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日:流水帳與新鮮事
文章來源: 淡然2020-07-22 20:37:59

曾在南京生活過七年,不奇怪又見南京時會看到崛起的大樓,翻新的古跡,或是完全變樣的街道,不過碰到的一些新鮮事兒,還是讓兒子和我都不禁"哇"了幾次。

去年夏天重回南京是陪遊,兒子剛在大學裏學了中國近代史,對孫中山和蔣介石有了些認識,在回國前就問可不可以去一下南京。可那次暑假回國,老大在國內總共隻有一周時間,再減去要去西安的一天,外婆家和奶奶家最多一家三天時間。可孩子對中國感興趣,我這當媽的想支持卻怎麽向老人提出呢?所以回國前隻跟兒子說先回去再看情況吧。 幸運的是外婆一聽外孫對中國曆史感興趣,主動貢獻出一天時間,讓我帶兒子去南京參觀一下中山陵和總統府,還說若不是天太熱,外婆都願意陪著他去南京。於是我們提前一天離開外婆家,一早坐高鐵到了南京,第二天一早再坐高鐵去西安。

下了火車,先去Airbnb的公寓放行李。公寓在一個新開發區裏,一路見到許多設計新潮的高樓,綠化也不錯。

進了公寓,窗口正對著假日酒店。看慣了美國的假日酒店中規中矩的直角型樓房,兒子就覺得這怪怪的,我倒是喜歡它有自己的特色。

放好行李,從公寓走到高鐵站的地鐵入口,竟然要查身份證,這可是第一次遇到的新鮮事!還好我們隨身帶著護照,否則麻煩不說,在南京的時間更寶貴呢。這是回國唯一一次坐地鐵還要查身份證的,後來即使同一天在南京的其它地鐵站都是自由進出的,真的很奇怪!

天氣熱,就決定早上第一站去中山陵。到了買票口,看見沒人排隊,我們還心裏小得意早來的好處。誰知把錢遞進窗口,人家竟然不收!原來散客不能當場買票,必須先網上實名預約。而且即使你證件齊全,售票員有電腦也不能幫你,必須自己用手機或回家用電腦約。也許智能手機與電腦真的在中國全民普及了?想著我們父母輩的,雖然可能現在家裏條件都好了,但也不是人人都會用智能手機或電腦的。不說大老遠從外地去南京想看一下中山陵,就是住在南京的老人哪天想去中山陵走走,還得求孩子幫著網上先預約?

正搞不懂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政策,邊上就來了拉客的,說是跟他們走馬上就可以進門。先是想付導遊費也罷了,隻有一天時間,而且中山陵是今天來南京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可發現若跟著這些拉客的,我們大半天都得跟他們去我們不感興趣的地方,最後才去中山陵。幸運的是,在我被拉客的圍住時,兒子在告示牌上發現了可以掃碼預約。發現當天最後一個時段還有名額。於是趕緊把護照信息輸入,預約好了才鬆了口氣。想著幸虧這天不是周末,否則估計早就滿員了,後來才知道可以提前三十天預約。

中山陵進不去,總統府還沒開門,夫子廟是計劃晚上去看秦淮夜景的。好在我對南京還比較熟悉,於是把南京的其它一些景點與兒子過一遍,讓他挑。結果人家選中了去南京大學,這個美國的大學生很好奇中國的大學生活是怎樣的。雖然當時正值暑假,他說還是想去看看校園。

我們是從南大生活區的門進去的,又一新鮮事便是進宿舍樓不必刷卡,而是麵部識別係統了。我倆都不禁"哇"了一聲,好先進!不過小美國佬馬上又想到隱私問題了!

學生餐廳還是隨便進出的,和以前窗口買飯的食堂很不同了。而且估計是承包出去了,好多不同的攤位,似乎要囊括全國各地特色食品似的,現在的大學生比我們有口福!還挺想嚐嚐現今大學食堂的夥食,可是每個攤位都是憑卡供應,不收現金,隻好咽口水了。

好奇暑假還有這麽多人在學校用餐,後來想也許象美國的名校,為中學生開暑期課以創收?

一直喜歡南大這標致性建築,可是看到背後的兩幢大樓,真是有點哭笑不得。

拍照時辛苦地轉了許多角度,回來後又忍痛剪裁去了兩側的樓邊,終於仿佛回到從前!

從南大的另一個門走出來,要過一個繁忙的十字路口,正好紅燈就停了下來。結果東張西望的兒子發現馬路對麵有個挺大的電視屏幕,但畫麵是固定的,他就問我電視上放的什麽節目。我仔細一看,電視正中是一中年婦女的身份證照片,圍繞著身份證照片的竟是她在闖紅燈的時況照片,右下角則是姓名,部分身份證號,幾日幾時幾分在什麽地方闖紅燈的記錄。哇,再次讓我倆大開眼界!

