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的阿姨--也談低端人口和虐童
文章來源: 黑眼睛的蘇珊2017-11-27 11:35:35

最近發生在神州首善之地的兩件事讓我心緒難平。一是天寒地凍下大規模驅逐低端人口;二是紅黃藍幼兒園令人發指的虐童事件。

人本來就不應該被分為三六九等,一定要分的話,也要問問人憑什麽被分成高端低端,在我看來,真正的高端不是有錢有勢有權的人,而是勤勞善良淳樸的人。在我老公家生活近40年的顧媽便是這麽一位別人眼裏的低端我眼裏的高端人口。

我見到顧媽時她已經60多歲了,背有點駝,花白的頭發梳成一個發髻,雖然滿臉的皺紋,但是大大的眼睛透著親切善良,皮膚白淨細膩,據我婆婆說,她年輕的時候是個美人呢。她育有二子三女,其中一女夭折,一女送人。因家境貧窮,不得不撇下孩子隻身來到上海。那是1947年,老公的姐姐剛剛兩歲。她覺得那兩歲的女孩很像她自己的女兒,於是就一頭紮進了唐家,53年又隨唐家從上海搬到北京,把老公家的五個孩子帶大。隨後又帶大了老公大姐和大哥的孩子。到我生孩子後,她就來到我家,與我一家三口擠住在一間15平米的小屋裏。對我兒子的愛護超過了親爸爸。因我老公是顧媽帶大的,他對顧媽感情很深。老公對孩子發火時,姑媽總是護著孩子,比我這個當媽媽的還要心疼孩子。而老公也從不違逆顧媽的意願。

到兒子三歲的時候,該進幼兒園了。可是,送孩子進幼兒園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痛。每天早晨兒子離家的時候都是一場痛苦的戰鬥。兒子大聲哭喊著掙紮著嚷嚷著“不去幼兒園,不去幼兒園!”顧媽在一旁叨叨著“孩子不願去就不要送”,而我在一旁流淚但是覺得應該送幼兒園。老公不管兒子怎麽鬧,扛起兒子就走。兒子總是一路哭喊掙紮一直到幼兒園門口,一見到老師立馬止住哭聲。這樣鬧了幾個月,嗓子都哭壞了。從此成了一個啞嗓子。如今想起來,孩子一定是在幼兒園受虐待了,不然,為什麽那麽排斥去幼兒園?

顧媽幾十年在老公家,自己的孩子自然就疏遠了。她的兒子有時會來北京看望母親,其實主要目的是要錢。一次我看見她的四十多歲的兒子來北京要錢的場景。兒子雖然已經是中年人了,顧媽卻非常殷勤地伺候他,給他端茶倒水,無微不至地照顧他。我能看出她對兒子的歉疚之心,想要利用一點點短暫的機會補償幾十年對兒子欠缺的母愛。窮苦人拋家棄子40年,把自己一生的愛都獻給了別人,這裏有善良、忠誠、勤勞、淳樸的本性,也有不得不拋棄親情的無奈。

印象中最難以忘卻的是她離開我家時對我的再三叮囑:一定要給老公按時換洗衣服,一定要給丁丁(我兒子)穿暖和。

她70多歲的時候執意要回蕪湖老家,她說她一定要把老骨頭留在家鄉。回去後不久顧媽就告別了人世。唐家的幾個子女常常會去她的家鄉給她掃墓。在他們心中,顧媽就是唐家的親人。

幾十年過去了,被顧媽照顧過的孩子也步入老年了,孩子的孩子已經又有了孩子,顧媽善良忠誠勤勞淳樸的形象永遠留在我心中。她是令人尊敬的人,她的人品絕對比那些驅趕低端人口的人高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