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江青和《沙家浜》-讀汪曾祺《西山客話》(二)
文章來源: 瑞冬2015-06-22 09:15:18

 

汪曾祺,著名作家,劇作家。文革前曾參加過將滬劇《蘆蕩火種》改編成京劇的工作,為江青賞識。文革時雖遭批鬥,終提前解放,參加了京劇《沙家浜》的編劇工作。近讀他寫的《西山客話》,提到了毛澤東和江青對沙家浜提過的意見,感到頗有意思。

 

滬劇《蘆蕩火種》改編成京劇時,最初定名為《地下聯絡員》,後仍叫《蘆蕩火種》。譚震林認為劇名不妥。他是江南新四軍的領導人,說當時已是星火燎原之勢,不該叫火種。後來毛澤東看了這戲後說:戲名可叫沙家浜,故事都發生在這裏。我認為毛的意見甚好。

最初的京劇劇本,消滅胡傳魁時,是讓新四軍化妝成廚師,吹鼓手,混入刁家,再開打。廚師還有這麽一段唱:“烤全羊,燒小豬,樣樣咱都不含糊。要問什麽最拿手,就是小蔥拌豆腐”。毛看後說:要從正麵打進去,現在後麵是鬧劇,戲成了兩截。汪認為這意見從文學藝術角度言,很有見地。

京劇《沙家浜》中阿慶嫂有一段慢板,“風聲緊雨意濃天低雲暗”。這段漫板的誕生,也和毛澤東有關。因五十年代開始搞現代京劇時,都沒有大段的唱腔。毛不滿,說:京劇要有大段唱,老是散板搖板,會把人胃口倒掉。正因為此,汪才給阿慶嫂寫了這一大段慢板。這是現代戲京劇中第一次出現慢板。開初,大家都有點擔憂。趙燕俠唱得很美,吳祖光聽了說:這個趙燕俠真沉得住氣啊。

四人幫打倒後,報紙雜誌都說樣板戲是群眾創造的,江青竊取了成果。汪認為這不符合事實。江青是化了心血和功夫的。比如《沙家浜》智鬥一場,起初隻有阿慶嫂和刁得一兩人對唱。胡司令背對觀眾,看湖抽煙,掛那兒。江青提出,要把胡傳魁拉進矛盾裏來。胡司令的參與,無疑給戲增色不少,既表現了他的性格,也更深而細地展示了矛盾,更好地體現了阿慶嫂見機行事的謀略。另外沙奶奶門前那株柳樹,也是江青堅持要換成江南的垂柳。當然江也出了不少錯點子,比如一味強調英雄人物的豪情,後來在其他樣板戲中,越來越多地塞入大段豪邁的唱詞,使戲大而空,無論觀和聽都覺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