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往事 - 楊振寧吳家瑋深夜隔洋受命(1)
文章來源: 北奧2008-06-02 09:49:31
         

(1-楊振寧博士, 2-毛澤東主席接見楊振寧, 3-楊振寧和李正道一家在小樓前)

第一章: 深夜的鈴聲揭開了洛杉磯奧運的序幕 

1.1     楊振寧吳家瑋深夜隔洋受命  

1984年,七月初盛夏的美國東部,天氣特別的炎熱,似乎天上一下子掛了兩個太陽,把大地烤得發燙,就連四季分明的美國首都華盛頓也在經受著酷暑的考驗。

天色已晚,可依然是一絲風都沒有, 河邊的垂柳無精打采,柳條一動不動地垂向水麵,仿佛想洗個涼水澡,連樹上的鳥兒都懶得再叫了。在距離白宮不遠的一棟別具一格的別墅樓中,華裔物理學博士楊振寧先生剛剛結束一個科學成果的新聞發布會,趕回到家中。他脫下筆挺的黑色西裝,發現裏麵的襯衣都已經濕了。“今年真熱啊。”他自言自語地說道。

楊振寧先生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是中國人的驕傲,他當時擔任著全美華人協會主席的職務。就在剛剛結束的科學成果新聞發布會上,有一位對易經頗有研究的華裔新聞記者還為他還占了一卦,說62歲的楊先生從紅潤的氣色和富貴的麵相上看,還隻是個中年人,以後一定能長命百歲。又說他今年會好運連連,1984年將是他難以忘懷的一年。

楊振寧剛剛躺下來準備休息,床頭上紅色電話的鈴聲突然急促地響了起來。就在楊先生抓起電話的那一瞬間,他還在想,難道真的是好事來了嗎?

電話是楊振寧先生的老朋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的黃華部長打來的。黃部長是中國最早駐美國的外交官,在紐約聯合國工作的日子裏結交了很多的華裔僑領,大家都成了好朋友,平時見麵都很客氣。不過這一次的電話卻非比尋常,黃部長連句客套話都沒有說,語氣顯得格外的嚴肅:“楊博士啊,國際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蘇聯單方麵宣布了杯葛洛杉磯奧運會,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4個國家加入了蘇聯的陣營,而且他們也在不斷地向我們喊話。

      楊老雖說是個物理學家,可他首先是一個華裔的科學家,聽到這話急忙問道:那中國怎麽辦?黃部長說道:中國奧委會主席鍾師統先生已經電告美方,中國堅決反對任何的政治杯葛奧運會的行為,我們不改初衷,一定要重返奧運會。 聽到這話,楊老一陣激動,抓緊話筒說道:我們堅決支持中國政府的決定,海外華僑盼望這一天已經是等了很久了呀。

      黃部長的聲音緩和下來,他說:洛杉磯奧運會就要開幕了,新中國第一次組團參加,這可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啊。這次我們不僅要派出一個353名運動員組成的大型體育代表團,同時還要派出一個由各省體委主任和國家體委重要官員組成的80人的官方代表團。你們可要負責接待啊。楊振寧博士在科學研究上嚴肅認真,在辦理公務事上同樣是一絲不苟。他用帶有安徽口音的話說:沒問題,我現在就找加州的小吳,落實好這件事情。代表團什麽時候到?電話中黃部長的話語像一道驚雷,還真地把楊先生嚇了一跳。黃部長說:代表團兩個星期以後就到。

      放下電話,楊振寧再也睡不著了,一個鯉魚打挺,翻身下地,他撥通了加州舊金山大學校長吳家瑋博士的電話。吳家瑋也是一位科學領域中的帶頭人,同時擔任著加州華人協會會長的職務。他接到電話一跳老高, 對著電話筒喊道: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我住在舊金山,離洛杉磯有600多公裏,況且我們在洛杉磯也沒有中國領事館呀。

      楊振寧一聽也急了,大聲說道:現在到洛杉磯建立中國領館也來不及啦,就找華僑吧,我就不信,這麽大的一個洛杉磯還會找不到愛國華僑?

      一句話提醒了吳家瑋,他急忙說:對,對, 您說的對,在洛杉磯西北方向二十公裏處有一個加州北嶺大學,那裏有一個由幾個老華僑和老教授組成的中國研究所,能量相當的大。前不久他們帶頭發起有名的“保釣事件”,就是保衛我國領土釣魚台,反對日本入侵釣魚島事件,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這幾個教授他們心向祖國,愛國熱情高,很有影響力。”

      好,明天一早,你要親自飛到北嶺大學,一定要把這件事給落實下來。楊老在電話中,和吳家瑋博士就具體的事項與如何的操作,逐一的作了安排,當他掛上電話的時候,才發現天已經蒙蒙亮了。 

      第二天早上,當加州北嶺大學校長比爾賽羅綺走進辦公室的時候,還以為走錯了地方。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尤伯羅斯的特別助理,洛杉磯市市長湯姆先生的全權代表,加州華人協會會長吳家瑋博士,以及北嶺大學中國研究所的三位創始教授,齊刷刷地等候在比爾校長辦公室的門前。這位校長剛想開個玩笑,忽然發現這幾個人不僅神情凝重,連西服和搭配的領帶都是深顏色的,這使現場的氣氛顯得相當的嚴肅。 

兩個小時以後,洛杉磯市政府,美國奧委會,全美華人協會,加州北嶺大學和北嶺大學中國研究所的五方代表簽下了合作協議:同意並全力支持北嶺大學中國研究所負責接待中國奧運官方體育代表團。比爾校長的秘書拿來了七個酒杯並倒滿了紅色的葡萄酒,大家端起酒杯,慶祝達成協議,共同接待好即將到來的中國奧運代表團。

美國奧委會的代表第一個端起酒杯說:感謝中國政府在以蘇聯為首的東歐國家集體杯葛本屆奧運會的時候,堅定立場,站出來支持美國,而且第一次派出代表團參加奧運會,我們一定要盡全力配合並且要確保代表團的安全,請你們轉告中國奧委會主席鍾師統先生,我們的尤伯羅斯先生向他表示感謝。吳家瑋接著說:新中國首次組團參加奧運會出征,就是到美國的洛杉磯,是我們全美華人的驕傲, 我們一定要盡全力接待好這個官方代表團。隻有北嶺大學的三位教授低頭不語,他們的壓力大啊。那時候在洛杉磯的中國人還不多,作學術研究,他們都是專家,但從來也沒有接待過這麽多人的代表團,而且每天還要分成很多的小組,分頭奔赴不同的賽場,這吃喝,住行,交通,通訊,翻譯,媒體記者的安排,等等等等,問題多到想都不敢想。還有十幾天,大隊人馬就要到了,他們就是有三頭六臂,也難以勝任啊,怎樣完成這項光榮又艱巨的任務呢? 

各位旅遊專家們, 24年前還從未有人接待過從中國來的代表團. 一是沒有, 二是不敢. 請你們幫忙給想想, 80人的代表團該怎樣接待? 他們當中都會有誰呢?



(作者與加洲北嶺大學校長, 1984)



(作者與舊金山大學校長, 後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吳家瑋博士, 1984)

請看特別製作開篇: <天使之城的奧運往事> - 郎平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