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瘋子": 川普華人美女助選團
文章來源: JustAsked2016-05-23 18:18:50

川普自去年宣布競選以來,媒體鋪天蓋地抹黑他,對他的嘲諷和抨擊塵囂直上。但與爭議聲齊頭並進的還有他一路高企的民調,和連續斬獲多州黨內初選的“亂象”。而隨著選戰不斷升級,這位被詬病“口無遮攔、言論瘋狂”的參選人,也在華裔社區引發前所未有的討論與關注。在褒貶夾雜的兩極聲音中,由馬州七、八位華人媽媽組成的川普粉絲團,正以自發撰文、義務助選、誠懇對談的理性方式默默為他助選。在4月26日初選前,許多華人選民建立微信群組,刊登投票指南,發動群眾投下神聖一票。

華人媽媽 川普粉絲“我們不是瘋子。”來自馬州的全職媽媽戴睿,回望數月來支持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的種種,堅定表示,“我們隻是想為一個能直麵美國社會問題、真正代表中產利益的參選人奮鬥”。祖籍湖北武漢的新移民戴睿,便是其中“扛大旗”的一員。曾在國內大學教英語的戴睿,早年在法國獲得商科碩士後移民加拿大,八年前隨丈夫移民來美。入籍才兩年多的她,因喜好時政,且丈夫是政治學博士,她內心深處的參政熱情,也在大選年被川普點燃。

她坦言,最初接觸的也是被嘲玉米須頭發、演講中多次提及中國等搞笑視頻中的川普。

但嘲諷與民調一同增長的怪象,使她開始關注這個讓她有“大智若愚”第一印象的商人。戴睿說,川普很懂得利用媒體曝光率,早期的誇張言論都是博關注的一種策略。“他最開始的言行成為一種效應,讓花最少的錢迅速成為話題焦點”。

“活這麽久從未追過星”,戴睿笑言,“川普出現後,吃喝玩樂我都不關注了,隻想助他勝選”。在關注川普的八個多月中,她鑽研百餘篇文章和視頻,從個人經曆到政治主張,全方位了解川普。她說,“我們不是沒頭腦的一頭紮進川普粉絲營,而是看到他直言不諱的說出美國的問題,真正為工薪階層代言,敢於對經濟、外交、健保、教育等推動全方位改革,切割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

她以蒙郡華人家長熱議的資優班改革為例,指當下的美國正趨向平庸化,“把下麵的拉起來,但不讓上麵的上去,這是逆向淘汰,傷害國本”。而川普讚同精英理念,抨擊美國為了政治正確隨意開放給非法移民,揚言取消針對外國人才的工作簽證(H1b),但“這實際是要解決H1b濫用、精英無法留下的現實問題”。她說,川普在“跛腳的美國”(Crippled America)一書中提到的努力工作、永不放棄等價值觀,也是華人追求的理念。“他不會為了政治正確而規避真正問題、一路走到黑,而是要把這個走在錯誤方向、劣幣驅逐良幣的國家拉回來”。

讓戴睿組建起媽媽粉絲團,並為川普助選,還是緣起梁彼得案。戴睿在“220”全美華人挺梁集會的華府站,是傳單小組的核心義工。趁該事件引發的華人參政熱情尚未退去,她趕緊在社交媒體廣發川普等大選相關文章,希望引起關注和討論,動員華人社區由從前的被動轉向主動,帶動更多人關注大選、改變現狀。

建微信群 理性討論戴睿在微信上的頻頻發言,引起馬州資深華裔共和黨人黃其惠的注意。黃其惠曾為馬州州長霍根(Larry Hogan)助選,是與川普在馬州和北維州的助選團隊有直接聯係的核心義工。在她的鼓勵下,戴睿也建立相關微信群,發布川普的小故事和分析文章,試圖用理性討論,向華人社區呈現更全麵的川普形象。

期間,她找到一群誌同道合的川普粉,並與幾位華人媽媽集結成川普粉絲團。後在老華僑黃其惠的牽線下,華人媽媽川普粉絲團與川普在馬州和北維州的助選負責人傑格斯(John Jaggers)建立聯係,戴睿也挑起大梁,率領媽媽團為川普助選做義工,並為共和黨翻譯小組做文案。除了在微信群、推特等社交媒體傳播川普,馬州蒙哥馬利郡、巴爾的摩、哈維郡等地的提前投票(early voting)點、初選投票點,都有媽媽粉絲團的身影。她們有人幫忙插標誌牌,有人在路邊舉著支持川普的標語,有人負責向選民解釋川普的政見。

獲得馬州初選勝利的前一周,川普曾到馬州小鎮哈傑斯(Hagerstown)拜票。戴睿與媽媽粉絲團的其他成員當天也早早趕到現場,等待數小時隻為一睹川普真容。她在現場偶遇一位76歲的白人老太太,兩人一見如故。對方告訴她,最後一次投票還是在30多年前的雷根時代,但川普的出現讓她重燃希望—“他選在哈傑斯這個小地方,說明他真的在意我們這些小人物(little folks)”。兩人一同看著川普從直升機下來,搭起講台便開始演講,“那一刻,我們熱淚盈眶”。

在馬州4月26日初選當晚,戴睿回到投票點將自己白天插好的川普標語拿回家,但不明身分者的跟蹤和偷拍,嚇得她抱著標語牌“落荒而逃”。“無法想像在一個民主國家,你支持一位參選人還會有被威脅的感覺”。但越是如此,戴睿的決心也就越堅定。“一個人為理想奮鬥的時候,就要將這些置之度外”。說到理想,戴睿眼中亦閃爍光芒。“

就像川普身穿防彈衣四處演講,為改變這個國家而奔波,卻不被認可。但總要有人去做,我們希望通過努力幫他拉票,助他當選總統,扭轉美國的頹勢”。

讓戴睿最感動的還是與她並肩奮戰在“前線”的華人媽媽川普粉絲團。她們之中既有像她一樣的全職媽媽,也有會計、大學教授等各領域從業者。甚至還有人彼此至今未謀麵,不過為了“改變命運”的同一信念,她們有人頂著家庭反對的壓力,有人輾轉於全職工作的忙碌與助選之間…但她們互相扶持、毫無遲疑地支持川普。

戴睿說,媽媽粉絲團的每個人都對國家和本族裔抱持很強的使命感和危機意識,無論川普競選的方法策略是否正確,她們看重的是他的愛國精神與堅定意誌,被他為國家和人民利益所做的努力感動,因此願意配合,自發助選。同時,她也希望更多華人不以貌取人,了解真正的川普,不再隻為自己或一味的被動防守,而是主動出擊,積極參政。“

永不放棄,直到勝利”,這是川普教會她的重要一課。

華人投票 情緒高漲過去,大華府地區選情相對穩定,不過今年從初選階段起,華人投票情緒高漲。除了與地方民代選情吃緊有關,川普聲勢居高不下更是直接因素。華人選民紛紛走出家門投票,借此體現華裔社群實力,促使參選人端出牛肉。值得關注的是,馬州正式初選前的“

提早投票”(Early Voting)參與率突破該州曆史紀錄,這也提醒了華人,從前多屬沉默一群的美國中產階級不再對政治冷漠,華人更應該把握這次爭取平等權利、為下一代造福的黃金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