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穹頂之下》看記者和科學家介紹霧霾危害的不同態度
文章來源: 未原2015-03-07 18:19:31
柴靜的霧霾調查視頻正在熱議中。多數是好的評價,也有些負麵的。其中一個爭論就是她的片子誇大霧霾危害的程度,誇大了霧霾和肺癌的關係,而其所使用的一些數據和圖表不夠準確,甚至有故意修改(有人說是造假)的嫌疑。

我看了這個視頻,感覺雖然其中有些煽情和誇大的成分,但它至少並沒有像崔永元的轉基因調查那樣把好的說成壞的、把事實完全顛倒黑白。而且,其揭示的各部門相互推諉、環保部門執法不力、環保法有法不依等國內環保各方麵的問題基本是正確的。不管是因她的名氣還是因視頻的內容,它畢竟引起了全社會對霧霾問題空前的關注,也給中國政府在環保問題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因此,我個人認為柴靜的這個視頻,雖然有缺點,但其的正麵意義應該得到肯定,而且它在推動公眾和政府的環保意識方麵總體上也是成功的。

柴靜的視頻中出現過一個南加州大學的醫學教授,解釋兒童能否通過接觸霧霾來獲得抵抗力(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昨天我恰好看到渥太華公民報上一篇關於霧霾的報道。說的就是南加州大學一項針對洛杉磯地區兒童的長期調查研究,發現長期空氣汙染會阻礙兒童肺部正常發育。一般人看起來的第一印象也許是:這研究就是廢話,空氣汙染有損健康,這難道還需要持續20年的調查研究?人們憑直覺也會知道吧。科學研究就是這樣,它有時候發現一些我們想不到的東西,有時候得出的結論又似乎很平常,平常到你覺得根本不用研究也會知道。但是,即使是符合我們直覺的研究結論,也是必要的。直覺通常是不可靠的,隻有通過嚴謹的科研試驗得到確實的數據,才真正讓我們從直覺提高為知識。

霧霾對兒童肺部發育的影響有多嚴重?該報道說,20年前加州的醫生發現每100個11-15歲的兒童中有8個兒童的肺處於不正常的低呼吸水平,現在(經過幾十年的霧霾治理空氣質量改善)這個比例已下降到了每100個中隻有3.6個,接近空氣良好地區2.5的平均水平。而且,隨著空氣質量的改善,兒童的肺部發育也變得更快,發育得更大了。

同樣在這個新聞報道裏提到了一句,該研究也調查了空氣汙染對成年人肺癌和肺氣腫等疾病的影響,“但是,是針對小學兒童肺部受損情況的調查才導致了政策上的改變。”這句話什麽意思?報道中沒有具體說明霧霾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到成人肺癌肺氣腫等疾病的發生。其危害到底有多嚴重?是否是微不足道?我們不得而知。但通過這句話,我們至少可以理解,霧霾對肺癌和肺氣腫等疾病的影響不是很明顯,至少它不像對兒童肺部發育的影響那麽嚴重到需要美國政府建立新的環境政策以便對霧霾加以控製的地步。

霧霾對健康的危害是顯然的,但是危害到底有多大,科學家不會信口開河,也不會為了推動政府的行動而故意誇大其害。曾經在這個問題上和方舟子有過爭論的鍾南山院士,這兩天也明確表示:霧霾和肺癌的關係還不清楚。反過來再看柴靜的視頻,在涉及到霧霾對健康的具體影響時,柴靜並沒有認真地說明科學界對霧霾對健康影響的研究結論,卻多次用一些癌症患者的例子來暗示霧霾和肺癌的關係,並且而其所用的圖表曲線(經過細心的觀眾找出原文比較發現)的確並不是原文要表達的意思。可以說是柴靜及其團隊有意無意地修改了原文的意思,以便符合她要說明的東西。

在肯定柴靜視頻總體積極意義的同時,必須要指出,隨意歪曲科學報告,用虛假誇大的數據來強化(也可以說是誤導)觀眾的畏懼感,這是很不應該的做法。這種做法雖然在目前也許能夠更快更有力地推動公眾和政府的環保意識,但隨著這個視頻的影響的持續,它的影響越大,引起的注意越多,這些虛假的東西也會被更多人更持久地批評或傳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