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劫走了秦俑坑內的巨量兵器?(圖)
文章來源: 雕塑佛2011-05-27 13:27:14


        秦俑館的考古學家,一直都在強調"俑坑的兵器,是秦末一個政治集團取走的",而這個政治集團,與一場"政治變故"有關,又說"到俑坑劫走兵器的,是一支軍隊"。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俑坑大量兵器被劫這件事,是秦末的農民起義大軍幹的。如果是他們,他們又是誰?

  本文摘自:《兵馬俑真相》 作者:陳景元 

  戰國時期,各國擁有先進的鐵兵器,秦國鐵兵器在鳳翔、鹹陽、臨潼均有出土,秦始皇宮殿入口,都有探測鐵兵器的設備,不見一件鐵兵器的俑坑,沒有理由屬於秦代。俑坑底部和淤泥上部,呈現出幾十年的時間差,呂不韋戈落在淤泥層表麵,說明它隻是在俑坑建成幾十年之後,由外來人攜帶進來的。

  俑坑中都是過時的劣等兵器

  據說,在秦俑坑已經出土的近4萬件兵器中,除1件鐵矛、1件鐵鏃之外,其餘劍、鈹、戟、戈、矛、鏃等,都是清一色的銅製兵器。為了證明俑坑沒有鐵製兵器的曆史必然性,就要向外界推出一個"秦朝銅製兵器,並不落後、並不過時"的觀點。有人說,俑坑出土的兵器是"無比鋒利、無比精良"的,是當時"最先進、最完善的武器裝備"。有人甚至還說,"秦王朝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冶銅工業"。這世界最大的兵工廠到底在哪裏?為什麽俑坑的青銅兵器,是一種最先進的軍事裝備?對所有這些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是根本不會有人出來去做一番認真的回答的。

  有人說,俑坑的青銅兵器,與商周相比較,在冶煉技術方麵大大提高了,這時以青銅材料鑄造的兵器,既含鉻又含鎳,工藝複雜,加工精細,怎麽能說它們不是一種先進的兵器呢?其實,兵器先進不先進,不要和早年的同類兵器比,而要和同時代自己國家擁有的其他兵器比,還要和同時代其他國家擁有的其他兵器比。有時候,自己擁有的青銅兵器,比過去是更好了,這無疑是一種進步,但如果和同時代出現的其他材料製造的兵器比,在質量、性能、鋒利程度方麵,差距立即就會暴露出來。青銅兵器先進不先進,一定要和當時用鋼鐵材料製造的兵器去比。

  《管子》記載,"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銅礦資源匱乏,礦石的品位,一般在1%~2%左右,冶煉很困難,產量又很低;鐵礦資源豐富,礦石的品位,一般在30%左右,冶煉很簡便,產量卻很高。有了資源和技術上的保證,所以到了春秋末期,吳、楚等國的冶鐵技術,就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不僅能夠"斷山木,鼓山鐵"煉出熟鐵和生鐵,還能夠用熟鐵滲碳,製造出各種鋼鐵的兵器。鐵器時代拉開了帷幕,立即就登上了曆史前進的大舞台,以鐵製兵器為代表的先進武裝,正式展示出新姿,銅製的兵器,哪裏還有什麽稱霸的本錢!

  在一個號稱秦王朝精銳部隊的眾多武士手中,拿著的竟然都是已經過時的、落後的劣等兵器,該是一件多麽大煞風景的事情啊!按照秦始皇個人的性格,他統帥的這一支龐大軍隊,戰鬥力應該是最強大的,裝備應該是最精良的,車馬應該是最優等的,兵器也應該是最先進的。就兵器而言,凡是諸侯六國擁有的先進兵器,他也必須要想方設法搞到手。如果作為一國之君,麵對別國有最好的作戰武器,卻一直無動於衷、不思進取的話,那他就是一個蠢才。俑坑中,沒有發現主戰的鐵製兵器,這本身就充分顯示出,它們與秦王朝存在著一條時代的"鴻溝"。

  什麽叫時代"鴻溝"?請先來了解一下諸侯六國鐵兵器生產的狀況。戰國時期的楚國,鐵製兵器已經廣泛地使用:湖南長沙、衡陽、郴州等地楚墓出土鐵劍的數量就很多,長沙楊家山65號楚墓裏有鋼劍;長沙沙湖橋楚墓裏有鐵劍;長沙郊區楚墓裏有鐵劍;淅川 10號楚墓裏也有鐵劍;高至喜先生撰文說過:"光是長沙戰國楚墓中,就出土鋼劍31把,長沙是楚國鍛造鋼鐵兵器最發達的地區。"楚國詩人屈原在《楚辭·九章》中提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長鋏,是一種刀身劍鋒的、能刺能砍的長劍。湖南郴州楚墓出土的鐵劍,長度達到了1.40米左右。齊國冶鐵業的情況,從臨淄發現的10萬平方米的冶鐵遺址中,看到了它的規模,遺址中出土有"齊鐵官丞"之印,可見齊國已有冶鐵主官。曲阜魯國故城,也發現冶鐵遺址。《戰國策·齊策》說:"居有頃,複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說明鐵劍也是很長的。《史記·蘇秦列傳》記載:"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卒超足而射,百發不暇止。"《太康地記》也有"汝南西平有龍泉水,可以淬刀劍,特堅利。故天下之寶劍韓為眾,一曰棠溪,二曰墨陽,三曰合賻,四曰鄧師,五曰宛馮,六曰龍泉,七曰太阿,其劍皆出西平縣,有鐵官,是古鑄劍之地也"的記載。

  河北灤縣戰國墓出土的鐵劍,長度已達1.00米;燕下都遺址出土的鐵劍,長度已達1.04 米。燕下都城內冶鐵遺址有3處,最大麵積為30萬平方米。燕下都44號墓中,一次就出土92件鐵製兵器,其中鋼質兵器13件,鐵質兵器62件,銅鐵合金劍 20件(有鋼劍15件、鐵矛19件、鐵戟12件、鐵刀13件、鐵胄1件),其中劍、戈屬於特殊鋼。劍長1.04米的趙國鋼劍在大連被發現。魏國在安邑、皮氏、絳等地,均設有鐵官,那裏是巨大的冶鐵中心。魏軍曾以鐵製兵器而稱雄當世。史稱魏軍甲兵犀利,武卒均為重裝步兵,披重鎧、持戈劍,精良裝備武裝到了牙齒。

  王學理先生在《秦俑專題研究》一書中指出:"春秋戰國以來,鐵器登上了曆史舞台,各國競相以鐵兵器裝備自己的部隊。楚國'宛巨鐵,慘如峰蠆'的鐵劍,比當時最長的銅劍還要長出一倍。韓國的冥山、棠溪、鄧師生產的鐵劍,可以'陸斷馬牛,水擊鵠雁 '。關東各國普遍地使用了鐵製兵器。戰國時代,用塊煉法得到海綿鐵,再用增碳辦法製造高碳鋼,並掌握了淬火技術。關東諸國用當時這種最先進的冶鑄術製造鋼鐵兵器,並用來裝備自己的隊伍,可以說是曆史性的進步。相比之下,秦國確實略遜一籌。秦之銅劍,較之楚燕的鋼鐵長劍,卻有小巫見大巫之嫌。"

