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將相和”的真相:中國古代外交的平衡術
文章來源: 豬鋼鬃2008-12-27 23:27:13

2008年12   環球網讀書頻道

核心提示:廉頗對藺相如的古怪態度,以及秦國對趙國的前後表現,都說明“將相和”的背後,隱含著趙國兩種外交策略的較量。當時,仍存在聯秦與抗秦的兩種外交思路。


關於“將相和”時廉頗、藺相如兩人的年齡,曆來存在誤解。很多讀者都認為廉頗當時是白發老將,藺相如是青年才俊,這是受了後世戲曲舞台形象的誤導。

廉頗最初見於記載,是趙惠文王十六年掛帥帶兵攻打齊國取勝——當時,齊國被燕將樂毅攻打,幾乎滅國,廉頗這次出兵,有趁火打劫的嫌疑。廉頗何時死去的呢?趙悼襄王年間。廉頗受誣陷被驅逐到魏,又跳槽到楚國,其間發生了著名的“廉頗雖老,仍能每餐食鬥米”的典故。其後很久,老將軍才在楚國辭世,那時離廉頗初亮相已經有四十多年了!如果老廉八十歲過世(古人平均壽命短,那時活八十歲,相當於現代人活一百歲左右),那麽他初亮相時,至多也就是三十多歲,而他當時的身份就已經是趙國的大將軍。

“將相和”故事,則發生在趙惠文王二十五年。按上文的推算,廉頗那時應當40歲上下。

再說藺相如的年齡。他比廉頗還早死10多年,卻比廉頗晚出道。他的身份,在很長時間內都是“宦者令繆賢舍人”,也就是宦官首領繆賢的幕僚,大概相當於左宗棠在駱秉章幕府中“潛龍毋用”的狀態。繆賢自己是老油條,當然不會用菜鳥做幕僚,而且他推薦藺相如時,提到當年藺相如曾出謀劃策,使自己解困於危難;且用廉頗的話說“相如素賤人”,在貶低相如時也沒有強調他年少,這些都說明相如屈沉下僚很多年。所以,他出道時,很可能歲數比廉頗還大些,至少不是個小年輕。

《廉頗藺相如列傳》因為“將相和”的典故而聞名。詳細的故事,隻要是上過高中,學過這篇課文的讀者都熟悉的了,撲不贅述。本文要說的是,如果關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全篇,再參照其他篇目的有關記載,你可以發現,“將相和”故事的背後,其實是趙王在操控兩種對外路線,調和鼎鼐,力圖保持國家發展平衡的運作。

再如,廉頗對藺相如的古怪態度,以及秦國對趙國的前後表現,都說明“將相和”的背後,隱含著趙國兩種外交策略的較量。

當時,玩合縱連橫的蘇秦、張儀都已經不在了,但其外交遺產還在,各國內部,仍存在聯秦與抗秦的兩種外交思路。雖然趙國是軍事強國,但也不例外,其內部也有外交分歧。

廉頗很明顯是聯秦派。注意,他隻是親秦,而不是投降。廉頗在趙國帶了半輩子兵,打了無數的仗,曾經對燕國、齊國、魏國出兵,都取得了成功。可是對秦國呢?除了曾經與秦軍協同作戰,在《史記》的記載中,廉頗隻帶兵跟秦軍打了長平一仗,但還因為消極避戰,中途被撤了。

課文中說,惠文王十七年,趙王得到和氏璧,秦國立即提出用十五城來換,趙王召大將軍廉頗等商量對策。他們怎麽計議的呢?

大家開了半天會,結論是:嗚呼!無法可想。

廉頗當然主張給秦國璧,這樣縱使秦國賴賬,趙國在國際上也有話說。

趙王卻舍不得。

最後是趙王背後的太監繆賢推薦了一個人:門客藺相如。

這個繆賢不簡單,他跟燕王過從甚密。燕王為什麽要結好趙臣呢?如果讀過蘇秦的傳,就明白了,蘇秦當年搞合縱,佩六國相印,孤立秦國,他的大本營就在燕國;燕國也因此撈取不少國際好處,所以,跟燕國結好的各國權貴,曆代不絕。這是燕國的一個外交政策。秦國也因此最恨燕國,以致後來有燕國策劃“荊軻刺秦王”的事發生。繆賢與燕王結好,當然是抗秦派,藺相如是其幕僚,而且深得繆賢賞識,所以也是抗秦派無疑。

藺相如的行為也是如此。他見趙王,慷慨陳詞的內容,全是以秦為敵;到秦國,又戲耍了秦王,刻意激怒後者。

這實際是“完璧歸趙”引發的軍事行動,是“完璧歸趙”的餘波。所以說藺相如“不辱使命”,實有誇大之嫌。不給秦玉璧,又能令秦理虧而無言,無所行動,這才真正是不辱使命。藺相如一番大言,貌似義正詞嚴,其實理虧。秦王並沒有說不給趙十五城,而且還齋戒沐浴,很正式地要接受玉璧,藺相如卻把玉璧偷偷帶回了。據司馬遷的記載,藺相如的依據,竟都是“度”,“度”秦王如何如何,也就是主觀猜測。明朝時有王世貞作《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就很看不慣藺相如這一套“完璧而失信”的手段——王世貞也是從藺相如的視角看問題的,其實相如的本意,正是要托“大義”而激怒秦王,同時也由完璧而邀功於趙王。

