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七回國雜感 (出行篇)
文章來源: shangxin_na2017-05-29 02:17:26

十年前,看父母年紀漸長,不能時時膝前盡孝,便跟他們說從此以後每年一定回去一次探望。 想想即便如此,在他們有生之年也是探一次少一次,數的過來的了。這期間,每年一次的允諾自是承兌了/同時,偶有出差的機會也會那幾天假突襲回家給他們個驚喜。

五月中旬有去上海出差的機會,自是要利用上,決定辦完差後回家突訪給他們個冷不防。

父母五十年末響應號召支援蘇北貧窮地區,從蘇州去了淮陰,一待幾十年。如今除了不會說淮陰(如今改叫淮安)話,其他都融入那兒了。 我十幾歲離開那兒上大學,然後工作,出國,將近四十年。在此期間,到處都在改變,近二十年看到的變化如同其它地方, 更是極大。先說說行。

回家之行的改變:

這幾十年,感受到最大的改變是交通的便利。從開始的國道建設,到高速公路網,到動車,到高鐵。  出行便利增加,速度加快,時間縮短。當年大學畢業後,我被分到上海工作。當時若要探家,最直接的就是長途客車,早上6點出發,中間在八圩過輪渡,晚上5,6點到達,基本在車上要晃上一天。反正年輕,且一年也就是寒暑假時各來回一趟,也沒什麽。

沒幾年出國了,開始窮學生財力不夠,不能常回國。幾年回去一趟,正值許多長江大橋建起,不用經輪渡,直接用江陰大橋,外加高速公路的興建,從上海回去的時間要省了好幾個小時。開始回國,每次飛機到達後一般是下午兩三點,乘機場大巴到長途客車站,買到當天回去的票,晚上10到11點就到淮安了。後來下了飛機乘磁懸浮,地鐵到汽車站,也是方便還不怕堵車。

今年因為要先在上海辦事,決定試試其它方法回去:高鐵先到南京再換汽車。回上海用同樣的路線,南京南的車站,汽車火車都在一起,極是便利。隻要中間銜接的時間給足提前量。這樣走還真是不錯。盡管加上中間轉車,行程還是縮短了一兩個小時,而且有一半的旅程更舒適些。不得不感歎國內交通的高速發展給出行帶來的極大便利。

國內的網上訂票係統發達,使得計劃出行更加容易:定好了票,出發時到車站取票上車,一氣嗬成。但是,這些便利對於我這樣國外回去的還是有些阻礙。1,買票:我沒有國內的信用卡,也沒有國內的手機。如今國內的大部分支付都是通過手機(綁定銀行賬號)來支付,使得在國內的消費支付極為便捷。可是可是對我不適用。特別是我準備著給父母驚喜,訂票就不能讓我兄弟或是侄女定,以防泄露,除了我自己去車站買,操作的難度還是大了些。好在我有上海的同事幫忙:他們給我買票,我給他們現金。問題解決。2,取票:火車站汽車站旁邊有著很多的自動取票機,用身份證直接從機器上取票。方便。但是,火車票是實名製。我用護照買的票,就必須拿著護照到專門指定的窗口去取票。而這專門取票的地方離著候車室的進口有近500 米。好在我提前量算的好,沒有耽誤上車。

高鐵和動鐵不僅快捷而且準時,極力推薦。據說淮安和蘇南之間在建高鐵線,2019年通車。到時就可以從上海用高鐵到淮安,快且穩。期待。

還有一個小改變值得一提。去年回家,到了淮安車站打的,出租車不肯隻拉一人,一定要有人拚車才肯走。今年回去此風被糾,上車就走。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