  《中國軍事史·兵器》說:"戰國以後,進入以鐵兵器為主的時代。秦始皇統一六國,從此進入以鐵兵器為主的時代。"楊泓先生在《中國古代甲胄》中明確地說過:"戰國時代鐵製武器開始出現,遂使當時占據主要地位的青銅兵器黯然失色。"藍永蔚先生的《春秋時期的步兵》也說,"自春秋末期鐵兵開始出現,到戰國初期廣泛應用於戰爭,它不僅大大提高武器的殺傷能力,而且由於鐵的資源豐富,價格低廉,可以用來裝備巨量的步兵。特別是連弩的發明,提高了箭的射程、射力、命中率和發射速度,使步兵能在寬大的正麵上,有效地阻止密集整齊的車戰進攻。"

  秦代鐵製兵器已成為主流

  一麵是諸侯六國鐵兵器占有絕對的優勢,一麵是秦俑坑幾乎看不見鐵兵器的影子,應該說出現這種兵器方麵的反差,本身就隱藏著一個考古論證上的學術危機。按照常理,秦國不可能脫離鐵製兵器的發展軌跡,甚至還應該趕上或者超過各國的發展水平;然而,一旦承認和接受這種觀點,那個隻有銅製兵器、沒有鐵製兵器的秦俑坑,自然而然要被排除出秦王朝的時代序列。有人為了證明俑坑"無鐵有銅"的過時兵器,仍然屬於秦代正規軍唯一的武器裝備,隻好違背曆史事實,提出了一個"秦國資源匱乏、冶鐵技術落後,而根本無力生產鐵製兵器"的避讓觀點。

  李詮先生在《秦陵布局與兵馬俑坑》中說:"秦國自古兵器不如近鄰,鐵兵較少,……嬴政統一六國建立秦王朝,想其鐵兵器的發展,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秦的銅兵器占多數,理其宜也。秦俑坑鐵兵器極少,其原因之一就在於此。但不是絕對沒有,鐵鋌銅鏃即是。"張占民、何欣雲兩位先生在《秦俑坑年代考辨》一文中說:"從秦國兵器鑄造史來看,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前,不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所鑄兵器,幾乎全是青銅武器。統一之後直至秦二世元年,中央政府所鑄兵器仍然是青銅的。目前出土的秦兵器,沒有一件是鐵質的,所以當時的秦軍以青銅武器為裝備。"

  袁仲一先生在《秦俑坑是始皇陵陪葬坑》中說:"秦始皇在下銷毀銅兵令後,秦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仍然繼續鑄造銅兵器。如始皇二十六年蜀守武戈和隴西守戈,始皇二十七年上郡戈、三十三年詔吏戈,以及秦二世元年丞相李斯督造的石邑戈等,就是明證。"他在《秦始皇兵馬俑研究》一書之中,甚至還提出一個更驚人的觀點:在中國曆史上,鐵製兵器要全麵取代銅製兵器是秦代之後的西漢中晚期,直到東漢才最後完成,不用說秦代軍隊,不可能有大量的鐵製兵器,即使是當年的六國軍隊,也談不上以鐵製兵器武裝起來。總之,無論是哪個國家,仍然都在使用銅製兵器!

  考古學家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十分講究邏輯性和科學性,任何時候都需要有一種實事求是的精神。比如:本來就沒有的東西,你不能說成"有";或者把本來就"有"的東西,偏偏要說成"沒有",如果真的在"學術論壇"上,出現了這一類極不正常的語言,那才是一件最可怕的事情!不知張占民先生說的"目前出土的秦兵器,沒有一件是鐵質的"這句話,有沒有更多的佐證材料。張先生在未做出任何說明的情況下,就把眾多秦墓出土的鐵兵器開除出秦國、秦朝的軍籍了!

  據袁仲一先生《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一書第208頁上的材料可知:在湖北宜昌前坪出土的1件鐵劍,陝西黃陵韓莊出土的2件鐵劍,陝西鳳翔高莊出土的5件鐵劍,陝西臨潼下劉村出土的2件鐵戟,秦始皇陵西側刑徒墓中的1件鐵劍,都被確認為是秦墓中出土的"鐵質"兵器。另外,秦始皇陵城垣之內的建築遺址中,也有鐵劍的出土;在秦鹹陽宮遺址的發掘過程中,鐵劍也是存在的;即使在甘肅禮縣發現的早期秦葬中,也是有銅柄鐵劍出土的。所有這些都證明,張先生所說那一番話,是"由有變無"的典型例證,他對於秦鐵兵器的種種貶低,也就不攻自破了!

  從禮縣-鳳翔-鹹陽-刑徒墓-秦始皇陵城垣內,連成一條線,說明秦人在漫長的興邦、建國的曆史發展進程中,都有鐵兵器與他們緊緊相隨,這條鐵兵器發展的證據鏈,在其他的諸侯國當中,幾乎是很難再尋找得到的。眾多的鐵兵器,尤其是鐵兵器之王--鐵劍,都出現在秦代宮殿、秦始皇陵裏麵了,甚至都作為陪葬品放在刑徒墓當中了,對照一下之後,人們應該得出一個正確、也是必然的結論:在一個號稱是秦始皇陵陪葬坑裏麵,居然找不到一件主戰的鐵劍類兵器來。如果秦始皇有所謂的"在天之靈",他一定會發出怒吼:難道我真還不如一個卑賤的刑徒!

  林劍鳴先生在《秦俑之謎》一文中說:"當春秋末期,吳、楚等國的冶鐵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不僅能煉出生鐵和熟鐵,還能用熟鐵滲碳製鋼、鍛造寶劍。到戰國時代鐵製武器,已得到普遍的使用。考古資料表明:戰國時期的鐵製武器,乃是戰場上常用的武器,在湖南的楚墓裏就多次出土過鐵劍。秦國的冶鐵水平,絕不低於其他各國。恩格斯就多次指出,生產力發展的最新成果,都首先在軍隊裏開始運用。能以武力統一全國的秦國軍隊,不使用當時先進的鐵製武器,而手執已經過時的青銅武器,不論是用發展不平衡,還是以別的什麽理由,都是說不過去的。"

