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美國之借錢買房
文章來源: 若塵liu2013-08-27 15:17:55

    錢,車,老婆並列為在美國的三不借。一年多前,由於買房子的原因我借了幾個朋友的錢用於付預付款,在此寫出以為借鑒,並向朋友們示以感激。

    做中介的朋友向我推薦一五十年代舊房,房子的位置,房子的朝向,房子的結構,房子前後的大樹甚至房子的破舊帶給我強烈的親切感。這種感覺和相當年相親時差不多,一句話---就是她(它)了。隻要喜歡,女人胖點兒不是缺點,地基傾斜也不是問題。基於我更多依靠感覺較少依賴理性的特點,我決定把房子買下來。此時我愛人剛剛找到工作,我們隻是具備了買房子的潛在可能,可現實帳戶裏沒有什麽存款,要想買這個房子預付款的五分之四需要借。

    雖然說在美國不能錯錢,但在我想來錢還是可以借的,但借錢和從銀行貸款一樣,有一係列的前提條件:一是對方有餘錢;二是你們的關係近到可以借給你錢;三是你將來有能力還錢;四是你的信譽讓他覺得你有錢時會還他,不會賴帳。有一個簡單的衡量標準就是如果對方需要錢 ,你有多少可能願意借錢給對方。根據這些條件我們把剛買過房子,正在看房子或者家裏有病人的需要錢的全部排除。接下來就按關係的遠近開始,打電話借錢,錢很快借到。

    第一個朋友,自己家沒有錢,日子也很緊巴,開始天天幫我愛人找工作,後來我愛人有工作後開始催促我買房子,並說我要是需要錢,大家可以幫忙。要買房子了,他不借也不行呀,早就跟我誇下海口了。於是他從另外的朋友那裏借了一筆錢後轉借給我;第二個,兩口子將來都能掙很多錢,但目前也沒有太多收入,沒有猶豫借了一筆錢給我;第三個,素昧平生,我隻是提前打過招呼說可能要向他借錢。他承諾每月可以節餘一千借給我;第四個是我的姨夫。這個姨夫我曾經在《我的恩人,我的姨夫》裏介紹過,現在外甥“有難”,他也是“義不容辭”。但借錢買房子之事我沒有向妹妹開口,妹妹在農村我不能補貼她已經讓我感覺愧疚。

    我在上麵講過,那些剛買過房子的朋友都不在考慮之列。可是兩個劃為此列的朋友在我準備好預付金後主動提出借錢給我。盛情之下不好推辭,就把其中一家朋友的錢拿來把我姨夫的錢還了。另一個朋友則說即使買了房子後第一年的花銷也很大,已經為我準備了一萬塊錢隨時可以去取。

    這些人借錢時很爽快,但當我還錢時總是推辭再三,基本都是那句我目前不需要錢,你先還別人的吧。前些日子愛人麵臨下崗,我想如果她真下崗了這剩下沒有還的錢就得拖一陣子了,難道這幫人借給我錢的時候就沒有想過這個?謝謝大家的信任,我若塵有你們這幫朋友感到很滿足,很榮幸!

    這些都是寫借給我錢的,但也有沒有借給我的,我想說的是,在我(也許是任何人)有求於別人的時候,內心裏都有兩種準備。如果得到拒絕,無論是什麽理由,我不會怪對方,何況這個根本就不需要理由。此外,在買房子借錢時,借錢人還要聲明這錢不是借給我的,而是送給我作為禮物。試想這種情況下按照法律我根本就不用還了。借錢本來就很複雜,再加上這麽個東西,不借錢是正常的,借給才是不正常的。

    需要補充的是,我是在房市不景氣的情況下買的房子,一年之後房子已經升值在500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