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軍節,想起了小時候在部隊生活的一些人
文章來源: womaninhome2020-07-31 23:53:02

從小就喜歡軍人。爸爸是一名軍人,在桂林的郊區師醫院做政委,我們一家隨軍住在離部隊醫院不遠的地方,條件很艱苦,家屬住房原來是馬棚,改建後做了家屬區。裏麵有軍醫,有醫院的政工人員,大大小小的20多家人口。我記得好幾家,他們有杜叔叔,現在和我父親還有聯係,兩個老人都會用微信聊天,去年他們在微信上麵說醫院同事們在南昌聚會的事情,爸爸年紀大了,腿不靈活,沒有參加聚會,非常遺憾。
還有郭軍醫郭阿姨,她長得美,但是冷漠,丈夫是老革命,結過婚還要兒子的,而且比她大好多好多,簡直可以做她父親,典型的老夫少妻。他們有兩個兒子,老大是郭傅,老二是郭奇。還有覃指導員,他的女兒是我最要好的朋友。還有趙技師和他的妻子。

宿舍前麵是一片綠色的草地,後麵是一片陡峭的奇峰,其實這個鎮就叫奇峰鎮。奇峰鎮不大,部隊醫院在一頭,我們的學校在另一頭,中間有一段公路連接這座小鎮,馬路一邊是奇峰高山,一邊是一條河,河流和馬路平行走。上學的路上,要經過一個大山洞,山洞裏麵陰森森的,我們總是跑步過去,生怕有壞人出來。路上還要經過一家水電站,裏麵隻住著一家人,父親水電站的是管理員,他和妻子有兩個孩子,一個大的姐姐,一個小的弟弟,弟弟和我一樣大,男孩長得很好看,睫毛很長,眉清目秀,還特別喜歡我,我隻要一經過,他就跑出來和我說話,說話說著說著,我的頭發飄進我一張一合的大嘴巴,他就輕輕地用手把我的頭發從嘴裏拿出來撫到我的腦袋後麵,他做得如此自然,我竟然一點都不介意,這算不算青梅竹馬? 多年沒有去桂林了,不知道水電站還在不在,當年的小男孩又去了何方?

趙技師是廣東韶關人,他是汽車修理廠的技術人員,和他妻子一直沒有孩子,對我特別好,總想要認我做他女兒了,總是讓我坐在他的肩膀上去汽車修理廠玩,對當兵的說這就是我的女兒,在那裏我就是一個小公主,眾星捧月,士兵們為了要討好趙技師,總把好吃的好玩的給我。其中有一個小兵,白白淨淨的,他和趙技師是老鄉,我感覺他真誠地喜歡帶我玩,而不是為討好趙技師。也許我讓他回想起了自己的妹妹什麽的,有時候,趙技師忙了,我想回家,這個兵主動送我回家,也讓我騎著他的肩膀回家,從小沒有哥哥,感覺他就是我的大哥哥了。後來,趙技師專業離開桂林,我就再沒有去汽車修理廠,小兵就再也沒有見過。不記得他名字,總是記得他白白淨淨的小園臉。

郭軍醫的大兒子郭傅不是她親生,是丈夫和前妻生的孩子,郭軍醫對他不好,不但冷漠,還訓斥他,他個性很倔強,從不對她低頭,有時候,他會無緣無故地被他父親打罵。可是我很喜歡他,他人聰明又和氣,從來不欺負小不點兒。他喜歡看書,看完後講故事給我們小孩聽,他說過西遊記,特別記得孫悟空去海龍王那裏借兵器的故事,他說,那金箍棒很重,比後麵的山還要重,對於一個幾歲的孩子,比山還重可是真的重啊。郭傅哥哥可以說是我的啟蒙老師。

爸爸工作狂很少按時按點回家,媽媽的工作單位遠在桂林市,她騎車上下班,一天騎車20多裏路,所以早上4點就走了,晚上8,9點才回家。家裏沒大人,大姐就算半個家長了。那時候沒有家長管,小孩們都野得很,我和最好的朋友覃紅,外號大小紅,以區別另外一個小小紅。我喜歡大小紅,她人大氣,從來不和我生氣,我說什麽她都說好,我們非常合得來。她喜歡往山上跑,野地裏玩,她總是帶著我走遍宿舍旁邊的溝溝壑壑,回家後,頭發也撒了,衣服和褲子也掛爛了,大姐二姐總是生氣,她們不理睬我,卻又不讓我和大小紅玩,不公平。我偷偷地跑出去和大小紅漫山地遍地跑,直到有一天,我的頭被大小紅用石頭失手打了一小洞,去醫院縫了幾針,大小紅為了這事情被她的爸爸覃指導員狠狠地打了一頓,聽說她被打,我覺得內疚,好像是我造成的,可是,她第二天和沒事兒似的又嘻嘻哈哈地到我家來找我玩,我才鬆了口氣,她沒有生我的氣。

大小紅,你在哪裏?很想你。

回憶往事非常的美好。

長大後,我一直很想嫁給軍人,也有人介紹過軍人,一個是海軍軍官,大連艦艇學院畢業,將來就是艦長之類的,據介紹人說是一米七,我們見麵後我覺得我比他還高,我還沒有穿高跟鞋,走在一起,我們一個高大,一個苗條,前者是我,後者是他,不匹配,沒有成功。第二個是軍醫,衡陽醫學院畢業,畢業就被軍隊招兵,做了軍醫,個子一米七八,我比較滿意。但是,人和人不是光靠個子就可以相愛的,我們之間還是缺乏化學反應,也沒有成功。後來,我聽爸爸媽媽告訴我,這個軍醫幾年前,還打電話來問候我父母,也有意無意地說了他的情況,他轉業到了地方,開了私人醫院,賺多少多少錢,順便問我的情況,然後,我父母說她很好,三個孩子了。他就再沒有打來。哎,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小日子。誰跟誰呀? 總之和軍人沒緣分。雖然我是喜歡尊敬軍人的。

有網友問我父親的軍隊番號,剛才我去看看父親的自傳,發現他的部隊番號,他是解放軍4野41軍123師醫院的政委,在這之前,他是41軍123師369團的三營指導員,369團是著名的塔山英雄團的兄弟團,是著名的“白台山英雄團”, 解放戰爭時期獲得了的榮譽,可是我父親沒有參加過那次戰鬥,他是1951年的兵。不過他也喜歡把塔山英雄團和白台山英雄團的獎狀照片掛著家裏,我從來不知道是什麽意思。大概覺得自己是英雄團的一份子很自豪。家裏還有一張巨大的照片,裏麵坐在中間的是許世友,還有好幾百軍官們,我父親中站在遠遠的一個位置上,他還在自己的照片上畫個紅圈,生怕別人不知道他也在裏麵。嗬嗬。

這是爸爸媽媽的結婚照。

 

19歲的媽媽

 

22歲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