  楊寬先生在《戰國史》中說:"楚韓兩國鐵兵器的鋒利是非常著名的,到戰國的後期,燕國也已經采用滲碳製鋼技術,再把滲碳鋼片對折鍛打,製成兵器。把'塊煉鐵'放在木炭中長時間加熱,使表麵滲碳,經過鍛打,製成兵器或工具,接著用淬火、正火等熱處理方法,改進鋼材的性能。"《列子·湯問》說:"煉鋼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這種鋼鐵兵器,鋒利無比,上等的鋼刀、利劍,也傳到秦國,深得秦王的喜愛。在古代,兵器的互通交流,是很正常的事。《孔叢子·陳士義》中就有"秦王得西戎利刀,以之切玉,如割木,秦貪而多求,求欲無厭"的記載。

  秦國和秦代,是不能同日而語的,統一之前隻能稱"秦王",統一之後才能稱"秦皇"或"秦帝"。朝代變了,物質沒有消失,技術也沒有退化。硬說秦代沒有鐵製兵器,那麽張文立先生所說的比秦國先進了"一二百年"的諸侯六國原來的鐵製兵器,難道都從地球上"消失"了?其實,秦始皇的時期,擁有全國的冶鐵資源和冶鐵技術,加上從戰場上繳獲的各種戰利品,致使秦王朝有用不完的鐵製兵器。說秦代鐵兵器堆積如山,是一點都不過分的。說秦代武庫中的鐵兵器,要比秦俑坑裏的那些青銅兵器更先進、更精良、更令人羨慕,那是一點不誇張、不虛構的。

  銅製兵器已退出曆史舞台

  郭沫若先生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中說:"中國的鐵器時代是有三個段落的,第一次是用作耕器;第二次是用作手工業的器具;第三次是用作武器。江淹的《銅劍讚》序文有'古者以銅為兵。春秋迄於戰國,戰國迄於秦時,攻爭紛亂。兵革互興,銅既不克給,故以鐵足之。鑄銅既難,求鐵甚易,故銅兵轉少。鐵兵轉多,二漢之世,逾見其微。'這是很重要的一段文獻,而且也是很正確的。《國語》中有管子的一句話: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夷斤,試諸壤土。所謂美金便是銅,所謂惡金便是鐵。"鑄鐵,除鑄造農具外,確實也派不上什麽大用場。

  經曆幾百年的演變後,鐵終於搖身一變,成了一種優質的鋼材,其性能遠遠趕上並超過銅錫合金的青銅。當它作為製造上等兵器的材料,被世人完全認可之後,身價自然就飛速地上升,這就是曆史上所謂的"鐵之重反於金"現象!《叔苴子·內篇》:"物莫重於金鐵,而寶劍躍水而成龍,精之至也。"這說明,過去銅比鐵吃香,現在是鐵的價值和在兵器方麵具有的重要性,卻顯得更為突出,更受到社會的青睞,銅和鐵原先的"貴賤"關係,已經被完全地顛倒了過來。銅的曆史地位被否定和取代,盡管是殘酷的、不可逆轉的,但總是一件很得民心、順民意的大事情。

  曆史的前進,是誰也阻擋不了的,在這個社會變革的浪潮中,秦國起到一種積極的推動作用,扮演了一個先行者的角色。秦始皇在接受諸侯六國鐵礦資源、冶鐵技術、武器裝備的基礎上,就有足夠的條件和力量,去整頓軍隊、更新武器,最後完成銅鐵交接、鐵取代銅的曆史重任。一些人,從感情上接受不了這一事實,總要千方百計地去否定這種觀點,但他們的種種努力,往往是徒勞、無效的。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軍隊,到底有沒有繼續使用青銅兵器,這是學術界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的問題,如果從以下眾多事實看,此時的秦朝軍隊已經全麵停止使用青銅兵器了。

  秦始皇"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於是急法,久者不赦。"什麽是秦王朝第一件"急法"的、立即要辦的事情呢?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明確地記載著:"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金人十二,置廷宮中。"它的本意是,秦始皇統一了諸侯六國之後,就明令收繳全國範圍內所有的銅製兵器,並將它們集中運送到秦都鹹陽,全部加以銷毀,鑄成了十二個大銅人,安置在秦阿房宮的北門大道兩側。收繳全國銅製兵器,這是一場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全民參與的大行動,也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進行"全民"大動員的驚人舉措。

  袁仲一先生在很多著作中都說過,俑坑是秦統一中國後的10年時間內修建的,如果當年都把銅製兵器上繳、銷毀了,哪裏有可能"抗旨不遵",而留下4萬多件銅製兵器。人們憑著這一條,本來就能夠將"秦始皇兵馬俑"的定性結論加以推翻。然而,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驚人觀點,說:"秦始皇收繳的隻不過是私藏於民間的兵器,而全國軍隊手中的銅製兵器、武庫裏儲備的銅製兵器,都完好無損地保存著。"隻有將當時的銅製兵器分成兩個部分,讓一部分去體現史料記載的權威性,讓另一部分去解釋俑坑為什麽還存在有銅製兵器,為此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理由"。

  這種將銅製兵器"一分為二"的觀點,是沒有任何憑證可言的,也是不值得人們一駁的。有關的史料上都明確地說,秦始皇下令收繳的是"天下"的銅製兵器,而袁仲一先生卻偏偏要說:秦始皇當年所要收繳的,隻是存在於民間的兵器。什麽是"天下"呢?在《書·大禹謨》上有"奄有四海,為天下君"的記載;在《禮記·禮運》中有"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的記載;在《三國誌·吳誌》中也有"割據江山,拓土萬裏" 的記載。由此可知,"天下"就是"江山","天下"就是"國家"的意思,收集"天下"的銅兵,就是明令收繳全國疆土範圍之內的所有銅製兵器。

  袁仲一先生在《秦俑坑是始皇陵的陪葬坑》中說:"文獻明確記載,秦始皇收繳天下之兵的目的,在於'以弱天下之民',防止人民'犯上作亂',而不能理解為把秦軍的銅兵以及武庫內的銅兵,統統都銷毀了,隻有愚夫才會這樣做。"這一說法的離奇之處在於,幾乎所有的正史上,隻有收繳銅兵的記載,而對於存在於全國各地的鐵製兵器,是不包括在銷毀之列的,也就是說在秦王朝,鐵製兵器完全是允許存在的。由於鐵製兵器不被收繳,原來諸侯六國地區大量的鐵製兵器,仍然普遍地藏在民間,可見袁先生"以弱天下民"這種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有韓信"少年好帶刀劍"的記載。《史記·項羽本紀》中也有這樣的記載:"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籍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然而,項羽是秦始皇十五年生,死於漢王五年,死時隻有31歲。秦始皇二十六年銷毀銅兵時,項羽隻有11歲,叔叔教他學劍、學兵法,當然是在他青少年時代發生的事情。項羽能"學劍"、韓信能"帶刀劍",都表示在秦王朝時期,民間的習武之風仍然非常盛行,也證明除銅兵之外的鐵兵器,還是可以公開存在於民眾手中的。

