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譯漢語成語一日一兩個 - 天長地久, 天各一方
文章來源: YuGong2008-08-23 00:26:21

 
【成語】天長地久

【拚音】tiān cháng dì jiǔ

【解釋】跟天和地存在的時間那樣長。形容時間悠久。也形容永遠不變(多指愛情)。

【出處】《老子》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唐·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近義詞】日久天長、天長日久

【反義詞】稍縱即逝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時間長久

【典故】

相傳,在清朝乾隆年間,安徽天長縣有個張秀才應考科舉時,考了個第九名。張秀才的舅舅和主考官張大人乃是同窗老友,便去苦苦哀求張大人錄取張秀才。張大人在這種人情難卻的情況下,隻好應允。

張大人回朝後,向皇上呈上卷宗,皇上閱卷後大怒道:“原定天長且取八名,你怎麽取了九名?”這位張大人連忙啟奏道:“這張某第九名一定要取。此乃大吉大利之兆,祝福我主江山‘天長地久’(諧音第九)啊!”

乾隆皇帝聽罷,龍顏大悅,就欣然答應了。

後來,人們便將“天長地久”作為成語而流傳下來。


“天長地久”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來源:百度詞典):

1.enduring as the universe; everlasting and unchanging
 
~~~~~~~~~~~~~~~~~~~~~~~~~~~~~~~~~~~~~~~~~~~~~~~~~~~~~~~~~~~~~~~~~~~~
 
名稱
天各一方

拚音
tiān gè yī fāng

解釋
指各在天底下的一個地方。形容相隔極遠,見麵困難。

出處
漢·蘇武《古詩四首》:“良友遠離別,各在天一方。”

事例
先生此去,~,未知相會卻在何日。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

近義詞
千裏迢迢、天涯海角

反義詞
近在咫尺、難分難解

用法
作謂語、賓語;形容兩地相距遙遠
 
“天各一方”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來源:百度詞典):

1.to live far apart from each other; to be far ap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