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福島核電冷溫停止宣言 銫汙染都市濃縮化
文章來源: 老哥XD2011-12-12 07:48:25

  2011年12月12日18點,NHK新聞報道,東京電力宣稱原子爐的溫度已安定維持在攝氏80度以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於本日核準福島第一核電站廢棄原子爐設施運營計劃,當局將於本月16日發表原子爐“冷溫停止狀態”宣言。
  
  東京電力宣稱今後再有地震發生導致冷卻水注水停止的話,會在3小時以內配備消防車恢複注水,防止再度臨界化。
  東京電力還宣稱事故收束已達到第二步工程的目標。收束後繼續觀察3年,針對原子爐的冷卻和預防氧氣爆炸采取中期安全對策。
  
  文部科學省通過飛機監測係統繪製出銫134和銫137的地表累計沉積量地圖。地圖中從土色到紅色依次表示銫沉積量由低升高的區域。圖中可見,藍色的銫汙染已兵分兩路南下,一路從福島第一核電站沿地表向西南方向擴散到栃木縣和群馬縣,另一路空降到茨城縣南部和千葉縣西北部,與東京都的江戶川區僅一河之隔。
  
  12月12日19點半,NHK播放了一個類似於焦點訪談的節目:Today's Close-up(クローズアップ現代),節目標題是:你所不知道的“都市濃縮”。
  節目報道了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180公裏的茨城縣守穀市市內各處檢測出6倍於核擴散物質除汙標準的核汙染。該市曾於10月在一處公園檢測出超標34倍的放射性物質。
  守穀市從80年代末期開始邁向都市化,於7年前建成一條人工運河,連接市內蜘蛛網式的下水道用於排水。運河河道附近測出每小時3.8微希伏的高放射線量。同時在土壤中測得放射線量為每小時1微希伏,柏油路上測得的放射線量為每小時0.3微希伏,是土壤含量的三分之一,原因是柏油路光滑,核物質較容易被雨水衝走。
  通過多處設置的檢測點得出結論,核物質散落於農村地帶難以移動,長期存在,而散落於市區則容易飄移。
  節目報道了茨城縣發現有達到避難標準的3.8微希伏的核汙染地段,引發住民的不安。原因也是人工運河排水導致核擴散物質的集中流向。
  此外,從千葉縣的垃圾處理發現了放射性物質銫的“都市濃縮”現象。
  
  千葉縣柏市有約40萬人口,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都粘附有些微的放射性銫物質,這些垃圾送到垃圾處理場集中焚燒時,1200度的高溫雖然能將垃圾容積減少到百分之一,但完全不能減少銫物質,換言之,從處理場開出來的一車焚燒後的灰土裏含有的銫劑量是開進去的一車焚燒前垃圾中的一百倍,所謂“都市濃縮”。從該市垃圾處理場焚燒後的灰土中,檢測出每公斤高達7萬8千貝克勒爾(becquerel)的放射性劑量。
  由於土地所限,首都圈的垃圾經過焚燒後,一部分要運往地方各縣進行掩埋,因此導致大米產地秋田縣也發現了灰土中的核汙染。該縣政府已經發出指示將運到該縣的超過200頓的垃圾灰土送回原地,有縣民在電視鏡頭前憤怒地發言,說他們這裏不是給別人用的垃圾場。
  如今,千葉垃圾處理場的作業人員需要穿防護服進入工作現場,運出每天1頓的焚燒後的垃圾灰土,將其裝入防止擴散的綠色金屬鼓桶中。截至目前,垃圾處理場內已經擺放了近200桶灰土,到年底將無處可存,有可能關閉焚燒爐,停止垃圾接收。
  
   新聞 8分30秒配樂視頻:東京澀穀大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