  運到鹹陽的"銅兵",鑄成12個大銅人,到底銷毀了多少兵器呢?根據《三輔舊事》一書記載:"銅人十二,各重三十四萬斤。"每個銅人按34萬斤計算,總共熔化了408萬斤的兵器,一柄銅劍,按4斤估算,相當於銷毀100多萬柄青銅劍。一件矛、一把戈的重量,都不到1斤,佩劍是一種身份的標記,隻有少數軍官佩帶,一柄劍的青銅,能夠造出無數的短小兵器。應該說,秦始皇為澆鑄12個銅人,實際上是銷毀了幾百萬軍隊原來用於作戰的青銅兵器。也就是說,除非另有大宗的銅兵來源,否則這400多萬斤的青銅兵器是不可能僅僅從私人手中收繳的。

  "呂不韋戈"是後人遺留的

  盡管淤泥層的厚度和層數不同,但是在俑坑各處淤泥層的最底部和最上部代表的這一段時間差,應該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說:淤泥層的底部,代表著俑坑建成後,首次進行淤積的年代;而淤泥層的表麵,則代表著俑坑最後被焚毀之前的時間。另外,在淤泥層很薄,或者沒有淤泥層的地方,隻要俑坑焚毀後的坍塌土、坍塌物壓在薄層的淤泥之上,甚至直接壓在俑坑的坑底之上,那麽俑坑原來計算存續時間的原則和方法,不應該受到任何的影響。這是因為,坑內其他地方存在著的"14層淤泥",就把"俑坑的建造、俑坑的焚毀"這兩個時間,已經完全拉開了距離。

  現在我們必須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淤泥層問題上來。"呂不韋戈"到底是在俑坑哪個位置出土的呢?請看:袁仲一先生在1985年第1期《文博》雜誌上,發表的《秦俑坑是始皇陵的陪葬坑》這篇文章中說的話:"俑坑已出土的帶有明確秦始皇紀年的兵器共 20餘件。其中有秦始皇三年、四年、五年、七年相邦呂不韋造的戈5件。三年、四年和七年呂不韋戈出土時,和矛連在一起構成合體戟。戟上帶著木鞘,裝有木柄,鞘和柄已朽。其中2件出土於磚鋪地上,其餘都出土於淤泥層的下部。淤泥層覆蓋著黃土及坑頂的倒塌土,兵器出土的地層未經人為的擾動。"

  袁仲一先生顯然是用"呂不韋戈有的出土在磚鋪地上、有的出土在淤泥層下"和"兵器出土的地層未經人為擾動"這兩條理由,去說明"呂不韋戈"的出土位置的。對此,人們怎麽也弄不明白:這"呂不韋戈"出土在磚鋪地之上和出土在淤泥層之下,會存在著什麽樣實質性的區別?秦俑坑建成之後不久,外部的洪水衝進了俑坑內,經過了無數次周期性的沉積、幹涸,自然一層一層地覆蓋在坑底的鋪地磚上。其實,坑底鋪地磚之上就是淤泥層,淤泥層之下是坑底鋪地磚。所謂"鋪地磚之上"和"淤泥層之下",難道不是一回事,不是屬於同一個地層位置上的嗎?

  應該說,在俑坑的鋪地磚之上、淤泥層之下,這中間根本就不存在另一個能將兩者隔開的"未經人為擾動的地層"。其實,袁先生的這番論述,說過來,說過去,無非是向外界宣稱:秦俑坑裏所有的"呂不韋戈",通通都是被壓在淤泥層之下的,它們根本就不出土在淤泥層的表麵之上。而且這一種"淤泥層壓在呂不韋戈之上"地層之間的關係,是從來沒有被擾亂過的,它們始終都保持著一種永久的、固定不變的狀態,隻要這種地層關係不變,"呂不韋戈"進入俑坑的年代,就必然是在坑內形成厚厚的淤泥層之前,那麽俑坑屬秦始皇的"定性"也就不會有錯。

  然而,在秦俑坑裏麵,包括"呂不韋戈"在內的大量兵器,並不像袁先生所說的那樣,都是在"鋪地磚之上、淤泥層之下"這個地層出土的。1988年10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兵馬俑一號坑發掘報告》一書第15頁和46頁上,就明確無誤地說過:"陶俑和陶馬的下半段,均被淤泥、淤沙掩蓋,各種兵器的遺跡、遺物,多出土於淤泥層的表麵或淤泥、淤沙中;……淤泥層最多者約14層,在淤泥層內及其表麵出土有大量的兵器。"而5件"呂不韋戈",到底是以什麽方式落到淤泥之下、淤泥層之中、或者淤泥層之上的,這是一定要認真地、仔細地加以分辨的!

  證明"呂不韋戈",不在淤泥層底部、而是在淤泥層之上的材料有很多:俑坑第0924號"呂不韋戈"的位置--根據《兵馬俑一號坑發掘報告》第256頁的材料,可知:該戈出土於Τ19方11過洞"上部"的紅燒土中,它距現有地表2.50米之處,也未發現有木柄的痕跡。可見,這一件"呂不韋戈"出土的位置,根本不在坑底的鋪地磚之上或者是淤泥層之下。又由於有戈而無木柄,說明這件"呂不韋戈"隻能被徒手"揮舞"使用,戈是不能拿在手上和敵人進行拚殺的,因而它不可能屬於俑坑內軍隊正常裝備的原配兵器,唯一能解釋得通的就是它來自於外部。

  俑坑內的第0710號"呂不韋戈",它的位置--根據《兵馬俑一號坑發掘報告》第258頁的材料,可知:該戈出土於Τ19方8過洞的0.29米厚的淤泥層"上麵",木柄也是殘缺的。由此可見,這一件"呂不韋戈",根本與袁先生所說的"坑底鋪地磚之上、淤泥層之下"的說法,是完全不相符合的。正是由於它出土在淤泥層的表麵,所以這件"呂不韋戈"的進坑年代和秦俑坑實際的建造年代,也必然就存在著一個很大的時間差,加上木柄殘缺的事實,充分地說明它也不可能是秦俑坑內的"原配兵器",因為木柄殘缺的戈本身,就不可能是帝王墓葬的陪葬品。

  俑坑0577號"呂不韋戈"的位量--根據《兵馬俑一號坑發掘報告》第258頁的材料,可知:該戈出土於6過洞17號俑~20號俑的踏足板前。材料上,對它具體位置沒有任何說明,但從《報告》提供的圖版180上顯示出來很深、很重的陰影來看,此戈出土的位置,也不在俑坑底部,而是在厚厚的淤泥層上。俑坑01392號"呂不韋戈"的位置--根據《兵馬俑一號坑發掘報告》第259頁的材料,可知:該戈出土於10過洞101號俑的右前方,從袁仲一先生所著《秦兵馬俑》一書的附圖中,能看到在該戈的下麵,有一層十分明顯的淤泥層,可見它也不直接落在俑坑最底部。

