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捧沙
文章來源: 土村藥師2007-12-06 20:57:41

先來聽兩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新中國成立後培養的第一批留蘇大學生,曾經做過幾萬人工廠的廠長,優秀聰明,瀟灑儒雅,才華橫溢,兢兢業業,因為業績突出本來要去到一所蜚聲海內外的大學去做校長的,卻在臨去該校報道的前一天因腦出血躺倒在家,家裏人急忙將其送往醫院搶救,人是救回來了,卻變成了偏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且這一癱就是二十幾年,到最後,他在進入了耄耋之年之後又患上了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每天在家躁狂不已,給家裏人帶來了很大的痛苦。

 

這二十幾年的時間裏,他的兩個孩子都上了大學,並且留了洋,身邊陪伴他的隻有他的妻子,人們眼看著他的妻子一如既往的照顧他,並且成功的把兩個孩子培養成人,眼看著他妻子的頭發變成了花白色,並且因為照顧他而失去了一次次自己發展的機會,卻無怨無悔。而他,還在繼續的躁狂著,並且毫無知覺的躁狂著。

 

還有一位蜚聲海內外的藥學界泰鬥,馳騁藥學領域40餘年,培養了無數的弟子,而且這些弟子也遍布於海內外各大學府和研究所,她的命運一直隨著國家的命運在上下起伏著,所以她一生中經曆了無數次的顛簸,為了追求自己所熱衷的事業,她和老公先後把兩個孩子全托給幼兒園,致使兩個患了重病的孩子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留下了永久的後遺症。當她在晚年的時候,為了讓兩個有殘疾的孩子生活的更好,自己不辭辛苦的在幾家公司承擔顧問,卻因為過度勞累,一頭栽倒在她的狹小的實驗室裏,最後變成了植物人,在床上一躺就是五年,五年裏陪伴她的隻有年過古稀的老伴。

 

上述的兩個例子可能有一點極端,但是足以令人思考,兩個主人公都是各自領域內的佼佼者,但是當他們有靈性的生命結束之後,盡管他們的肉體上的生命還存在著,但是那已經不能稱之為生命了,如果說有,也隻如行屍走肉一般。

 

那麽,生命到底是什麽?

 

哲學上講,生命就是一種偶然和必然,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文學上講,生命存在於生與死之間,是歲月的流逝。法學上講,生命就是一個個的有機體。我以為,生命的特質就是它的消耗流動性和不可逆轉性。

 

生命是什麽?生命是一捧沙,最初承載了滿滿的一捧希望,就像一個滿滿的沙漏,經過一道道歲月的流逝,這沙慢慢的從指縫之間流逝著,最初人們還不覺得,到最後當人們感覺到沙的數量在指縫間越流越快的時候,人們才大驚失色甚至恐慌:這沙快流完了!這一輩子也快結束了!

 

生命是一捧沙,人們小心翼翼的捧著手裏的細沙,偶爾人們會騰出一隻手做別的事情,卻發現隻用一隻手捧沙,沙卻流失的反而很快,於是人們想盡各種方法把沙的流速變慢,但是並不能阻止沙的流動,換句話說,無論人們如何在意,手中的沙最後都會流向大地,最後與大地合為一體。

 

手中的沙,越用力從指縫中漏的越快,而且隻能消耗,不能存儲。我們的生命也是這樣,那些把金錢和事業看得比生命還重的人,沙粒漏出的速度是很難控製的。因而很多人手中的沙早早的就消耗光了。

 

如沙的生命很脆弱,人們隻能消耗,眼看著手中的沙漸漸漏光,卻不能再次往手裏放沙,宛如一個銀行,隻能取錢,不能儲蓄。

 

試想,當我們為了某種目標拋棄一切的時候,可曾想到讓我們的手中之沙流失的慢一些?

 

所以,善待生命,善待自己,善待自己手中的沙,努力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選擇讓自己手中的沙一直保持勻速消耗,是不是一種聰明的做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