原來午餐是想去獅子橋美食街吃南京大排檔的,但下午還要去中山陵,時間太緊。決定午餐就在總統府邊解決吧,這樣飯後就可以直接進總統府了。 老大愛吃火鍋,正好路過這家聞過大名的火鍋店。結果感覺一般般,浪費了在國內的一頓本可以享受的美食,小有遺憾!

總統府,我也是第一次去。可以怪中學的曆史老師嗎?自從學完中學曆史,我便對曆史毫無興趣了!陪著興致勃勃的兒子,想著下次還是應該請領導陪兒子看這樣的地方,他倆可以研討了。而我充其量隻有看圖說話的水平,而且現在,看著自己拍的照片,卻發現連看圖說話的水平都沒了,閉嘴閉嘴!

在總統府裏慚愧著自己的無知,卻又被那兒的另一種無知逗笑了!

參觀完總統府,離中山陵預約的時間還早。天熱得很,哪兒也不想去,總不能坐在街邊的梧桐樹下乘涼吧。這兒這麽熱鬧,若樹下有些椅子該多好!

和孩子一起旅行就是好,我還在遺憾中,兒子已經從地圖上發現離這兒走十五分鍾就是南京圖書館,太棒了!

兒子說這不象圖書館,的確我們還從未見過這麽現代化的圖書館。

來美國前,隻記得上海有個圖書館。來美國後,發現這兒城裏每個區都有圖書館,郊外也是每個鎮有圖書館,覺得是好大的奢侈!先是喜歡去借書借電影看,有了孩子後更是常帶他們去圖書館的兒童閱覽室消磨時間。也偶爾會想,若我們小時候中國也有這樣的圖書館,那該多讀很多書呢?

南京圖書館裏人很多,但也是井然有序。我們沒有借書證,所以有許多圖書室無法進去。不過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公共座位,雖然沒法讀書,但就是靜靜地坐著感受一下氣氛,都讓人的心寧靜許多!我都沒有拿出手機,就這麽靜靜地坐著,感受著書香之氣。周圍大多是初高中生模樣的學生和年輕人,他們都是中國的未來呀!兒子也感歎中國人這麽多人這麽認真地讀書!

終於可以去參觀中山陵了,坐接駁車進公園,這馬路本身就是一道風景。佩服在酷暑中走路的一家,可是為什麽是爺爺抱著孫子而不是父母抱著兒子呢?亦或我是坐著說話不腰疼?

一天在大太陽下走路,來到中山陵前,看著那些樓梯,我的腿都軟了!

於是兒子自己上了中山陵,並從山頂發了張照片。看著這照片,突然覺得這份記憶已是那麽久遠!

晚上按計劃去觀秦淮河的夜景,那朱自清與俞平伯筆下的巜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

隔河看到那麽多等船的人,便沒了坐船夜遊秦淮河的興致。

朱自清:"秦淮河的水是碧陰陰的;看起來厚而不膩,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麽?我們初上船的時候,天色還未斷黑,那漾漾的柔波是這樣恬靜,委婉,使我們一麵有水闊天空之想,一麵又憧憬著紙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燈火明時,陰陰的變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夢一般;那偶然閃爍著的光芒,就是夢的眼睛了。"

沿河漫步,視線隨著那黯淡的水光,追尋著夢的眼睛。

可惜兒子的中文水平,還不能欣賞這樣的名篇,而且現在是機動船了,又何以給他解釋槳聲呢?

俞平伯:"涼月涼風之下,我們背著秦淮河走去,悄默是當然的事了。如回頭,河中的繁燈想定是依然。我們卻早已走得遠,“燈火未闌人散”;

我們也回了頭,河中繁燈依然。

隻是我們沒有"燈火未闌人散",而是向著紙醉金迷處走去。

來到秦淮河邊,自然不能錯過夫子廟小吃街。天太熱,人真多,進了幾家著名的小吃店,可卻沒看見什麽能吊起味口讓我們願意坐在擁擠的店堂裏吃。於是我們就在沿街的窗口買了鴨油酥燒餅,桂花年糕,炸肉串和一些冷飲,邊走邊吃。

這臭豆腐絕對是我尋找的味道!

兒子更感興趣的是這家店。

去年暑假回國,真是費了不少功夫計劃。因為全家時間湊不到一起,最後我們是分批回去的。領導帶著老二六月份回,我和老大八月底回的。現在想來,哪怕是不能同行,哪怕是時間不夠,慶幸我們還是回去了。真不知下次何時了!

南京一日也是如此,雖然時間短了些,但我們去了,有的是記憶而不是遺憾!

 

難忘的西安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