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釣了100多磅魚,做上海熏魚,清蒸魚,魚頭豆腐煲(圖)
文章來源: 菲兒天地2017-08-11 03:31:05

我們在旅的時候,閨蜜也出去了,到處跑,比我們回來得還晚,前兩天又出湖去釣魚,這次我們幸好沒跟他們去,水有點洶湧,全家老少都吐了,就她一個人沒事。

平時LG會坐閨蜜老公的船一起在我們附近釣,有時我和閨蜜也跟著。要出城去大湖他們會租個有Captain的大船,這次雖然人暈了,魚還是釣了不少回來,看戰果!

 

 

 


 




家裏湖邊釣的時候水就平靜一點,這兩張是舊圖,自己用自己的不犯法吧。:)





 
釣魚回來後事情也是一堆一堆的, 那裏的 美國人清理起魚來很馬虎,頭一剁,肚子也是不幫你清理的,就扔了。

我們有拿魚頭做魚頭湯。

 這次沒有放醬油,做個白湯,裏麵有扁尖和枸杞,很濃鬱鮮美。





 

中間部分清蒸,太鮮嫩了!




這是上次做的



 

做了幾次熏魚,這是比較厚的














 

這個切得比較薄一點,今天就來講講這個上海熏魚的做法。熏魚是上海的家常菜,我們叫冷盆,經常吃,懶的話熟食店買就可以了,考究的話會買活青魚自己來做。







 

上海熏魚的做法:


新鮮魚(釣的是trout)切兩厘米左右的薄塊,中間切開,放在醬油,蔥薑,黃酒裏麵泡,時間久一點會更好,抹幹,放油裏炸,要炸到硬(也可以烤,健康但是口味沒有炸的好)。

調汁:醬油,冰糖,八角,桂皮煮(網上看的裏麵還放了一點點海鮮醬和耗油,
說是更香,你也可以試試)


魚炸好,放進冷的汁裏麵,熱魚冷汁,起物理反應,魚會很快吸收這個汁,然後就可以裝盤了。

另外一種做法是魚要炸兩次,但是不用醬油醃製,炸好了,放進有鹽,酒的糖水裏麵,顏色沒有這麽好看,但是味道也很好。

這次的熏魚肉質鮮嫩,入口酥脆,令人齒頰留香,和蘇浙匯的有一拚,不是吹的。  


你也可以參考這個視屏,





 ****




經常釣魚,吃魚,有時候就會寫魚,今天要交作業,順便就把自己博客裏麵的東西整理一下,這是其中的一篇,我拿過來放一下: 


 看著領導和朋友都全神貫注地垂釣,我卻有些走神了,想起了原來讀過,討論過的海明威《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是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也是他在世時出版的最後一部主要的虛構作品,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書圍繞著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鬥的故事,這篇小說相繼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盡管也有不同的文學評價,但依然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學中的突出地位。1958被拍成同名電影,在當年的奧斯卡中獲得最佳原創音樂獎項,還獲得了最佳男主角獎和最佳攝影獎的提名。

 
 
 

 

 

 當初為了book club 特意去比較文學係上了一門文學課,專門刨析一些文學名著。Omg, 在俺看來挺簡單的主題和海明威簡潔好懂的文風硬是被文學教授一層層破冰式的分析,共八層,搞得七葷八素,頭大無比,說實話,他的這部作品,不是我的最愛,相對來說,我更喜歡他2001年的《太陽照樣升起》The Sun Also Rises 與《永別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

 
每次冬天坐遊輪經過Key West,總會去他的故居門口匆匆走一下,感受那裏的陽光,而門前的花樹總是盛開著,終年陽光明媚的最南極,依然沒有能夠挽留住他,最終他在古巴選擇離開這個世界的方式非常讓人惋惜,痛心。在《老人與海》中,主人公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盡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而作者自己卻被自己打敗了。
 
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國記者和作家,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他一生的感情生活錯綜複雜,先後有過四次婚姻,不想在這裏對他的婚姻品頭論足,但他確實是美國“迷失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對人生、世界、社會都表現出了極度迷茫和彷徨。


《老人與海》的主題其實非常簡單,我們讀書會最後概括成大家一致同意的三點:
 

一:書中要表達人與自然的關係,自然非常殘酷無情,但人類不屈從,主人公就是一個與自然搏鬥的代表,也是美國硬漢精神的象征,在那個時期非常突出和有代表的意義。

 

二:書中展示了古希臘悲劇的重演,揭示了人類在命運麵前的渺小和微弱。

 

三:若是從宗教的角度上來說,書中主人公是受難者耶穌基督的化身,很多細節似乎都有隱含的意義。
 

(原創)



周末爬梯的20多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