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瑣憶】:五、廣東(騎樓)
文章來源: 網上無名2006-12-18 10:29:36


廣東境內我比較熟悉的城市有三,深圳、廣州、東莞。深圳在我許多文章中都有寫到,並且住的年頭很長,用點滴的寫法寫不完,就幹脆不寫進這組文章裏了。單說說另外兩個城市,的瑣憶。

 

騎樓

 

 

 

一聽人說廣東沒文化,我就忍不住要向他介紹廣州的騎樓。

 

嗯。北京有四合院,上海有石庫門,廣州有騎樓。王府井、大柵欄有特色,廣州上下九、高低街也有特色,閃光點不同而已。

 

廣州步行街的騎樓,晴天擋光,雨天遮雨,讓穿街而過的行人,和專程來逛店“買嘢”的顧客,都能夠風雨無阻。難怪得廣東話裏有“見步行步”的說法了,那些古老的街道,怎麽能讓人不覺得安穩自得呢?

騎樓的建築方式,受到了西洋建築的影響,又同嶺南文化相結合,相得益彰。商業騎樓建築最早出現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是“敞廊式商業建築”,這是外來的影響。另外,它又符合“幹欄”的傳統嶺南建築特色,“幹”指上麵,“欄”指房屋。上屋住人,下麵儲放家畜以及雜物。由於樓下部分幹爽、通風、避暑、防潮,非常適合嶺南的亞 熱帶氣候和地理環境。 (參見《南越誌》和《博物誌》)

我喜歡這類影響,因為不是赤裸裸的,所以特別可愛。就好像廣東話裏頭,人們說“蘭把”,“波孩”,“士多啤梨”,“打胎”,而不說numberball shoesstrawberrywear a tie,使得這種語言有股子俏皮勁兒。你看在簷廊式的沿街店鋪前邊喝茶的老人,還有滿地亂爬的孩子,衣著光鮮地坐在小小一間排檔裏吃雲吞麵的姑娘,就知道我的感覺了。

 

在我看來,廣州的騎樓,正如我心目中的廣東人。騎樓雖說能夠為買東西的人們遮擋太陽和雨水,可也把一樓的“實用麵積”縮小了。這對於會做生意的廣東人,是損失麽?不是的。廣東人做生意,一不靠斤斤計較,二不靠急功近利。他們靠的是勤奮和誠信。騎樓樸素甚至內向,同時又很讓人覺得妥貼。

 

我在廣東人當中所交的朋友,無一不是如此。別看我和大俠的朋友滿世界都是,可每每碰上最棘手的事情,幾乎全部都是廣東的朋友幫我們抗過去。他們根本不用我們開口死皮賴臉相求,隻要聽說我們有難,話不多說,錢就已經過戶到我們帳上,或者在外麵已經找了人替我們出頭搞定。

 

初到廣東的時候,不習慣當地人的沉默寡言,無法接受沒人肯跟我聊聊所謂文化所謂人生的現實。直到我終於跟當地人一樣,坐在當院兒的四方竹凳上喝著功夫茶看著上千集的《真情》,還有方太美食廣場,還有周星星,同潮州阿婆為了一捆菜心的新鮮與否沒完沒了地理論,我對交談方式的苛求終於算是能夠釋懷。於是我想,我也是個廣東人了。

 

在廣東,我愛上了許多原本不愛的東西,逛街就是其一。我平生最怕的是進商店,一進去就氣悶得發昏,想吐,有種立時倒地讓救護人員把我抬出去的衝動。所以如果不幸陪人去買東西,我一般都在門口癡癡等候,比大老爺們兒還大老爺們兒。可是騎樓讓我喜歡上了逛街。東家吃一口西家站一下那種趿拉著拖鞋遊手好閑的逛法,不會令人氣悶。隨便買件襯衫就算完成任務,其餘的時間就能心安理得地無所事事,買一串魚丸或者一碗豬紅,站在路邊,一邊吃一邊看人,紛紛提著各色購物袋,三三兩兩地走著聊著眼睛四處亂瞄著。

 

吃完了魚丸,再去報攤上蹭著翻翻雜誌,把一雙油手順便在報攤桌子的圍裙上擦擦幹淨。最後買份報紙,就可以找地兒吃飯去了。

 

別看我已經吃了好幾撥,可我還是直奔騎樓樓上的某戶人家殺將過去,一副餓虎撲食的模樣。有個好朋友家住那裏,她從小在叫賣聲中長大,耳濡目染,殺價絕對是一等一的高手,跳樓價還能被伊砍下來至少百分之九十。她買東西,在我看來,跟白拿基本沒什麽區別。這位騎樓的後代,後來開了一家時裝店,再後來嫁了個好人家,搬出了騎樓。不知道他的父母是否還住在老地方,吃著當年的飯菜。。。

 

每次去,他們都會準備他們最喜歡的飯菜招待我:蠔油芥蘭和燒鵝,配白粥。芥蘭巨大,在水裏滾一下,出鍋加蠔油,碧綠清香;燒鵝也是大塊的裝盤,大家一人抓一塊在手裏一通狂啃。雖然好吃,但當年實在沒覺得有什麽稀奇,並不知道他們是用了最好的家常飯菜招待我,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這樣對我說過。現在有時候去中國城,買一隻燒鵝回來,阿小J吃到滿嘴流油,我看著她吃,想起過去的“親人”和朋友,才發現已經離開他們默默的關懷愛護很久,很遠。

 

是的,那些故人,他們沒有江南的溫軟細膩,也沒有北方的粗獷豪放。大多不會講什麽動聽的話來證明他對你的友情,也不會在你得意的時候搶著來歡呼雀躍。《晴朗》有幾句歌詞,雖然說的不是他們,但是每次聽到,我都覺得是在說他們:

 

我那總沉默的朋友
你讓我感覺到力量
曾在我心中的傷口
如過眼的雲煙

 

 

 

廣州北京路上的騎樓

 

 


廣州平安大劇院
 

 

 

廣州市起義路上的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