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的十月瑣碎:回國順道遊新馬泰和台灣
文章來源: 淡然2023-11-16 18:42:56

十月的大多時間,人在途中。歸國加旅行,一個人,四周!

十月底在中國,親朋相聚是重點,就沒有上網,也沒有寫十月瑣碎。回來後又倒時差,忙工作,一轉眼已經是十一月中旬了。還是決定要補寫一下,一是不想開始月記斷檔的先例,二是今年十月的旅行,值得一記。

因為疫情,四年沒回國了。今年歸國真難,沒有直飛,中轉時間太長,機票太貴… 種種的困難,也擋不住我們這些海外遊子的回鄉之路。

我選擇了利用轉機,去一些以前沒有去過的地方。在當地逗留幾天,而不是在機場消耗時間。想法很簡單,但慢慢地,有越來越多的地方想去,結果把行程越做越大。最終,去中國途中花一周時間玩了新馬泰,歸程時又在台灣逗留了四天

短短的時間,去了這麽多地方,又是一個人!有什麽感受?最喜歡哪兒?家人問,朋友問,我也問自己。這些問題,其實都很大的,也許隨著時間,慢慢消化,我會給出更全麵些的答案。

這次旅行是去了很多地方,但因為這些地方太不相同,很難說最喜歡哪兒,每一地都有喜歡的,先記錄一些零星的體驗吧。

新加坡

最喜歡的,是在一個樓中花園的徜徉。景色不是那種掛得上"著名"二字的,但卻是我喜歡的,非常喜歡的。在一座大廈的高層,有著起伏的花園小徑,而獨特之處是四周的牆壁是縷空的,所以可以360度的看到周邊的高樓,或地麵的車輛。因為樓層高,人又少,還有鮮花綠植相伴,真是繁忙城市中的一處綠洲!我在這個花園裏慢慢走,細細看,靜靜坐,不知不覺就待了一個多小時。

印象中的新加坡是一個布滿了摩天大樓的現代都市。 到了新加坡,也發現了它平民化的一麵。尤其是那些夾在大樓間的熟食中心,讓我感受到了新加坡的地氣。

去新加坡前,一直向往著去那兒著名的熟食中心品嚐各種美食。去了發現,這些熟食中心比我想象的要破舊許多,真的隻是把一些街邊的小食攤歸攏到一起,放在一個有頂但卻不完全封閉的大破房子裏。即使在高溫中,這裏也隻有幾個破舊的電風扇將微風與噪音一起送給食客。但這裏總是熙熙攘攘,生意興隆,那破那舊那擁擠那高溫,似乎並不影響新加坡人的食欲。還好,我也是屬於這樣的食客,隻要好吃就行!午餐時,衣冠楚楚的年輕白領們也是在這些小食攤前排隊,等著一份心儀的美食。新加坡的摩登大樓與破舊的熟食中心,有一種難得的和諧!

傍晚,去海灣公園看燈光秀。一出地鐵,就遇到很多跑步的人。燈光秀之後,去另一處海灣漫步,依然那麽多人在跑步。一直喜歡波士頓眾多的健跑者給城市帶來的活力,也因為同樣的原因,更加喜歡了新加坡。

吉隆坡

在吉隆坡隻住了一個晚上,又因自己的過錯,耽誤了不少可以更多探索這個城市的時間。依然,吉隆坡以它美麗的夜晚和當地人的快樂笑臉,讓我希望再有機會再去一次慢慢地體驗。

向一對年輕人問路,他們熱心地說他們正在回家的路上,和我順路,可以一起走。女孩比較健談,說她來自泰國,我說我第二天就要去曼穀了,能不能推薦她喜歡的地方。女孩靦腆地說,她來自泰國北部,還沒去過曼穀呢,她畢業後就來吉隆坡工作了。她問我是出差嗎?我說是旅行,她馬上興奮地說:你是一個人旅行?真的可以一個人旅行?我從小的夢就是一個人去新的地方!

在這座美麗的橋邊,臨分手時,我告訴她,如果我可以,她當然也可以,一個人去旅行!

曼穀

在曼穀四天三夜,本以為足夠慢慢體驗這座城市,但發現遠遠不夠,那麽就給下次再來留個借口!

站在佛廟前的震撼,遠不是網上見到的照片或油管的視頻所能體現的。

曼穀的中國城夜夜如此的熱鬧

曼穀的商圈也是人潮車流,熱鬧非凡。

一天天的在人群中穿梭在熱浪中暴走之後,慶幸自己選擇了鬧中取靜的酒店。有著寧靜的夜晚休息,也有著清新的早晨重新充電。當然,每天的泰式按摩也很享受。

在從中國回美國時,選擇了在台灣轉機。

到台灣的第一天,從機場直接去了台北附近的小鎮九份。在這個依山傍海的小鎮,在那個山坡上的小客棧裏,我度過了這次旅行中最長的一段輕鬆愜意的時光。在餐廳中臨窗觀海,喝茶吃飯,在露天的陽台上,看山發呆… 熱心的服務員見我那麽地投入,還提醒我等天黑時可以看到海中星星點點慢慢移動的漁火,那是歸來的魚船。真想把那靜美的時光帶回來!

第一次到台北,沒有太多的打卡計劃,更多的是帶著好奇,想走近海峽另一岸的同胞的生活。

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國父紀念館和圓山飯店,讓我感受台灣人對中國曆史與文化的詮釋與留存。 每天搭乘捷運公車,在街邊小店吃早午餐,在中山站逛各種超市和大小百貨店, 讓我體驗著台灣人的日常生活。 是的,即便台北有幢101大樓,台北的市貌也比不上大陸許多城市的摩登。我沒有登頂101,而是走進了附近的誠品書店。在那兒,看到那麽多的讀書與買書人,看到那麽多現代的設計理念與精致的文具用品,我倒是更喜歡這種摩登!

隻是短短的幾天,我已經喜歡上了台灣。喜歡那兒謙和有禮的同胞,喜歡那兒留存著的傳統與文化,當然還有美食。更多的,也許是因為,無論做什麽,無論走到哪兒,都有種親切感,也許就是因為"本是同根生"?

結束四周的旅行,在飛回美國的飛機上,回憶著此行的點點滴滴,想起三毛說過的一段話,借來總結一下此行的感受:

"旅行真正的快樂不在於目的地,而在於它的過程。遇見不同的人,遭遇到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種種的困難,聽聽不同的語言,在我都是很大的快樂。雖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更何況世界不隻是一沙一花,世界是多少多少奇妙的現象累積起來的。我看,我聽,我的閱曆就更豐富了。"

也許這句話大了,但這次旅行之後,真的覺得自己被豐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