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美國
文章來源: 土村藥師2007-12-05 18:47:49

這也許是一篇找拍的文章,也是一篇遲遲不想寫也不敢寫的薄文。原因是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

當波音 777 怪叫著離開北京的上空的時候,我眼看著離我漸漸遠去的地麵,仿佛感覺到我和大地的某種聯係被割裂開來,想到過去自己所走過的路和今後自己所要走的路,心裏一震痛,淚水順頰而下,以至於旁邊的乘客急忙問我是不是需要幫忙。。。

是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別人是人到中年開始收獲理想和享受生活的年齡,而我確是在人到中年去重新開始過一種全然不同的生活,前麵的路是險是平?這樣的冒險值不值得?萬一失敗了怎麽辦?

一個已經步入到中年行列裏的女人,按照國內的某些說法是應該快退休找樂的年齡,現在卻象年輕人一樣奮鬥奔波,不,根本不能和年輕人相比,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起碼還有青春,還有夢想,而我除了滿臉的茫然和滿腦子沒有實現的夢想以外,根本就是沒有本錢折騰的人,現在卻要到萬裏之遙的地球那邊去尋找機會,是不是有些荒誕不羈?

回想過去,自己已經讀了二十多年書,剛剛用幾年的時間去回報社會,如今我再次選擇出來,我還能再回報社會二十年嗎?

為什麽出國?為什麽要來美國?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特別是在目前大批海歸精英們紛紛回流的今天,我卻選擇了一條逆向行事的不歸路,為了前途?事業?家庭?為了自己?。。。好像都不是,沒有答案,也不想有答案,如果說非要個答案,那隻能象一位摯友所說的: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給自己的漂泊的靈魂尋找一個安寧適合的地方。

曾幾何時,留學美國曾經是很多學子的夢想,而我當時卻並不為之心動,原因是那時的我堅信我所奮鬥的東西是神聖的,是有用的,所以為了實現我的那個年輕的夢想,我也曾在六四的時候和好友一起走上街頭去參與,觀察和思考,也曾熱血沸騰的奮鬥了幾年,可是當我的理想在現實麵前變得不堪一擊的時候,當我見到一向嚴格要求我的領導們在區區小利麵前的冠冕堂皇和在權利麵前的不擇手段時,當我見到一些所謂的重點培養的梯隊人才在學術界的鑽營,和“對狼似羊,對羊似狼”的做人態度以及對待自己的同胞的那種“外圓內方”的嘴臉時,我突然感覺到我所奮鬥的那個理想不過是一堆泡沫而已,而要在這堆泡沫上實現自己的夢想不過是天方夜談而已。

當我來到香港的時候,香港相對自由的環境給了我很大的思考餘地,我充分利用了這幾年的時間去探索,去思考,仿佛明白了一些事情,也對過去一些令人不解的現象以及人性的醜惡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更大的問題又出來了,那就是我是用自己的畢生精力去解決這些事情,而且為了這些,我得犧牲掉很多的東西,換來的很可能是別人的嘲笑和不理解,還是做一個平庸的人,得過且過,將來在學術界混個教授當當,然後順理成章的退休享受?

我得承認,我不是個英雄,我就是一個凡夫俗子,沒有顯赫的背景,沒有過人的才華,我隻想過一種比較平安幸福的生活,隻想到一個能讓自己的心靈得到寧靜的地方,擁有一個讓人更理性更人性也更自由的空間,我不想讓我的孩子過和我一樣的生活,我希望我的後代們能夠更人性化的發展,而不是在他們小小的年紀就變得特別世故,整天為了一些很虛無的東西在一個相對不公平的地方忙碌著,鬱悶著,然後看著那些達官貴人的孩子們飛黃騰達。 不,這不是我想要過的生活,也不希望我的孩子過這樣的生活。

於是我有了現在的選擇,也有了完全不同於年輕時的心態。當然這樣的選擇是冒險的,甚至代價也許是巨大的。

其實人生時時充滿選擇,有時候不知道哪個選擇正確,很多的時候隻能是跟著感覺走,走到哪裏算哪裏。我真的希望我能夠作出最適合自己發展的選擇,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地方-適合自己的特點 , 信仰 , 心靈 , 理想的地方,能夠找到自己心目中的樂土。

美國,美國,我來了,你歡迎我嗎?

2007125日星期三寫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