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閑話----農曆年和立春
文章來源: 史迷2013-02-11 00:23:34

今年(農曆癸巳)的春節往後了不少,到了二月的10號,比陽曆新年整整推後了41天。這是因為2012年(農曆壬辰)有閏月----閏四月。就是說在2012(壬辰)年裏,不是正常的十二個月,而是十三個月,把通常農曆年354天左右變成了384天;而去年公曆下的365天不變。所以,2013年的春節就“姍姍來遲”了。

因為公曆一年的天數和農曆一年的天數相差至少十一天,所以,可以大約推算,明年的春節在一月底或二月一號。農曆和公曆間的換算是個挺有意思的事。我的白人同事總問我為什麽中國年不在一個固定的日子上,我告訴他們,這是因為中國人很聰明,曆法基於地球在太陽和月亮這兩個天體間運行的規律。簡單說是月按月亮,年按太陽。因為一年的長短,不是月亮繞地球轉的整倍數,所以,中國年不在公曆的固定日子上。多數聽眾聽後,讚歎一下,不求甚解。但也有的說,隻要“年”是根據繞太陽轉定的,那就該固定在某個特定的日子上,如陽曆的一月一號。既然中國年也是遵循太陽的,就不該一年長,一年短,新年無定日。別說,遇上個愛較真的,你還真的再多費些口舌。

中國年長短不定,是事實,也是缺陷,但是無奈,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法。因為這是和陽曆年一樣,要讓新一年的起始,在兩個月的交接時候。不能設想為了保證每年的等長,就讓新年起始在某月的8號或10號,那這個月剩下的日子,是新年的,還是舊年的?月亮轉地球十二圈,用了354天,和地球繞太陽的365天相比,少了十一天,這是第一個不會固定在一個日子上的原因。第二個原因是:把這十一天積累起來,幾年就差了一個月。中國人聰明,想出了閏月:把一個整月加到接下來的那一年,使那一年有十三個月,曆法上又平衡了。怎麽加呢?有個規律,就是“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以十九年為一個循環,等於是日月相對地球運行的最小公倍數。至於這個閏月加在那一年的什麽時候,要看傳統的季節與月份的相互關係,也就是:正月要在春天前,四月過後是夏天;七月流火秋天到,十月天涼寒衣齊。月份太早地到了對應季節的前麵,就在那個月的後麵,加上一個相同名字的月份,把月份推後,讓以後的月份和季節又對齊了。這樣一來,大年初一,就更不會固定在一個和太陽有關的日子上了。

其實,盡管農曆年不代表“精確”的一年,但農曆年裏的二十四個“節氣”,卻是完全按地球在圍繞太陽轉動時的位置定下來的;每一個“節氣”,都是精確的公曆計時,占365天的1/24。對於幾千年以農業為最主要生計的民族,不管月亮能帶來多少美妙的詩意,靠天吃飯是硬道理。所以老祖先知道光靠看月亮運行,不能確保衣食無憂;要向太陽找和諧,才能豐衣足食。創造二十四節氣,對保障和指導農業生產,必不可缺。因此,從漢朝起,人們就把節氣作為曆法的一部分推廣了。在這些節氣中,為首的是“立春”,意味著一年的開始,就在這一天。所以,立春是很大很重要的一個節日;很多年,人們對春天和新一年慶賀,就是在這一天進行的。

由於二十四節氣嚴格按照太陽運行,而農曆年由月到年的確定,是按月亮的圓缺變化,於是就出現了新年與節氣的矛盾---有時在前,有時在後。以今年為例,節氣“立春”(2月4日)是在大年初一之前,交在上一年(壬辰年)的歲末;或者說,今年沒立春節氣。這種情況不常見,但不是絕無僅有。古時候,遇到這種情況時,人們通常把立春那天作為新一年的開始(俗稱過小年)。套回到今年,立春那天(二月四號,或臘月二十四),就應該是春節(這是民國後的新詞)。立春兼春節,春意更濃。

說到這,想說說我的建議: 因為節氣是中國曆法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非常精確的一部分; 立春是節氣之首,一年之始;立春也是相對於公曆的確定日子。在我們想把這個傳統中國節日推向世界,得以普天同慶之前,我們是否應該明確把“春節”或中國年元旦,定於立春日,或2月4號呢?這樣的好處是統一化,規格化,便於宣傳,便於記憶;同時也符合古老的傳統。事實是,無論海外,還是國內,除了幾個傳統的節日還是農曆的日子,人們越來越少地使用農曆,原因就是它對公曆的不確定性。用中國人首創的節氣與農曆年結合起來,推出在公曆上有固定日子的立春,做為中國年新年慶典日,會使“春節”有真正意義----天下立春,萬象更新,新年起始。

你怎麽看,茶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