趙王是重玉璧,還是重土地和人民呢?《史記》是不著閑筆的。司馬遷筆下的兩次趙國的敗績,已經說明了他的看法。

同時,廉頗作為大將軍,秦兩次來攻,都得勝而去,不能不說他是有責任的,他明顯是不作為,是不想給藺相如擦屁股。

接下來澠池會,藺相如對秦王作人身威脅,但正是因為廉頗已經駐紮大兵在邊境,而且廉頗和趙王議定:王上此去若有不測,太子立即登基,所以趙王一行才得以無恙而回。

這就是聯秦派和投降派的區別。所謂聯秦派,就是向秦國示好,不給後者戰爭借口,把戰火引向別國,同時自己迅速發展國力,用從他國攻取的土地,來彌補結好秦國付出的代價。

縱觀廉頗在趙國的戰爭生涯,基本都是這一路線。對秦國,他采取守勢和外交安撫,同時積極對燕、齊、魏等國下手,運用自己的地緣優勢迅速增強國力,力爭趕上秦國。所以,藺相如數次激怒秦國,引起兩國戰端,白白消耗趙國的國力,這是廉頗不願看到的。

所以,廉頗才要羞辱藺相如,跟他過不去。

麵對挑釁,藺相如說的話大家都了解了:他先拿廉頗和秦王做比較。這個比較,頗不倫不類,廉頗是上陣殺敵的大將,秦王是高居廟堂的君主,他們怎麽可比呢?

藺相如的水平就在這裏。他知道自己的話將被轉述給廉頗,所以在話裏充滿暗示:我作為抗秦派,在外不怕秦王,在內不怕廉頗;同時,趙國要想圖存圖強,必須把各派各方的力量整合在一起,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主張,但我們的共同目的,是使得趙國強大起來,這正是王上的深意。

以廉頗的水平,他當然明白了藺的意思和風度,被藺相如的大局觀折服,更重要的是,他感覺到了相如的背後還有趙王在做推手,遂負荊請罪。

其實這裏邊,最高明的人是趙王。廉頗是聯秦派,趙王當然知道,而且意識到如果單單讓廉頗用事,國家和秦走得太近,與他國關係持續惡化,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他破格提拔抗秦派背景的藺相如,使其與廉頗形成一個平衡。

趙王為什麽一定要實現“平衡”呢?這與戰國的形勢有關。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六國論》,那裏邊的主要觀點“六國之滅,弊在賄秦”,總體是不錯的,但又有一點不對。因為秦以外的六國不是一個整體,而是各懷國是的個體,互相之間因為利益而分分合合,如果秦曾經因內亂而弱,那麽統一天下的還不一定是誰,所以當時的各國,包括秦,都在外交上是不斷搖擺的。趙國處在各國中間,也必須時時留有餘地。這是宏觀上的平衡。

還有微觀的平衡。那時候沒有實現大一統,各國之間,人才是流動的,其中各種傾向的都有,有魯仲連那樣的俠士,也有蘇秦張儀這樣的投機政客。他們的能量是非常大的,甚至達到一力興邦,一力亡國的程度;甚至他們之間,還有私下的默契,甚至曾經有A國大臣興兵攻打B國,B國初戰不力,換了一個元帥,進犯者就退兵了,於是後進的元帥加官晉爵這樣的事情發生,其實那A國的大臣和B國的新帥,私下是有關照和交易的。

趙王要想讓自己治下的能人既形成合力,又互相製約。他清楚地意識到,實現派係間的平衡布局非常重要。

這之後,廉、藺合力,攻打齊、魏,占城略地。

且看,趙國實現“將相和”以後,秦國就害怕趙國、不敢來犯了嗎?不是。秦國還是要來進犯,因為趙國朝廷上平衡了,軍事上沒有平衡,對秦國的戰線還沒有得力的將領。於是,趙王又推出了一個重量級人物,這個人就是趙奢

其實,《廉頗藺相如列傳》是廉頗、藺相如、趙奢、李牧四個人的合傳。司馬遷把這四個人作合傳,你應該明白他的含義了吧。

趙奢是個傳奇人物。這位名將是稅務稽查員出身,因為稅收得好,後來做了趙國稅務總局的局長。後來,國勢危機,趙局長棄賬從戎,一舉成為趙國名將。

將相和八年之後,秦國與韓國進犯趙的軍事要地閼與。趙王找來廉頗,問:能不能出兵去救?

廉頗能怎麽回答?

