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成長(2)-信靠神
文章來源: JustTalk2018-03-22 07:13:45

微信群裏大家探討“信靠神”,我也說說自己對於信靠神的一點兒認知。

“信”,我從來沒有仔細想過人的大腦對於“信”到底是怎麽運作的,直到同事Jim指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選擇“自己已經信了的東西”來相信。慢慢體會自己過去的經曆種種,我越來越覺得Jim的這個說法是有一定的真實性。既然是自己選定,那選擇“信”神,實際上是個人的主觀決定。這麽來說,信神應該並不是很難 ,想信就信,自己說了算。沒有“信”自然談不上“靠”,但“主動信” 並不等於“敢於靠”,撒旦也知道神的存在,但他不靠神喲。

“靠”,就是依靠一個特定的個體。不過我們在“靠”之前,需要確定一下這個東西是不是可以“靠”,是否夠結實,能撐得住我們的“靠”。這點在物質世界裏比較容易理解,比如下班回家,往沙發上一躺,我們一般都不會去擔心沙發會散架,信心是相當的強!而且不僅是自己家裏的沙發,別人家、會議室裏、旅館裏的沙發,我們都很信賴,信心絲毫不會軟弱,想坐就坐,想癱就癱。但一說到信靠神,很多人都表示自己的信心軟弱,不能完全靠。這到底是什麽原因呢?

“神”是個靈命體,對當今時代的人來說,神是看不見、摸不到的,即不能做餡餅給我們吃,也不能讓銀行賬戶裏的錢一夜間暴漲。“靠神”不是物質世界的倚靠。當人坐在沙發裏的時候,身體會放鬆,休息。我覺得神就是精神的沙發,“靠神”可以讓我們緊繃的神經放鬆,提供精神休息。從具體操作上講,“靠”神,就是放下自己的掌控欲望,同時還需要自強不息,埋頭耕耘,但不能祈盼奢望,覺得“天道”一定應該會“酬勤”。這裏也可以借用霍金的一句話:“When one's expectations are reduced to zero, one really appreciates everything one does have.” 沒了期望就沒了失望,沒了期望就沒了對未來的擔憂,也就無需糾結掌控。如果再能夠真誠體會出神對我們的愛,心存感恩,人就會得喜樂平安。

“信靠神”,不僅是信了神以後才靠,更需要靠了神以後才信!我最初選擇相信神時,其實有的隻是信神的願望。後來學習了一些神的道理,開始試著“靠”。“靠”的結果還不錯,“信”的就會更多些,自然又會“靠”得再多一些,如此循環往複,螺旋提高對神的信靠程度,這是一個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過程。

信靠神,得日常生活的喜樂平安,這種從上到下的理解比較容易,但從具體操作的層麵上來講,我體會是需要從下到上,從追求日常生活的喜樂平安開始,慢慢學會放下自我,逆行而上,最終信靠真神。 

回到物質世界的例子上,比如我們想要做個小木凳,做之前,我們已經有了最終的目標:做一個可以讓人坐,偶爾還能站上去的小凳子。腦子裏有想法,紙上可能還會畫個草圖,但這些都不能真正坐。開始做凳子,得從選材料開始。用手掰一掰,看看木頭是否夠結實。不論是膠沾、榫接,還是釘釘子,一步步做的過程中,時常要試試是否穩固。最後終於成形,還會按按、搖搖,覺得沒什麽問題,試著坐坐。坐著感覺結實穩固,再試著站上去,輕輕顛顛腳,一切仍舊完好,才能得意地交活。這是一次就成功的情況,如果真的是第一次做木工,搞清工具就得花不少精力,整個製作過程中不知會有多少次的修複校正,最後成品還不一定能滿意,很可能還得從頭再來。

信靠神更是如此,一點點信,逐步地靠。我2012年春天前決定陪老公一起參加查經學習,目標就是想要得喜樂平安,並沒有想到什麽信靠神。大家討論電影《悲慘世界》,我發現裏麵信神的人結局都挺好,於是趕緊畫草圖--決定信神,盡管當時根本就不知道神是什麽?如何才能信?怎樣才算信?隻知道自己想要開心快樂、平安度日。具體操作就是把生活中所有那些讓我不高興的事都逐一解決掉。這恰好是一個不斷放下自我掌控的過程:放得越多,就越“靠”神;效果越好,就越“信”神。

1、我的工作比較穩定簡單,晉升的可能性有,但我有點怕升職後管人壓力太大,讓自己不開心,目前也夠吃夠喝的了,以此排除了升遷煩惱。

2、日常生活簡單化,飯菜以營養均衡為主,有時間再講究色香味。家裏髒點亂點不是什麽大毛病,看了《The Life Changing Magic of Tidying Up》以後又扔了不少東西,盡管還是亂,不過不怕進人。

