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的日子:娛樂篇
文章來源: 淡然2020-05-27 20:23:03

宅家73天了,若沒有娛樂,就不知能不能撐到現在了。

先說全家一起的娛樂活動,最受歡迎的自然是搓麻將和打牌,這在我家已是有悠久曆史了,疫情時期自然也不例外!

在不得不交雙份托兒費和雙份大學學費時,常常羨慕隻有一個孩子的人家,省下的錢夠我們周遊世界了!可一開麻將桌或牌局,就想著還是生兩個好:)! 全家圍桌而坐,輸贏間談笑風生,真是其樂融融!

看電視自然也是娛樂的熱點,但全家一起看電視是件不容易的事。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好些年了全家能坐到一起看的多是波士頓紅襪隊和愛國者隊的比賽,倆兒子與老公有時會一起看間諜特務片。我電視看得不多,即使看,大多時間也是孤獨一人,沒有人喜歡我看的節目!

可這次宅家,竟然全家一起看完了一季十集的《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說實話,看完了我也說不清這個show好在哪裏。想來一是它的輕鬆娛樂性特別適合現在的壓力山大時期,二來也許全家人也都和我一樣在這非常時期渴望一些共享時間,而葛優躺在電視機前是很舒適的,也就不苛求電視節目的完美了!這個節目最讓我驚歎的是烘焙者們的創意,誰能說烘焙不是藝術!

沒有人喜歡我看的節目,那我喜歡什麽看什麽呢?疫情初期,我的解壓藥是《安家》,一部描述上海一家房產中介的店長、員工與客戶的工作與生活的電視連續劇。先看了幾集並不喜歡,尤其不喜歡孫儷演的職場女強人房似錦,但知我的好友建議我再堅持看幾集,果然越看越喜歡了,尤其喜歡佛係的徐文昌店長,這是我第一次看羅晉的戲,非常喜歡這個演員。

這次疫情的正影響,竟然是老公和我開始有共同愛好了!我們充分利用了疫情期間各大藝術團體提供的網上時況演出或演出錄像,盡情享受了許多經典的歌劇,芭蕾舞劇與音樂劇的頂級表演。借此也感謝網友遐西提供的許多演出信息。

水平有限,享受之餘卻不知怎樣記錄觀後感。隻能記下看過的劇名,希望以後重溫依然能憶起這段特殊時期給我們帶來美好時光的演出。

從未看過歌劇也沒想要看歌劇的我們,真是要感謝紐約大都會歌劇院 (The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他們在四月份幾乎每天晚上上載一部Live in HD的演出,讓我們見識並喜歡上了歌劇。今天寫此文時查了一下,直播還在繼續,這是網址:https://www.metopera.org/user-information/nightly-met-opera-streams/

很遺憾我們錯過了第一場演出,非常著名的比才《卡門》(Carmen by Bizet),隻能從youtube上補看一些《卡門》的精彩片段。第二場演出是普契尼的《波西米亞人(La Bohème by Puccini), 這是我倆第一次觀看一個完整的歌劇。 威爾第的《茶花女》(La Traviata by Verdi )是我們至今最喜歡的歌劇,希望以後能有機會觀看《卡門》全劇。

小時候,芭蕾舞劇就是《白毛女》與《紅色娘子軍》。後來在上海工作時看了上海芭蕾舞團的一場綜合演出,印象最深的是四個小天鵝的表演,也自此喜歡上了芭蕾。這次疫情期間,著名的莫斯科大劇院(Bolshoi Theatre of Russia)在Youtube頻道上直播了這個劇院演出的黃金係列,讓我們大大地飽了眼福與耳福。

我們先後觀看了芭蕾舞劇《睡美人》,《天鵝湖》與《胡桃夾子》。不禁想起兒子們小時候帶他們去看波士頓芭蕾舞團的《胡桃夾子》演出。那時剛工作不久,為了省錢,買的最後一排的座位。雖然盡力讓全家穿著最好的衣服,但半場休息時,發現倆兒子穿的運動鞋格外地顯眼,當時的尷尬現在還記憶猶新。至少現在不再會這麽囧了! 

很多年前看過電影《劇院魅影》(Phantom of Opera),沒有覺得很喜歡。這次看了在英國皇家歌劇院(Royal Albert Hall)上演的音樂劇錄像,卻是非常的喜歡。因為這個視頻錄製於《劇院魅影》的25周年紀念演出,讓我們還有幸在演出結束時看到音樂劇的傳奇大師 Andrew Lloyd Webber之真人。

之後又看了Webber的另一音樂劇 《貓》(Cats),從未看過這個音樂劇,怎麽會對其中那首《Memory》那麽熟悉?最後還是老公想起來Babara Streisand 曾經唱過這首曲子,那張二十多年前買的CD還在地下室裏呢!但整劇我卻沒能堅持看完,也許是因為我一向比較害怕也因此不太喜歡動物?

對大文豪薩士比亞,我一直是敬而遠之的,因為怕自己讀不懂。疫情期間,為了不放棄所有可能的欣賞與學習機會,竟有幸與薩士比亞的大作有了二次接觸。一次是觀看英國國家劇院演出的話劇《第十二夜 Twelfth Night》,這是個喜劇,台詞也不象我想象的那麽難懂,所以看得很輕鬆愉快。

另一次是觀看俄國馬林斯基劇院(Mariinsky Theatre) 的芭蕾舞劇《羅蜜歐與朱麗葉 Romeo and Julliet》。雖是無言的舞劇,但男女主角的對劇情的詮釋與表演頗有無聲勝有聲的魅力!

還看了太陽馬戲團( Cirque du Soleil) 的《O》,幾年前去拉斯韋加斯時非常想看這個秀,卻錯失了機會。但這次看錄像並沒有喜歡上,也許這種表演還是應該現場感受。

4月16日,在電視機前連坐了四個小時,因為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的慈善演出。或者說這更是一個活動,"同一個世界,團結在家",讓我們一起感恩一線工作人員的付出,讓我們雖然宅家卻不覺孤獨。

非常時期得以體驗這麽多的頂級演出,也算是疫情帶來的正能量。若疫情過後,大家還能記住我們曾是同一個世界,曾一起麵對天災,那麽是不是世界和平就不再是夢了?

注:照片均摘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