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國內的房市走向
文章來源: GoBucks!2022-01-07 08:37:41

國內的房市很糟糕,經濟不好,就業困難,貸款困難重重,建築商缺乏現金,疫情封城,房產稅即將出籠,租房等於學雷鋒,等等。壞消息實在是太多了。?

我不久前寫了篇短文,分析了國內房市的問題,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6211/202112/26700.html

在文章中,我堅決反對政府大規模幹預。當然,完全不幹預的政府世界上基本沒有。拿美國來說,央行的利率對貸款利息有巨大的影響,此外地方的房產稅也會對房市有影響。但絕對沒有中國那樣的大政府管理方式。從曆史來看,這樣的‘計劃’經濟是不工作的,而且會造成巨大災難(比如大躍進)。真是搞不懂,他們為什麽還沒學到教訓,難道中國不完蛋他們心不甘嗎?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可是革命(也是搞好經濟)的首要問題!老子要罵人了。不管怎樣,影響房市的最大因素應該還是經濟。

圖一。經濟條件是房產走向的關鍵。(圖片來自網絡)

我90年代初去過德州的奧斯丁。在超市報攤上看到有免費的賣房目錄,用印報紙的紙印的,比較粗糙。當時互聯網還比較落後,沒有這方麵的信息網站,跟現在不一樣。德州經過了石油蕭條,失業率很高,房價非常賤,十幾萬已經是非常高了。再看看現在,特斯拉互聯網公司都紛紛遷移加州,在奧斯丁安家,那裏的房價高攀不上。我有親戚當年稀裏糊塗跟風買了不少出租屋,現在可是發大了。這更加驗證了,房地產就是地點,地點,地點。當然地點也並非是永遠不變的。誰也不能保證德州會永遠是這樣。

再舉個例子。2000年左右我買了個房子。記得當年的貸款利息是7%左右。跟現在相比真是高得不得了。但當時的工作機會不少,經濟非常不錯,直到泡沫破裂。買房的人不擔心利息高的問題,照賣不顧。可見經濟條件是非常重要的。後來發生了次貸危機,不少人受到影響。但政府部門接受了教訓,將來重演的可能性不會太大。

中國的老百姓可沒有運氣。之所以大規模投資房地產是因為沒有其它更好的方式去投資保值自己的財產。由於法製不夠健全,導致了很多事情都有漏洞,割韭菜的事件幾乎天天都有發生。相比之下,房地產似乎是個避風港。盡管房租收入根本抵不上通貨膨脹。舉個例子,我熟悉的一線城市有個小區,房價都在好幾百萬以上,但月租隻有幾千元,出租房子基本是學雷鋒。屋主就等著房子漲價,堤內損失堤外補。現在能不跌就不錯了。

經濟不好,老百姓沒工作,或隻有低薪的工作,買房置業就基本停止。老百姓寧可去租房也不願意買房,因為買房是不劃算的。沒有工作,除了一線大城市以外,其它城市肯定會受到更大的影響。外出的人員也會回到自己的老家。一線的年輕人也會住在自己家裏,不去買房,不去租房。經濟不好,大家就會勒緊褲腰帶。這對房產業還有所有的行業都是個致命的打擊。

可以說,關於房價控製的問題,政府應該學學其它國家的成功做法,盡量少插手,少幹預。但不管怎樣,經濟必須要搞好,否則其它都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