3、老公比較挑剔,這個對我來說是個挑戰。我意識到改變不了他,隻好學著接受他。我用了兩年的時間,終於體會到什麽是論斷,為什麽神教育我們不能論斷。用“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這句話提醒自己,時常反省,有時候覺得他的挑剔也不無道理,於是,開始漸漸接受對方。這兩年,感覺到他也在慢慢變化,說話委婉多了。看到這樣的效果,越發覺得神的話真的是真理,自然也就更加信神。

4、最讓我放不下的是孩子,這裏最能考驗自己是不是真的信靠神。看了《The road less traveled》,後來又聽了有關“道”的講座,我逐步體會並且慢慢相信,神在造人的時候,已經把聖靈放在了我們心裏,盡管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感受到這個恩典,但它一直都在陪伴、帶領、滋養著我們,就像植物向著陽光生長一樣,人的內心也是向著美好、愉悅的方向成長。如果我們用權威來壓抑孩子,或拔苗助長來傷害孩子,其實反而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盡管明白這個道理,其實也不可能完全放,當然也不敢太用力收,就這樣緊緊鬆鬆,看到孩子們的成長還好,才敢於繼續放手,同時也越來越信靠神,最有代表性的生活實例就是兒子玩遊戲這件事:2015年初,兒子五年級,我開始放手讓他自己去掌控玩遊戲的時間,想玩多久玩多久,想什麽時候停就什麽時候停,可心裏一直是惴惴不安。到2018年初終於開始試著在心裏真正放下,相信聖靈在他心中做工,相信神帶領他走向正軌。三年的時間,我一直在邊上守望,他尋求幫助的時候給予扶持和建議,但不掌控、不期望。盡管內心也還沒有完全放下,但心態的確是平和很多,不像以前那麽擔憂了。

我信的神和聖經上描述的神不是很一樣。我相信這個世界隻有一個主,一個神,導致這麽多不同宗教信仰是因為每個人都在選擇“自己已經信了的東西”來信,對神都有著獨特的主觀認知。認知類似的人匯聚為群,於是形成不同的派別,不同的派別之間,很可能會相互排斥。

對我來說,神無所不在,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古今中外,每句話、每本書、每個信仰裏都有神的啟示,有些是正麵引導,有些是反麵教訓。神是愛,是毫無條件的愛,你信還是不信,神都在引領我們。信神的人,能夠體會到神的愛,才能夠感受到 “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才能夠接受觀點不同人,做到“愛你的鄰舍......愛你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很多朋友都覺得我信的神不是“真神”,我信的方法也不正宗,但這個神的確是我“真”信的神,我可以把自己內心交托給神,全然信靠!

多年前老公說要立遺囑,需要填寫如果父母雙方意外去世,未成年的孩子該交托給誰照管。給孩子找委托人,是一個沒有反悔的決定。我有很多朋友都不錯,但真的想象他們來養育我自己的孩子們成人,而且沒有重新選擇的可能性,我可是衡量來、衡量去的。我最終選的是過去在馬裏蘭的一個朋友,盡管我們當時並不是走得最近的,後來也沒有什麽來往,但憑著我對她待人處事的了解,覺得她比較可信、可靠。後來打電話交換了一下彼此的看法,發現我們的信念和思維模式的確非常相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我覺得她帶出來的孩子有可能比我自己帶的還要好。達到這個信任程度,也就隻剩簽字畫押了。

建立自己的信仰,尋找可以信靠的神,也是尋找委托人的過程,需要小心求證。信靠神就是把自己的未來、以及整個家庭的未來都交給了神,若心存疑惑,是不可能完全放下自己的。我覺得信心軟弱,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是沒有找到可以完全“靠”的神。從選擇“信”神,到現在有點兒體會出“靠”神,這麽多年尋求“真神”的驅動力,就是想要尋求自我“內心的喜樂平安”。

  • “我是誰?” 問的是自己--“我是人,有求善的靈魂,有貪懶的肉體。” “立誌為善由得我,隻是行出來由不得我。” 我會努力行善。
  • “我從哪裏來?” 問的是過去--“從神那裏來。” 我無需多慮過去。
  • “我到哪裏去?” 問的是未來--“到神那裏去。” 我也不能掌控未來。
  • “我為什麽活?” 問的是現在--“活出自己內心的喜樂平安,不要成為上帝不知感恩的兒女。” 神把這個世界造得如此豐富多彩,我們應該能得喜樂;神把人造得這麽聰明智慧,我們也應該能得平安吧。

能夠說出寫下來的都是簡而又簡的,不可能包括這麽多年的思維實踐活動。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抽象的理論不容易,但將抽象的理念轉化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則更是難上加難。怎麽說、怎麽做才是真正的放下自我去信靠神,需要不斷實踐。信與靠,是個循環往複的生活狀態,我自己也還在這個螺旋線的起點處努力摸索著。

任何觀點都隻有一部分可取。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有興趣請關注我的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