  俑坑0576號"呂不韋戈"的位置--根據《兵馬俑一號坑發掘報告》第259頁的材料,可知:該戈出土於6過洞13號俑~16號俑的前方,公開發表的文字資料也未提及它具體的出土位置。但從該《報告》提供的圖版180(2)顯示出來的陰影部分來看,人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該戈也不直接落在俑坑底部的鋪地磚之上。以上這一些來源於秦俑館方麵的確鑿、可靠、權威的考古發掘材料,無一例外地都證明了,這5件"呂不韋戈",確實不出土在俑坑最底部的鋪地磚之上,也不是被壓在俑坑淤泥層的下邊。應該說,將"呂不韋戈"定為外來之物,是完全可信的。

  俑坑大量兵器被人為劫走

  根據《兵馬俑一號坑發掘報告》發布的材料看:俑坑出土的5件"呂不韋戈",多數分布在俑坑東北角的19探方和20探方之中。如果"呂不韋戈"確實是俑坑"原配兵器"的話,在武士、車馬、隊列都呈對稱布局的情況下,那麽在它們相對稱、對應的1探方和2探方的位置上,也應該有相同的"呂不韋戈"才對啊!然而這些地方,是根本找不到"呂不韋戈"的。在俑坑已經發現的4萬多件兵器中,5件"呂不韋戈"的出現,隻是一種非常偶然的、個別的、奇異的現象。沒有任何材料能夠說明,這些"呂不韋戈"與俑坑其他"原配兵器"之間會有某種實質性的聯係。

  "呂不韋戈"雖然在俑坑出土,但並不意味與俑坑內其他兵器有著相同的製造年代。其實,"呂不韋戈"和俑坑內其他兵器比較,無論在銘文內容、出土位置等方麵,都有很多格格不入的地方。也就是說,"呂不韋戈"的出現,展示了俑坑內很多兵器存在著許多不可思議的時代風格上的差異點。到底有哪些地方與其他兵器"格格不入"呢?"呂不韋戈"和俑坑其他所有兵器之間的最大差異之處,就在於這"呂不韋"三個字上。《睡虎地秦墓竹簡·工律》說得很清楚:"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之",意思是秦代法律規定,凡是官方督造的任何兵器,都要刻上督造者的名字。

  所以,在各地出土的青銅戈上,刻有督造者"呂不韋"的名字,說明這些青銅戈的鑄造,完全是符合《秦律》規定的合格品。然而,在俑坑中除了幾柄青銅戈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刻有"呂不韋"名字的兵器了,這說明"呂不韋戈"和秦俑坑兵器之間有一個"時空的隔閡"。正是在秦俑坑裏出土有秦始皇明確紀年的"呂不韋戈",才能將大量的、無銘文的、無"督造者官名"的俑坑其他兵器,連同俑坑本身的建造實際年代,徹底地與秦始皇時期無情地進行"切割"。由於俑坑"14層淤泥"的存在,說明秦俑坑的建造時間,一定要向前大大地推移才對。

  將秦俑坑的建造年代向前推移,這是秦俑館的許多考古學家所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他們提出的理由是:考古學上有一個最基本的常識,後世的器物,根本不可能出現在前期的墓葬中,明明是秦始皇時期的"呂不韋戈",怎麽可能跑到幾十年前其他人的陪葬坑裏麵去呢?袁仲一先生在接受《都市文化報》記者王彬先生采訪時表示:"秦兵馬俑坑內,發現寫有'呂不韋'字樣的戈,在早期的其他人墓葬中,怎麽會有後人的東西?"著名考古學家張占民先生,也宣稱"說銅戈是後人放進去或後世戰亂中帶進去的,不是如同把汽車、電腦放進秦始皇陵墓一樣荒謬嗎?"

  秦俑館有的考古學家,也一直強調說:晚期的器物、後人的東西,怎麽可能會跑到早期的墓葬、前人的陪葬坑中去,這是考古學上的基本常識!應該說,在一個完整的、未被擾亂的墓葬中,晚期的器物,確實不可能出現在前期墓葬中;但是,在一個已經被嚴重擾亂的墓葬中,晚期的器物完全有可能出現在前期的墓葬中,難道這也不是考古學上的基本常識嗎?秦俑館的《發掘報告》明明寫著"秦俑坑焚毀前,遭到人為的嚴重破壞……呂不韋戈出土在淤泥層上",難道還要繼續堅持認為,俑坑之內絕對不會出現晚期的器物?

  如果是人為因素的破壞,那就要認真地分析研究了。秦俑館發布的考古材料都說,"洗劫秦俑坑的絕不是幾個人,也不是一般的小團夥,而是人數眾多的、非常特殊的集團。這個集團對秦俑坑,不是一般的竊取財寶,而是有目的、有選擇的拿取兵器、車輪。我們認為這個集團,當與軍事組織有關,很可能就是一支軍隊。"袁先生在《秦俑坑的修建和焚毀》中也說,"一號坑發掘中,發現很多文物都被人拿走了;三號坑文物遭到的破壞,比一、二號坑更嚴重。出土的車跡十分淩亂,車子被人砸成碎片。兵器和車馬器出土數量很少,說明三號坑塌陷前遭人為的洗劫。"

  俑坑大量的兵器,肯定是被外來的"擾亂者"劫走了。那麽,現在出土的各種兵器,必然就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俑坑建成之時,安放在地上、或者被武士握在手中的"原配兵器";而另一部分,就是後期進入俑坑,劫取兵器過程中,那一大批外來的"擾亂者們",也就是黨士學、張仲立兩位先生所說的"這個集團,當與軍事組織有關,很可能就是一支軍隊"所遺留下來的那些"簡陋不堪的、殘缺斷裂的、不能配套的、陳舊落後的"兵器。既然,俑坑在焚毀之前,都曾進來成建製的外來軍隊,那麽在坑內留下一些與他們身份相符的兵器,難道這是一種荒謬之說嗎?

  現在回過頭去看看,這一些"呂不韋戈",是不是像秦俑館考古學家所說的那樣,是"在俑坑進水的過程中,由於受水的衝擊,而從陶俑身上落入淤泥中"去的原配兵器?對這個問題,應該這樣回答:大暴雨的時刻,驪山洪峰衝向俑坑是必然的,但從《兵馬俑一號坑發掘報告》第15頁的材料看,灌入俑坑裂口的洪水,是以"漫流"形式到達各處的;又從第51頁的材料看,盡管在淤泥層上的陶俑、陶馬,東歪西倒,破壞嚴重,但被淤泥層所掩蓋的陶俑、陶馬的腿腳部分,大體都是完好的,尤其是幾乎所有陶俑的足踏板,一個個仍然都保持著原來整齊排列的位置。

  這些現象均說明:一次次"漫流"進來的洪水,水是進了俑坑,但水勢不足以把一個個陶俑衝倒,如果水勢能衝倒陶俑,陶俑傾倒方向應該一致,足踏板都應該翻倒。但秦俑出土時,足踏板不倒,位置不亂,說明俑坑被外來人擾亂之前,淤泥不斷增厚、層數不斷增加,所有陶俑、陶馬都被固定在原來的位置上。在這種情況下,陶俑手上的兵器,掉落到淤泥層表麵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一開始洪水來得太猛,真的要將陶俑一個個衝倒,那麽這些兵器也應該落到底部鋪地磚上才符合常理;時間拖得越長,淤泥積得越厚,陶俑被固定得越結實,他們手中兵器,就越難往下掉!

