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我的前半生》
文章來源: fancao2017-07-19 10:36:00

閑聊《我的前半生》

凡 草

剛開始看《我的前半生》,腦子裏就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怎麽,靳東會在此劇中演一個反角?剛剛看了兩部靳東主演的連續劇,也剛剛對這個演員有了點認識,似乎不能接受他演反角這個概念。好在看了幾集就發現,他依然是正角,隻是,對於角色正反的定義,我自己食古不化,趕不上時尚而已。

靳東飾演的賀涵在一出場時,就與唐晶發生了爭執。他把唐晶認真演算出來的結果,從2%隨手一劃就改成了7%。理由堂而皇之,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既然客戶希望看到一個好的結果,我們就不要苟泥於一個數字。這是為什麽我把賀涵當成了此劇的反角。道理也是不言自明的,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既然客戶花大價錢請人估算,當然要的就是個實在的準確的結果。如果需要一個自己喜歡的數字,何必請你賀涵?自己寫一個不是更方便嘛。

就我所經曆過的谘詢服務而言,請谘詢師是需要切實解決客戶問題的。戰略性的谘詢,請的是本行業中的翹楚,曾經有過大量成功的經驗,對於大形勢有全局觀,可以高瞻遠矚,為客戶的何去何從指點方向。一定要使客戶茅塞洞開,不但可能開創新路,甚至敢於壯士斷腕,收縮轉行直至宣布破產,豈是隻說幾句好話了事的?戰術性質的谘詢,更要解決具體問題,實打實地兌現。萬一弄虛作假搞砸了,不但這筆生意泡湯,壞了名聲,以後再也不會有人問津。可是,此劇到目前為止,從沒有指明賀涵究竟何時何地為哪些客戶解決了什麽實際問題。那個亞當一再表示會忠於賀涵,不管賀涵到哪個公司都跟著他走,甚至不惜自己引咎辭職來保護賀涵。可是,他說出的理由不是賀涵為他的企業解決了什麽難題,挽救了多少次危機;卻是賀涵很夠朋友,每次酒宴,亞當喝醉時賀涵都會悉心照顧。我簡直要昏倒,難道,這就是中國資產上億的企業家的水平?

賀涵第二次公然施展騙局,是幫助子君偽造簡曆,差點被人當場拆穿。子君心有餘悸,賀涵卻把它當作子君入行的第一課。後來,子君認認真真地檢查市場調研的真實性,賀涵卻告誡她不要太認真!那麽,賀涵就是使用這些偽造的資料來替客戶做谘詢嗎?那又何必搞這些障眼法,索性閉門造車,隨意寫出一份報告來豈不省事!更讓人掉眼鏡的是,作為一個留美歸國的高級知識分子,賀涵居然動不動用拳頭說話,威脅對方,見一次打你一次!為了一句鬥氣的話,會把一盤魚子醬倒在情敵的臉上。這舉動和街頭混混又有什麽區別,如果這真是中國精英們的寫照,那豈不太悲哀?

賀涵在與子君的交往中,表現的簡直就像神一樣無所不能,教她與前夫爭權益,利用關係替她找工作,使用權力清除騷擾她的惡人……可是,如果賀涵沒有這樣的權力,子君將如何生存?推而廣之,億萬無權無勢的,像子群白光老金那樣的普通老百姓,又將如何生存?說到這裏,我也很奇怪,既然賀涵是一個專業精英,掌控著許多客戶的生死存亡,他怎麽會有那麽多的空閑供子君隨叫隨到,時時充當護花使者?

