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崇拜是中國人的信仰嗎?
文章來源: richard_hz2008-02-29 03:34:04

先說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公孫龍,春秋戰國時代的名家代表人之一,據說,他有一次騎馬過關,關吏說:“馬不準過。”公孫龍回答說:“我騎的是白馬,白馬非馬”。說著就連馬一起過去了。他的論著裏,就有一篇《白馬論》,其主要命題就是“白馬非馬”。他做了三點論證。

1:就內涵而言,馬是動物,白是顏色,白馬的內涵是一種顏色加一種動物,所以馬與白馬內涵不同。
2:就外延而言,馬包括所有馬,白馬隻包括白色的馬,有顏色的區別,馬是大類,白馬是馬的子類,子類不能涵括大類。二者外延不同。
3:二者無共性,馬的共性,是一切馬的本質屬性,不包涵顏色,馬僅作為馬。而白馬的共性則包涵了顏色。二者共性不同。

所以白馬非馬。

中國人做學問講究“經世致用”,名家的學說,被視為詭辯,漢以後就消失了。其實我們今天知道,公孫龍思考精密、細微,以精密的“認識”去破除一般人概括的“認知”。他實際講的是形式邏輯。名家的學說如果能發展下去,說不定能奠定一套科學係統理論的基礎,真是令人惋惜。

那麽我們說,祖先崇拜是中國人的信仰嗎?感恩祖先,光宗耀祖,這的確曾是中國人生存的核心。但是信仰,是“感恩祖先,光宗耀祖”能涵蓋的嗎?

讀論語,我們知道孔子對天地的態度是敬畏的,但從不語:怪、力、亂、神。孔子祭拜祖先,但也隻是出於孝道和禮數。曆朝曆代的皇帝是信天的,天壇不僅僅是擺設。普通的中國老百姓骨子裏也是信的,隻是平時沒有意識到。大難臨頭的時候這股勁就出來了。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沒有對天的信仰,東漢黃巾起義的這種口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就是一句廢話.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種口號代表的精神力,隻能源於對上天的信仰.說俗點,就是老天要開眼了.

俗語“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天佑中華”,老百姓的“老天會打雷劈死你”等等之類。別以為這些話隻是說說而已。

中國人骨子裏的神性爆發出來的時候,借位老兄的話,那真是“天道大行,浩浩湯湯!妄圖阻擋曆史前進的車輪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哈哈!

當然,中國人不像老外,隔天要跑跑教堂,但那隻是形式而已。跑教堂,在教堂裏蹲著的,也不一定真信。

“感恩祖先,光宗耀祖”說白了,是一種榮譽機製和文化傳統.這個機製和傳統破除以後,解放以後曾經有過替換品,現在也沒了,還得重新建.可一個真正普世的信仰,不是這麽容易就能消滅的,它會曆經千年而不衰.就算是統治者極力鎮壓,隻要經典猶存,即便暫時衰弱了,總有一天還會起來,因為他的力量來源本就是超越這個人世間所屬的一切。

李察天論壇發言整理並寫於 02/29/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