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灣區
文章來源: 墨農2016-12-21 09:13:46

看舌尖上的中國,各種美食在音樂, 解說的煽動下更加迷人。 每集看下來都要  Make  my mouth water   好幾次。 眼睛跟著節目把大江南北, 黃河上下的美食好好享受了一遍。 然後就想, 要是有人投資拍一套舌尖上的灣區,應該會很轟動。不是吹的, 我們這邊廂的食物囊括五大州,四大洋。不知道怎樣才能把這想法捎給舌尖上的中國導演,老鄉陳曉卿?  

來美前學習用刀叉,了解披薩啊,麵包啊什麽什麽的。還有子女在東部的家長告訴, 出來多苦多苦, 蔬菜貴,舍不得買,要吃維生素。  到了灣區才知道, 完全用不上啊。 這裏各種菜很多,東方的, 西方的都有。 所有燒中國菜要用的元素這裏都有,中國胃完全不用改造,完全可以保持 “洋裝穿在身上, 我胃依然是中國胃”。 光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中國人就把各大菜係 濃縮到了灣區,川,湘,廣東。。。 各種中餐泛濫不成災,   而且不隻是大陸中國菜, 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的中國菜灣區也都有。 越南,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等,中國在這些國家的華僑也把各種菜肴帶到灣區來了。 所以還認識了許多別的國家中國人吃的菜。

要是有錢又有閑,又喜歡美食,灣區加上舊金山,全世界各個國家的菜這裏都能吃到。意大利,法國,德國,墨西哥,泰國,韓國, 日本,不勝枚舉。 不止是菜,糕點, 巧克力也是來自全世界。 比利時,意大利, 瑞士。。。世上溜溜的食品,任你溜溜的選啊。 而且,這邊靠海,喜歡吃海鮮的,也是想什麽有什麽,  鮑魚, 海參,象拔蚌。 來美前, 聽人說,漁人碼頭的龍蝦比人還長,螃蟹比臉盆還大。 雖然尺寸上大躍進了, 漁人碼頭確實是海鮮豐富,魅力無窮。 剛來美時這些都超便宜,近年由於對海鮮的追捧, 價格漲了很多。 當年沒有多吃, 就象當年沒多買房一樣,沒省著錢。

我們這的Solano, 一條街道就是一餐館的聯合國, 完全沒有誇張。  有中餐館, 泰國餐館,意大利餐館,日本餐館,尼泊爾餐館,以色列餐館, 印度餐館, 墨西哥餐館, 韓國餐館。。。一條街從南走到北,全世界逛了一遍了。說 錯了, 全世界的餐館逛了一遍了。 要是拍舌尖上的灣區,應該能挖掘出很多美食。加上異國情調, 加上移民的奮鬥做調料,票房應該很好。

喜歡看舌尖上的中國, 吃過的回味無窮,沒吃過的無限向往。 海外遊子, 大多有藏在記憶深處的,永遠年輕的故鄉小吃。舌尖上的中國展示的美食,讓我們刷新記憶,重溫舊日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