柱,有她穿梭在劇組中,演員們都工作情緒飽滿。

編劇

雖說劇情寫的如夢如幻不真實,但大體符合曆史,就是英國國情的逐漸衍變。貴族就是這樣逐漸減少的,沒有革命,沒有殺土豪劣紳。我們生活工作都很勞累,當然想看一個美麗故事,故事從困難到改善到大團圓,讓人心花怒放。我是不想看問題多多的情節,生活就夠難的,你再看那些比你還難,比你還粗俗,比你還惡毒,比你還笨拙。我是吃飽撐著了吧?

今日貴族

如今英國仍然有貴族,就是那些繼承祖上莊園遺產的富人。企業家富人不算。我有一次碰到一個貴族的管家,她退休了,回到自己的家,90歲了。別提她多勢利了,她非常看不起我,口出不淨,我就不去照顧她了。在唐頓莊園裏,你可以看到貴族之間爭論,但貴族對仆人是禮貌的。然而,仆人與仆人之間還爭高低,仆人對莊園外麵的平民也不親善。因為他們在自己的莊園圈子裏過著自己一套的生活,已經不熟悉外麵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