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土耳其劄記 — 驚豔多瑪巴切皇宮
文章來源: 閑人Filiz2009-01-11 12:56:06




        在伊斯坦布爾住下一年有餘了,仍不斷在各個角落感受到這座帝國古堡的魅惑 — 她的異國情調,她的香醇典雅,她的文化底蘊,還有她的蒼桑沉重。直到一個雪花飛舞的冬日午後走進多瑪巴切皇宮,才發現原來她還是華麗時尚的,而且到了讓人目眩神迷、摒住呼吸的程度。

        多瑪巴切皇宮在伊斯坦布爾被稱作新皇宮,是因為還有座老皇宮托普卡珀。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占領了伊斯坦布爾,蘇丹Fatih Sultan Mehmet於1475-1478年間修建了托普卡珀皇宮,占地約70萬平方米,相當於梵蒂岡的兩倍、摩納哥的一半。在奧斯曼帝國大約450年的統治時期,36位蘇丹中有近半數居住在老皇宮,從那裏控製著歐亞非三大洲、世界上1/6的領土。到19世紀中葉,老皇宮就像年邁體衰的奧斯曼帝國,沒落而不合時代了,於1839年繼位的第31位蘇丹Abudülmecit一世便選擇了博斯布魯斯歐亞海峽邊上的一塊風水寶地,降旨阿曼尼亞族建築師Karabe Balyan修建新皇宮多瑪巴切。





       多瑪巴切的土耳其語是Dolmabahçe,dolma翻譯過來是“填塞,充滿”,bahçe是“花園”的意思。土耳其有一種傳統食物就叫dolma, 像極我們客家菜裏的釀辣椒(釀豆腐/茄瓜),把肉餡米飯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塞進圓形柿椒裏烹製而成。新皇宮的原址是個海灣,被填海建造了一座帶著大花園的木質宮殿,後因失火而毀於一旦。蘇丹Abudülmecit一世見此處既靠近市中心又臨海,決定皇宮新址就沿用這個“填海的花園” 。從1843年至1856年,仿照盧浮宮和白金漢宮傍水而建的多瑪巴切皇宮用了13年時間完成。





        皇宮自然是金碧輝煌的,它用了14噸黃金、40噸白銀來裝潢;皇宮當然不僅僅是真金白銀的。        
        皇宮有12座門、43間廳堂、70間浴室、285個房間及1427扇窗戶,內部使用了58個燭台、156個鍾, 280個花瓶......  
        皇宮裏鋪著很多很多的地毯,131張巨形的,99張小型的,都是哈瑞凱Hareke(*1)皇家作坊手工精製的絲地毯。
        皇宮裏造了很多很多的樓梯,扶手都是是巴卡拉Baccarat水晶的。
        皇宮裏裝了很多很多的燈,波西米亞立柱燈、東方情韻宮燈、歐式水晶吊燈,多到讓人目不暇接。
        皇宮裏擺著很多很多的禮品,接見廳的鑲金箔圓桌是拿破侖送的,音樂廳的鋼琴是拿破侖三世送的,餐廳的熊皮地毯是俄國皇帝送的,大宴會廳裏的世界最大吊燈是英女王維多利亞二世送的。
        皇宮裏的家具是從巴黎運來的,燭台是從英國運來的,大理石是從馬爾馬拉海上的島嶼運來的,雪花石膏是從埃及運來的,斑岩是從派格馬Pergama 古城運來的。
        皇宮裏無處不見的精美雕刻、掛畫、壁畫,都是歐洲各國藝術家們的心血之作。




        皇宮裏有一條長長的畫廊,牆的上半部掛著蘇丹及家人的畫像,還有宮廷畫家的作品,牆的下半部則有接地的半圓形大窗,透過右側的藍色花型玻璃窗,可以看見外麵的宮廷花園和令人心醉的海峽,透過左側的網格玻璃窗可以看到大宴會廳裏的活動景象,而大廳裏的人是看不到窗戶後麵的人,這裏是供後宮女眷用的。
               
        皇宮裏最愜意的地方莫過於蘇丹的浴室,就設在音樂廳的後麵,地板是帶加熱係統的,令人愉悅的奶咖色石牆、天花和浴盆上布滿精雕細鑿的細密花紋,三麵大窗朝向海峽,不隻是奢華,還舒適明亮。





        皇宮的華彩篇章在雄偉的大宴會廳達到最高峰:長45米,寬40米,共有56根柱子,大廳的圓形拱頂高36米,中央懸掛的就是那具重達4.5噸、有750根燈座的世界之最吊燈,與四角銀柱燈交相輝映,璀璨無比;拱頂上的巨幅多彩畫卷是土耳其、法國和意大利畫家的三段結構式精品;大廳三麵圍繞的陽台雕梁畫柱,是樂團和貴賓的座席;大門開啟,海峽即映入眼簾。這裏的光、色、線條、結構,這裏的一切,讓我說不出話來,隻能瞪大眼睛使勁地看,拚命地感覺,用心去觸摸!       






      如果乘船遊覽博斯布魯斯海峽,在遊船上也一定不會錯過氣勢非凡的多瑪巴切皇宮那600米長的壯麗大理石外觀。完全歐式的、被稱作奧斯曼文藝複興建築風格的多瑪巴切,占地25萬平方米,不算龐大,但遠超出歐洲任何一家皇宮的華麗和奢侈。傳說下令建造多瑪巴切皇宮的蘇丹Abudülmecit一世初次踏進新皇宮時感歎道:“這座皇宮太貴了,實在不該建得這麽華麗!”新皇宮的造價大約相當於今天的5億歐元,給早已國庫虧空、奄奄一息的奧斯曼帝國雪上加霜。新皇宮造好後,奧斯曼帝國的最後六位蘇丹曾居住於此,不到70年,帝國就壽終正寢。

   




       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遷都至安卡拉,被土耳其人尊為國父的第一任總統阿塔圖克將新皇宮當作伊斯坦布爾的辦公官邸,並在這裏會晤了許多國家領袖,而他本人因為國操勞過度於1938年11月10號病逝於此,現在皇宮裏的所有鍾表都停滯在9:05,因為這是國父去世的時刻。之後,皇宮被重新整理布置,變成博物館對公眾開放(*2)。

    如果來伊斯坦布爾,去感受一下多瑪巴切皇宮吧,你不會後悔的的!就像伊斯坦布爾,多瑪巴切皇宮是讓人驚豔的! 
-------------------------------------------------------------------------------------
(*1)哈瑞凱是土耳其地名,這裏出產全世界最名貴也是唯一的雙結地毯,據說越踩用越結實。
(*2)土耳其現任總統仍將新皇宮用作接待國賓和其來伊斯坦布爾時的辦公官邸之用,因此每周一、四不對外開放,下午4點鍾就關門,每天限製參觀人數為1500人,而且都要跟著皇宮的導遊成團參觀,大約曆時45分鍾,之後可以自行遊覽室外旖旎的濱海花園;對於非土耳其籍遊客,門票:皇宮主要部分15裏拉,後宮5裏拉,共20裏拉,還有相機門票6裏拉。



繼續照片:
奧斯曼燈具城








皇宮的真金白銀象牙


整棵象牙製作的燭台


皇宮的幾個小房間
女仆主管的臥室


書房


國父的辦公室


皇宮的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