  秦末農民起義軍的武器對比

  秦俑館的考古學家,一直都在強調"俑坑的兵器,是秦末一個政治集團取走的",而這個政治集團,與一場"政治變故"有關,又說"到俑坑劫走兵器的,是一支軍隊"。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俑坑大量兵器被劫這件事,是秦末的農民起義大軍幹的。如果是他們,他們又是誰?如果是一支軍隊,又是一支什麽樣的軍隊?什麽樣的軍隊,才如此缺乏兵器、缺少戰車車輪,非要潛入到陰暗、潮濕、幾乎不見光線的俑坑中,打碎陶俑,砸毀戰車,取走車輪,收集兵器,以便補充自己的武器裝備?而要弄清"呂不韋戈"的來龍去脈,就一定不能回避這個核心的問題。

  所謂的"政治變故",是指政治大動亂和大紛爭引起的政權交替。在秦王朝末年,所謂的"政治集團",無非是指在當時爆發的農民起義中,形成的主要政治派別。根據史料記載可知,秦末隻有三支農民起義大軍先後到過驪山附近地區:一是由周章率領的號稱百萬之師的陳勝、吳廣農民起義軍,它的大本營,駐紮在距代王鎮不遠處的戲水河畔;二是由漢高祖劉邦率領的"約法三章、嚴明紀律"的農民起義軍,它的大本營,駐紮在驪山西側的灞上地區;三是由西楚霸王項羽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它的大本營,駐紮在現今新豐鎮附近的鴻門地區。

  據說,還有一支由章邯率領的秦王朝軍隊,它的大本營駐紮在秦始皇陵附近地區。有人認為,是章邯缺乏兵器,於是下令拿走俑坑內的兵器。這種觀點一經提出,就被人們否定了。理由是:第一,這種看法不切合當時的社會情況;第二,沒有將兵器的丟失同俑坑被嚴重破壞、焚毀聯係起來;第三,沒有考慮到幾十萬驪山刑徒與數千件(套)兵器之間的比例(問題)。更重要的是,作為一支護陵的部隊,怎麽可能會缺乏武器,沒有武器,又怎能管住幾十萬修陵的刑徒?請注意,在刑徒墓中,在秦始皇陵城垣之內,是有鐵劍等精良兵器的,那才是當年秦軍的武器裝備!

  現在,我們要進一步認真分辨的是,在秦末到過驪山地區附近的三支農民起義大軍之中,究竟是誰最缺乏兵器,最急需作戰裝備?究竟是誰,最希望從俑坑中得到銅製兵器,來提高自己的戰鬥力?究竟是誰,最有必要在重大的決戰前夕,願意鑽進並不完全敞開的、幾乎寸步難行的秦俑坑深處,去搜羅大量的作戰必需的各種兵器?這是一個有組織、有計劃的、大膽而又秘密的軍事行動,能夠策劃這一切的,必定是一位既謹慎、又有冒險精神的軍事家!從最後結果看,他們製定的計劃和安排,都已經得到順利、圓滿的執行。與此同時,不可避免地也留下了他們到過秦俑坑的很多證據。

  有可能按照周密計劃,從而取走兵器的到底是誰?先說一下那位漢高祖劉邦吧。自從豐沛起義之後,他在蕭何、樊噲等人的輔助下,過五關斬六將,大破秦軍,很快就揮兵進入了秦都鹹陽,迫使秦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子嬰,屈尊道旁,前來歸順請降。隨後劉邦"封秦重寶、財物、府庫",他的幾十萬部隊,對關中的父老,秋毫無犯,連對立陣營的範增,都說劉邦"今入關,財物無所獲,婦女無所幸,此基誌不在小",後來他即位稱帝,還對秦始皇陵采取了特殊的保護措施,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要說劉邦對俑坑的那點兵器感興趣,無論誰都是不會相信的。

  再說,那位"叱吒風雲"的人物--項羽,當他率領8000精兵起義之後,大破秦軍於襄城、東阿、濮陽、雝丘、定陶,迫使秦軍主將章邯等人率部投降。僅在新安一戰,一夜之間20多萬秦軍,全部都被他"坑殺"。不言而喻,當他揮兵進入鹹陽之前,已經全殲了秦王朝最精銳的部隊,秦代最先進、最精良的兵器,包括原先收繳六國精良的鐵製兵器以及其他軍事裝備,已經悉數歸他所有,在這種大局已定的情況之下,真是兵勇、將廣,兵器精良,這才是"戰勝者"不可一世的、充滿霸氣的真實寫照,這不也是當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之後,秦軍光輝形象的再現嗎?

  作為"西楚霸王"的項羽,祖祖輩輩就生活在擁有大量鋼鐵兵器的楚國,他的軍隊占領鹹陽之後,劉邦讓出了全部所得,要什麽就有什麽,想怎麽做就能怎麽做,要說他會鑽進秦俑坑黑洞洞的地下,去竊取那麽多過時、落後的青銅兵器,去卸走那麽多"戰車"上的輪子,簡直要讓人笑掉大牙了。項羽是一個很要麵子的人,他到俑坑撿這點"破爛"東西幹什麽?《古今刀劍錄》和《名劍記》裏都有記載,"劉季以始皇三十四年於南山得一鐵劍",說明在"鴻門宴"上,劉邦佩帶的是秦代的鐵劍,項羽少時舞的寶劍也是鐵劍,隻有鐵劍對鐵劍,才不會在客人麵前丟醜呢!

  可是,最先到達驪山的周章起義大軍,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陳勝、吳廣是因為"適戍漁陽,會天大雨,失期法皆斬"而被迫"起事"的。起義行動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事先一點準備都沒有,一切從"零"開始。司馬遷在《史記·陳涉世家》中記載,"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俛仰仟佰之中,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淮南子·兵略訓》中也說到:"陳勝興於大澤,攘臂袒右,稱大楚,而天下響應;當此之時,非有堅甲利兵,勁弩強衛也;伐陳棗而為矜,周錐鑿而為刃;剡摲梗?苜伲?緣斃摣?垮蟆?

