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在蘇聯汽車廠實習的留學生活(圖)
文章來源: 雕塑佛2010-09-14 00:47:44

  江澤民也曾作為“一汽”職工在“吉爾”實習。據曾和他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們回憶,江澤民由於具有國內正規大學畢業的背景,加上個人勤奮好學,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充分掌握了俄語技能和業務知識。

  從“吉爾”到一汽

  汽車工業,是帶動一個國家重工業發展的龍頭。汽車工業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工業實力的表現。

  因此,建國伊始,中蘇兩國政府對於在短時間內建立新中國的汽車工業十分重視。在蘇聯援建的第一批四十五個項目中,“一汽”項目的規模僅次於鞍鋼。

  規劃中的汽車製造廠選址於長春,年生產能力為三萬輛,被命名為“第一汽車製造廠”。

  “ 一汽”是以蘇聯莫斯科李哈喬夫汽車廠為藍本建設的。李哈喬夫汽車廠簡稱“吉爾”,其前身為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吉斯),不僅是蘇聯最大的汽車製造廠,在當時世界上也處於領先地位。“一汽”的設施規劃、生產流程和管理製度完全借鑒“吉爾”,生產設備則是由“吉爾”的專家們專門設計、購買、製造的。“一汽”幾乎可以稱為“吉爾”在中國的姊妹廠。



江澤民在“吉爾”實習期間與同事們合影(右二)

  曾在“吉爾”工作過的劉經傳這樣描述蘇聯專家們為“一汽”設計的現場:“整個設計大廳熱火朝天,橫掛著大幅紅布標語‘蘇中友誼萬歲’、‘為了一汽’等等。他們經常加班加點,工作十分認真。圖紙上的俄文字句旁都要留出中文譯文的空間。他們經常把我叫到圖桌旁谘詢,問圖紙和文件是否能看懂,應該如何修改才能讓中國同行看得懂。美術師曾將車頭上‘解放’標徽旁的圖案給我看,問是否具有中國風格。”

  1953年,承載著中國汽車人無限希望與驕傲的“一汽”破土動工了。

  現代化的工廠需要專業人員來管理,先進的設備需要成熟的技術工人來操控。為了幫助中國同行最大限度地發揮工廠的潛能,蘇聯方麵建議中方早派、多派人員到“吉爾”實習。

  1953年4月,第一批八名實習生走進了“吉爾”的大門。

  走進車間,眼前的景象令觀摩者感到震撼。

  在高大的廠房裏,一排排巨大的機床發出轟鳴,自動完成原料充填、加工、傳輸的過程;在生產線上,幾十台機床連在一起,隻有一個人在操作台上按電鈕,被加工完畢的零件就不斷流出;總裝配線上,僅用兩分鍾就裝成一台汽車。一名司機神氣地跳上汽車,汽車喇叭一聲長鳴,車就開走了。

  初次目睹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壯觀景象,想象在不久的將來,這一幕將通過自己的雙手在祖國實現,大家無不心潮澎湃。

  從1953年初到1956年,“一汽”向“吉爾”先後派出九批共518名實習生,每人都參加了為期八個月到一年的技術培訓。

  從廠長、車間主任到一線工人,從前方生產、輔助生產到後勤管理,從產品設計、工藝製造、計劃管理到財務管理、質量管理,幾乎所有的關鍵崗位都得到了蘇聯同行毫不保留、幾乎是手把手的指導。

  值得一提的是,江澤民同誌也曾作為“一汽”職工在“吉爾”實習。據曾和他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們回憶,江澤民同誌由於具有國內正規大學畢業的背景,加上個人勤奮好學,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充分掌握了俄語技能和業務知識。作為實習生黨支部的幹部,江澤民同誌一方麵關心體貼同事們的生活,同時也嚴格督促大家的工作和學習。他經常告誡大家不僅要學習,更要在學習中創新,要注意學習蘇聯的先進經驗,重點在“先進”二字。

  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同誌,則作為“一汽”最後一批實習生的帶隊人,於1956年至1957年間在“吉爾”度過了學習和工作時光。

  1956 年7月,在中蘇兩國人民期待的目光中,新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下線了。當時正在“吉爾”實習的王少林撰文寫道:“1956年7月15 日。這一天我特別高興。因為我早晨在報紙上讀到,在我的祖國,生產出了第一批國產汽車。這個快樂的事件不能不使我激動,在高漲的情緒下度過了這一天。七月十六日,當我剛剛跨進我工作的辦公室的門檻時,所有的蘇聯同誌都站起來歡迎我,熱烈握手並高聲說著同一個詞‘解放’。晚上,當我拿著《真理報》回到宿舍時,蘇聯朋友向我和我的同胞表示祝賀。另一天,當我參觀汽車部件廠和化油器廠時,上至工廠領導,下至工廠警衛人員都向我祝賀長春汽車製造廠的勝利。”

  “一汽”的順利投產,是中蘇兩國汽車人共同的驕傲。

  “ 一汽”從1953年奠基到1956年下線,僅用了三年時間。它的規模和水平在當時亞洲達到了領先的水平,將與世界最先進汽車生產水平的差距一下子縮短了六七十年,打下了我國本土汽車製造業的堅實基礎。建廠後的三年內,“一汽”開發研製了包括“東風”、“紅旗”在內的十四種新產品。其中紅旗轎車以其優越的性能、舒適端莊的車身造型,被選用為政府禮賓車。

  (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