賀涵和唐晶的愛情,似乎是此劇中的主線,十年甘苦,應該很能打動觀眾,賺取不少眼淚吧。可我隻覺得莫名其妙。在賀涵的眼裏,唐晶隻是他培養出來的一個產品。當唐晶終於可以不顧他們之間的感情,不加思索地撕破臉和賀涵爭搶客戶時,賀涵卻認為,她這才真正畢業了,因為他們眼前的世界,除了賺錢,別無它物。賀涵自己為的個人利益跳槽,挖老公司的牆角,不但帶走雇員還帶走幾個大客戶。隨後他卻又說,為了唐晶的前途,會主動放棄亞當這個大客戶;再後來,他又讓客戶要求,必須由他們雙方共同掌管……僅這一個案子,就如此變幻莫測,風雲詭譎,孰真孰假?有一場戲,賀涵執拗,不肯去參加咫尺之遙的唐晶的告別宴會,卻在電話裏信誓旦旦,“隻要你一個電話,哪怕在南極,我也會立即趕到”。唐晶自己不願意接受這個婚姻,先是不出席賀涵為她舉辦的定婚宴,還曾暗示賀涵,“別求婚不成反而難堪”,卻又言之鑿鑿地抱怨他,“你愛我不夠深”。到底是編劇腦殘,還是要刻意表現出倆人自始至終都在鬥心眼,相互之間完全不信任,根本沒有一點點愛情的基礎?

到目前為止,賀涵與子君的愛情呼之欲出,可是後事如何?擺明了說,賀涵愛上子君,一是因為子君的美貌,哪個男人不垂涎?其次是因為子君像唐晶一樣,也是可造之徒,可以讓賀涵再一次享受到名師高徒的成就感。可是,子君如果上了賊船,可想而知,她或者會步唐晶的後塵,或者會重蹈陳俊生和她的覆轍,這才符合此劇的邏輯性。

顯而易見,她現在對於賀涵無非是兩種感情的混雜。一種是對於師長的敬慕,就像當時的唐晶一樣,以“賀老師”為尊,言聽計從。可是,當唐晶真正認清了賀涵,而自己也具有了與之抗衡的能力之時,師長的光環自會脫落,愛人的情誼又建立在沙灘之上,十年光陰必然付之東流。看來,唐晶很快就會感到這種悲哀了。而子君從接過唐晶的學習筆記開始,就成了唐晶的替代品,難道她能避免唐晶這個悲劇嗎?子君的另一種感情則出自找飯票的需要,這是子君內心根深蒂固的隱患,劇中也借她的母親妹妹之口一再傾訴。一旦她贏得賀涵的好感,真正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那種發自小女人內心的本性就會使她故伎重演,畢竟工作事業和家庭孩子,在當今激烈競爭的社會裏,難以兩全。這是唐晶和賀涵走不到一起的障礙之一,也是陳俊生棄她而去的原因,必然也會重新出現在子君麵前。一旦出現個唐晶第三,子君的結局可想而知,喜新厭舊原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對賀涵這樣一個隻懂利益二字的人。

我起初很奇怪亦舒怎麽會寫出這樣背景的書來。看了原著才明白,劇本和原著大相庭徑。原著裏根本沒有賀涵此人。子君的當私人醫生的丈夫被一個影視明星奪愛,遺下她生機淒慘。雖然子君終於靠著自己的藝術天分開創出一條新路,但時時覺得身心皆無所托。她的閨蜜唐晶作了一番女強人,最終還是尋得一張飯票,遠嫁澳洲富豪,當了全職太太,甜蜜中不乏鬱悶。而子君到加拿大旅遊時偶遇一位鑽石王老五,尋得最後歸宿,開始了不知所終的下半生。倆人殊途同歸,演鐸的是亦殊作品的一貫主題。我看亦舒的書並不多,但是主題幾乎都是小女子情懷,以女子生得好不如嫁得好為主要宗旨。這個劇本有這麽大的改變,不知是她本意,還是為當今的現狀所左右。畢竟,騙子橫行,小蜜翩然,職場淺規則泛濫,錢和權掃蕩一切,倒是很清楚地從劇中反映了出來,赤裸裸地呈現在幾億觀眾的眼前。

順便說一句,陳道明居然在劇中演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角色,他的出現,本來是吸引我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隻留下一聲哀歎——這樣爛的本子,可惜了一台好演員。

 

7/18/2017   木棉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