  由此可知,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隻能以耜頭、鐵耙等農具充當兵器,苦於器械不足,再向山中軒木作棍,截竹為旗,方得粗備軍容。這一支自發組成的農民起義軍,自東向西,沿途收集車馬壯士,迅速地擴充了隊伍,一旦遇有秦軍堅守的城寨,一律繞行而過,所以一直未與秦軍直接地交鋒。當周章率領的"百萬"大軍,像潮水一般向鹹陽挺進的途中,他們除去能夠發出氣壯山河的"最後吼聲"之外,可都是一群赤手空拳的饑民啊!讓他們拿什麽去和強大的秦王朝軍隊去拚出一個真正的"你死我活"來?星星之火,雖然可以燎原,但星星之火,也是最容易被撲滅的!

  誰是劫走俑坑兵器的人

  曆史上所有的農民起義,在它的最初發展階段,力量總是比較薄弱的,所以他們要真正"成事",並且取得最後勝利,必須要有一個不斷壯大、不斷積蓄"力量"的過程。尤其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之下,就必須依靠一種讓敵方感到措手不及的"突擊行動",才能達到自己預定的目標。但是,對於周章來說,時間不等人,緩慢的辦法是不現實的;如果能像《六韜·龍韜·軍勢》中所說的那樣,以"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的方式,一鼓作氣地殺向鹹陽秦宮的話,或許還真的能夠產生一種驚天的"爆炸力",把秦二世的那一個亂世朝廷,打它一個底朝天!

  然而,起義軍中唯一掌控軍事實權的周章,在最緊要、最關鍵的時刻,犯了書生軍事家常犯的大毛病,誘發了一個軍事上的大錯誤!《史記·陳涉世家》記載:"周文,陳之賢人,嚐為項燕軍視日,事春申君,自言習兵。陳王與之將軍印,西擊秦。行收兵至關,車千乘,卒數十萬,至戲,軍焉。"這就是說,周章是一位很有才德的軍事家,懂得古時演兵列陣。"軍"是什麽意思呢?《戰國策·齊策》說:"軍於邯鄲之郊",《注》:"軍,屯也。"軍焉,就是屯駐成營的意思。這裏的情況是,當隊伍浩浩蕩蕩向前推進時,在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之下,突然就停止前進了!

  周章下令幾十萬大軍,沿著驪山北麓的戲水河一線,安下營,紮下寨,一連幾天不見動靜。幾千年來,世人一直都弄不清楚,是什麽原因使得起義軍莫明其妙地損失了最為難得的"爭分奪秒"的最好戰機。此時,身處深宮裏的秦二世,隻是在周章部隊戲水紮下大營,並隨後暴露行蹤之後,才得到送來的緊急密報。有誰想到:秦王朝最精銳的部隊,一軍會鐔城之嶺,一軍守九嶷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作為秦王朝中心的鹹陽,幾乎是一座空城,他要臨時下令,調集各個郡縣的兵馬,前來保駕、勤王,已經"遠水不解近渴"了。

  在萬般無奈、無兵可調的情況下,隻好任命一個管錢糧稅收的官員--章邯,去驪山釋放正在修建秦始皇陵的刑徒,匆匆忙忙地拚湊起一支由刑徒組成的征討、平定大軍。秦二世的旨意下達之後,不能想象在一兩天的時間之內,就能組建起一支具有強大戰鬥力的刑徒部隊:部隊要任命各級軍官,要按戰鬥需要進行士兵編組,要從武庫運來各種作戰武器裝備,要讓刑徒們掌握一定的軍事技能,要做好軍隊組建的工作,是需要時間支持的,沒有時間的保障,一切都是徒勞之舉。然而,周章失去了最為寶貴的戰機,而給了秦二世喘氣、進而出兵還擊的大好時機!

  2005年9月3日,美國總統發布命令說,700名現役軍人要在72小時內,到達新奧爾良市的颶風災區,執行一項救災任務,這是高速度的派遣效率,受到人們的讚賞。但要知道,這700人本來就是一批訓練有素的軍人,隻不過是要去完成一項新的使命,所要準備的是各種民用防災器材,要去的地方是一個新的受災地區。現代的美國,緊急組建一支救災性質部隊都需要三天的時間。而當年的秦二世,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重新組建一支幾十萬人的軍事作戰部隊,難道他比現代人還要快?當然這隻是一個古今軍隊緊急調動效率的對比資料罷了。

  戰國時期,紙上談兵的軍事家太多了,趙國著名軍事家趙括,自少熟"知兵法,言兵事,以為天下莫能當",結果在與秦國大將白起交戰時,40萬大軍被秦軍"坑殺"。周章本人早年也跟隨楚國的春申君、項燕等人學過軍事,掌握眾多戰法、戰例,他能投身於農民起義,當然會得到陳勝、吳廣的賞識、重任,統領軍事部隊。周章最初策略是對的,避開正麵衝突;但他總認為,秦都鹹陽的最後一戰,肯定遲早都要發生。論士氣,不成問題,論兵器,自己卻是完全處於劣勢,怎麽辦?這時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決定去冒險采取一個劫取兵器的大膽計劃。

  俑坑建成不久,地裂形成缺口,致使洪峰湧進,年複一年,裂口不斷擴大,兵器逐漸暴露,有人難免要入坑去探個究竟。於是,坑內有陶俑、財富、兵器的信息,通過各種途徑,就被不斷地傳向四方,傳遍六國諸侯。對周章這位軍事家來說,俑坑無疑是一個龐大的地下武庫,是他能夠得到作戰所需武器的場所。這裏的兵器,他是非拿到手不可的,然而這也正是他悲劇的起點:他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獲得俑坑兵器後的戰鬥力;他過低地估計了秦二世迅速組織反擊部隊的可能性;更為可怕的還在於,在兩軍對壘的緊要關頭,卻把難得的攻擊時間拱手讓給了敵人。

  抓住戰機,攻其不備,先發製人,消滅敵人有生力量,這是克敵製勝的上策!在戰場上,誰爭取到了時間,誰就爭取到了主動權;誰失去了時間,誰就要被動挨打。古代戰爭史上,由於貽誤戰機而飽嚐戰敗之苦的戰例還少嗎?這位周章,可稱得上是中國軍事史上的第二個趙括。秦俑館考古學家,一直堅持認為"周章大軍到達戲水河,不再繼續前進了",想以此證明起義軍,沒有光顧秦俑坑。其實,戲水河與俑坑相距,不足 6公裏,人們從《史記·李斯列傳》裏"陳勝、吳廣……,兵至鴻門而卻"的記載中,看到了周章的起義部隊,又從戲水河向西推進了5公裏。

  如果起義軍從戲水向西整體推進到"鴻門"一線的話,那麽戰線南端的西楊村,也就在它占領的範圍之內了。《漢書·劉向傳》中說:"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萬之師至其下矣。"驪山之作,指的就是秦始皇陵,可見周章的部隊已經到達了距離秦始皇陵很近的地方。《西漢博聞》中也說到:"周章,陳勝之將也,往者皆發掘之,以求財物也。"周章既然沒有去發掘秦始皇陵,那麽他又到哪裏去發掘,他又去發掘了什麽呢?這在過去是沒有人回答得了的。他是否真的去過秦俑坑,是否取走了坑內的兵器,仍然需要以下出土文物的"怪異"現象,才能夠加以證實。

