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交近攻與遠攻近交
文章來源: 古典2017-03-17 06:14:00

老姚感悟:

在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後,呂布後人-呂特攜貂蟬,擊敗了有【荷蘭川普】之稱的維爾德斯,成功連任首相,令許多歐洲國家長舒一口氣,感覺好像是川普在美國大選中失敗一樣。荷蘭停止了多米諾骨牌的滑落,也抑製了民粹主義的浪潮,好像歐洲將繼續保持統一和政治正確。

但是,韓國的薩德,就像這塊多米諾骨牌的源頭,困擾著中國。如果不能掐掉,隨後日本-台灣-菲律賓-越南-印度都會安裝這個【防禦性】係統!中國的戰略武功從此就廢掉,隻能聽命於美國的呼來喝去,台獨-港獨-南海-釣魚島未來可能不都是中國的領土!

與中國有戰略夥伴關係的韓國,無視中國的利益和勸說,一意孤行,將會遭到中國百姓和政府的和平製裁!


有人質疑中國的外交政策出現了問題,但是,昨天沙特國王剛來,明天以色列總理又訪,中東地區沙-以-伊對立的三國,都以中國為友,沒有大智慧,如何能有此殊榮!


而東亞半島兩韓-日都以中國為敵,你說中國的外交政策如何?


總不能說大陸核心的左半腦聰明,奉行遠交近攻,右半腦糊塗,不喜歡遠攻近交吧?


朝核問題是個複雜的曆史引起的,根源是美國與金家:對於朝鮮來說,美國是最主要的敵人;而對於美國來說,朝鮮是其靠近中俄的最方便平台,所以一直不願與朝鮮簽和平協議。

美韓要求中國關閉中朝邊界,讓中朝為敵,等於引爆核武,中國能答應嗎?如果中國的和平經濟製裁不能在六月生效,中國的炮兵部隊可能會二次進朝,在38-39-40線上、從東到西地、密密麻麻的布置遠程無人操控火炮,中韓由此會斷交!

古巴危機,波蘭危機都是進駐方退一步得到緩和。

戰國時代,謀士範雎向秦昭王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後成為三十六計中的第23計,一直影響著共和國的外交政策;而美國由於地理原因,一直奉行著【遠攻近交】的實惠政策,搞得世界雞犬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