路遠,地險,敵強,沒有勝算。

趙王又找大將樂乘。

回答和廉頗一樣。

最後找來趙奢。

趙奢:兩軍鬥險,亮劍,勇者勝。

趙奢就領兵去了。

閼與之戰是戰國中期的一次著名戰役,此戰秦軍大敗。趙奢一戰為趙的西部邊境打出了10年的和平——可惜趙國沒有抓住這10年時間發展國力。而秦國占據巴蜀以後,國力發展得也確乎太快了。

趙奢回國就被封為馬服君,與廉頗、藺相如同列。這樣,趙國在軍事、外交上,實現了人才的完美布局,成為一個階段性強國。

四年之後,趙惠文王死了。他很厲害,能調和鼎鼐,令將相和,可他兒子就沒這麽厲害了。

趙孝成王一登基,秦國立即來攻,做軍事試探。當時,國君幼小,太後臨朝,趙奢又死了,對秦作戰沒有大將,藺相如提出請齊國派救兵。須知,齊與趙仇恨很深,態度怎麽鬆動呢?原來,在此前五年,趙最後一次進犯齊,這次領兵的人便是藺相如。這一戰打得奇怪:兩軍剛剛對峙,趙就主動與齊言和了——將相和的好處正在這裏,需要紅臉就推出紅臉,需要白臉就推出白臉。

那次言和,正是此次求救兵的基礎。不過,齊提出一個要求,要趙派國君的小弟弟長安君去當人質。太後不同意,於是左師觸龍去勸她同意,是為《觸龍說趙太後》。

齊國救兵一到,秦國本來就沒準備決戰,於是退兵。

趙孝成王七年,因為執政的平原君處置失當,秦趙矛盾再次激化,雙方在長平對陣。那時候,藺相如已經處於病退的狀態。孝成王派廉頗領兵。

為什麽用廉頗對付秦國呢?因為趙奢死了。

廉頗打得怎麽樣呢?初戰不力,深溝高壘,避戰。應該說,廉頗是忠臣,他不出戰,是避免決戰,要保存趙的軍事實力。那時候,秦趙的力量對比,比完璧歸趙、將相和的時候更懸殊。此時的廉頗已經開始轉變自己的傾向,他這次避戰,是出於軍事考慮:趙軍本土作戰,補給線比秦軍短、安全。

須知,趙國是騎兵厲害,對峙並不符合趙軍的作戰優勢,但決戰即使勝了,趙也要元氣大傷——正所謂“老將不賭”。

於是,秦對趙行反間計。年輕的趙王一方麵聽信讒言,另一方麵廉頗的聯秦派背景也讓他不得不懷疑,於是作出了撤換老將軍的決定。

趙王撤換廉頗之後,用誰替換他呢?用的恰恰是趙奢的兒子趙括。

長平之戰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趙國的全部戰爭精英,45萬將士,幾代積攢的軍事家底,全部毀滅。

秦國因此奠定了取天下的基礎,因為諸侯再沒有如此強大的軍隊能與他抗衡了。

秦進圍邯鄲一年多,廉頗率殘兵苦苦支撐,趙國幾乎滅亡。平原君帶門客毛遂從楚國搬來救兵,信陵君竊符奪魏營,兩國來救,加之秦國也已經筋疲力盡,才退兵而回。

秦趙兩敗俱傷,誰最高興呢?燕國。

此時,藺相如已死。他生前一直結好燕國,結果養虎遺患。長平之戰後5年,燕對趙發動總攻,趙國相國廉頗反擊,消滅了燕國軍隊,進圍燕都。廉頗很想兼並燕國,使趙國的實力達到與秦國抗衡的程度。但秦國趁機又出兵背後,占領了趙國三十七座城池。

結果,趙國滅燕不成,反而喪失大片國土,廉頗的戰略已經不合時宜了。

或者可以理解為:因為秦趙力量懸殊,廉頗戰略的成功,已經隻有理論上的可能性了。而趙孝成王沒有老爹的手腕,也沒有慧眼,更不懂得調和鼎鼐、相互製衡的必要,隻好繼續由廉頗推行“拆東牆補西牆”的戰略。

幾年後,廉頗又攻下魏國的城池。

這時,孝成王去世,新君悼襄王一登基,就立即將廉頗免職了。廉頗被逐,逃到魏國尋求庇護。但魏國也不信任他。這時,趙國作戰不力,又想召回廉頗,可惜朝廷上已經沒有他的人為他說話了。去探視廉頗的人,回去報告稱,廉頗前列腺肥大、大小便失禁,已經不能帶兵打仗,失去了利用價值。

幾年後,無奈的老將軍又跳槽到楚國,作軍事顧問。

“將相和”之後四十年,一代名將廉頗客死於楚。這四十年間,趙國有機會,有人才,有實力,但終於沒有能夠阻擋秦國的勃興與統一步伐。趙國隻有軍事改革,而秦國卻實現了全麵改革,這是兩國興亡的根本差距所在。

廉頗死後又數年,趙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