  "呂不韋戈"的真相大白了

  俑坑中所有的陶俑、陶馬、木車,幾乎都是被推倒、砸碎的,這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呢?首先應該弄清的是,對俑坑的人為破壞,可能不止發生過一次。《呂氏春秋》說過"自古無不抇之墓",古墓難免都要被人掘開,何況一個常年能湧進洪水的俑坑,更不能阻擋外人的侵入。當然"外來者"來到俑坑的目的,有的是出於好奇,想鑽進俑坑看個究竟;有的看到坑內滿是俑群,就不再往前進;有的想知道裏麵更多情況,試圖走得更遠,這就要推倒一些陶俑;有的或許帶著成見進入坑內,見俑就砸的情況也在所難免;有的早就進來取走一些兵器,也留下了一些東西。

  早期將一個完整的陶俑,靠人力能夠推倒;到後期坑底積淤泥越結越厚,再想去推倒它,那就很難了。"外來者"想要走遍俑坑內部,隻有砸斷、砸碎陶俑,才能打開通道,才能取走陶俑手中的兵器。而要把堅硬的陶俑打破,那是需要從外麵帶進"大工具"來的。周章部隊進入俑坑,是俑坑焚毀之前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遭劫,所以他們見到大的兵器就拿,見完整的兵器就拿。俑坑內的車輪,幾乎都被卸走了,要卸輪子隻得將車子砸掉。總之,凡是在他們視線範圍內的兵器,也就是位於淤泥層以上的兵器,能拿走的都被拿走了,能運走的也都被運走了。

  根據《兵馬俑一號坑發掘報告》提到的,在俑坑內"發現有落在淤泥層之上的鐵器工具,以及被燒毀的竹篾編織物及繩索炭跡"的材料看:坑內器物經長期水泡,有的已嚴重腐朽變質,無燃燒的可能;唯獨竹篾編織及繩索等能夠焚燒成炭,說明這一些東西和鐵矛、折劍頭及"呂不韋戈"一樣,也是在最後時刻被帶進俑坑的"外來物"。應該說:俑坑的陶俑、陶馬是被鐵工具砸壞的,大件的兵器是被繩索捆綁扛走的,小件的兵器是裝在編筐內弄走的。由於一些客觀原因,也還有一些是想拿而沒有拿走的東西。所以,俑坑內很多器物,出土時都有很嚴重的位移現象。

  周章起義軍的秘密行動,至少要持續數天時間,在最後的時刻,俑坑內有的地方,由於火光停留時間過長,使棚木底部觸火點燃,開始時起煙、起火,於是嗆煙彌漫,緊接著火勢逐步擴大,熱焰讓人無法停留,周章在無奈之下,隻好組織部隊匆忙後撤。俑坑的內部燃燒起來,一股股濃濃煙柱升上天空,入坑劫兵之舉,很快就被暴露出來,隨即引來兩公裏之外的修陵警衛部隊。在整個劫取兵器及其後撤過程中,一部分隨身攜帶的兵器,包括一些籮筐、木箱、繩索,就遺留了下來。尤其進坑不久,得到"上等"兵器之後,有意無意地扔下一些自帶兵器,也是情有可原的。

  秦俑坑最後毀於火焚是肯定的,在焚毀之前遭到了外來者大規模的洗劫也是肯定的,問題是在最後一次洗劫之前,是否還存在著一些小規模的或者個別人的零星擾亂,並沒有人對此作過認真的思考和研究。其實,從俑坑能夠進人的那天起,直到它被焚毀的這段時間之內,不能排除有留下不同時期"外來者"器物的可能性。因為,有些不是俑坑的"原配兵器",既不在坑底,也不在淤泥層的表麵,我們可以根據兵器在淤泥層中的不同位置,判斷出它們進入俑坑的不同年代。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人們一定能夠從俑坑中,再分辨出越來越多的"外來"兵器。

  看來,袁仲一先生當年宣稱的"既然現在俑坑出土的銅兵器是農民起義軍沒拿走的俑坑內的遺留物,說明它還是俑坑的原物,不是客體"的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現在俑坑出土的兵器,既有建坑時的"原配兵器",也有火焚之前眾多"外來者"攜入的"非原配兵器",前者是"本體",後者是"客體",它們具有不同的時代特征,不能因為它們出土在同一個地方,就抹殺當年這些兵器持有者本身所代表的不同時代背景,甚至去掩蓋、混淆曆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一場政治大"變故"。如果有人能夠承認俑坑中,有農民起義軍沒拿走的遺留物,也應該是一件好事!

  有的考古學家,對提出不同觀點的其他人進行了嚴厲抨擊:他們發表文章說:"呂不韋戈"等兵器與俑坑的底層,處於考古學上的同一地層,把銅戈視為"外來兵器"是荒謬的。他們提醒對方,做事情不能太主觀、太盲動。直到現在,他們還堅持"呂不韋戈"是與俑坑的底部處於"同一地層"之中,更不承認它們是"外來者"遺留下來的兵器。所謂"同一地層",是指在一個遺址內,顯示出來的一種具有相同年代的土層疊壓關係,也就是說,從垂直方向的土層結構斷麵去看,隻要位於同一個土層位置的不同器物,它們所處的年代應該是一致的。

  根據《秦俑一號坑發掘報告》一書第13~15頁的材料看,俑坑自上而下的土層,在垂直的方向上,可分為7個疊壓層次。第一層為耕土層,厚0.3米~0.4米;第二層為五花土層,厚2.5米~2.7米;第三層為棚木上的紅燒土層,厚0.2 米~0.3米;第四層為過洞內的倒塌土層,厚0.1米~1.2米;第五層為淤泥層,最厚處為0.44米;第六層為坑底鋪地磚;第七層為鋪地磚之下的夯土層。書上說:"陶俑、陶馬的下半段,均被淤泥、淤沙掩蓋,各種兵器,多出土於淤泥層的表麵或淤泥、淤沙中。"可見,說這些"呂不韋戈"是與俑坑底部處於" 同一地層",是不正確的。

  淤泥層之上的"呂不韋戈"和淤泥層之下的俑坑鋪地磚,無論如何扯不上屬於"同一地層"。考古發掘常識告訴人們:如果俑坑底部的淤泥層,沒有經過人為的移動,那麽屬於上一個"文化層"的年代,必然比下一個"文化層"的年代要晚,淤泥層表麵出土器物的年代,要比淤泥層底部的年代更晚,這就是判斷"呂不韋戈"作為一種"可移動文物",何時進入俑坑的一個最重要的方法和依據。毫無疑問,"呂不韋戈"和其他已經被學術界公認的非"原配兵器"一樣,都是"外來者"的遺留物。反之,要把這些"呂不韋戈"視為俑坑的"原配兵器",那才叫荒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