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政見讀毛澤東詩詞(6)
文章來源: 曲未平2013-08-15 08:30:11

讀毛澤東的詩詞,明顯地感到他早期中期的作品勝於後期。他後期的作品,過於注重政治作用,很多已不見才思和靈氣,流於空洞的教條。他詩情明顯的衰落,大概是從和蘇聯鬧翻後寫的那首《冬雲》開始。那詩開頭“雪壓冬雲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兩句的最後三個字,都有點多餘,有湊字之嫌。三四句“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承首聯,暗喻兩種力量的交鋒,是本詩的一個亮點,是唯一可圈可點之句。但接下來的頸聯“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卻蕩得太遠,脫離了主題冬雲,是硬塞進來的“豪語”,而且兩句意思相同,是很明顯的合掌,犯了詩家一忌。尾聯“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雖然又回到主題,意卻不出新。“未足奇”也見用詞窘迫之態。通覽全詩,設喻太多,雪,花,虎豹,熊羆,梅花,蒼蠅,顯得雜而缺少呼應。這首詩據說是反修的,也許反修是假,爭陣營霸主是真。情之不真,詩也就勉強了。後來答郭沫若的一些詩詞,都為政治所用,都帶有明顯的口號色彩,和早期中期作品相比,無論意韻和醇厚度都有類似的滑坡。到晚年寫出“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之類俗句,以及“不須放屁”,“滿嘴胡放屁”等,更是鄙俗的罵街了。然而,毛澤東作為一代梟雄,其品其行,其功其罪,曆史必有公論。然撇開政見,縱觀其一生的詩詞,我感到他無疑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詩人。其很多作品的氣勢,胸襟,和藝術特色,光彩難掩,相信會一代代流傳下去,不愁沒人欣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