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意大利!(Day 2 - Rome)
文章來源: outdoorfish2007-05-16 19:18:31

第一天的計劃是去參觀 St. Peter’s Basilica 和梵提岡。

這是Giorgio 給做的早飯。Giorgio問我要喝什麽咖啡,我說Cappuccino.  以為意大利人人都在家做Cappuccino呢。結果他沒有做Cappuccino的機器。原來大部分人還是在店裏喝Cappuccino。

街道上的槐花正在盛開。空氣中迷漫著甜甜的香味。兩星期後回到西雅圖,家門前的槐樹才發出嫩綠的芽。要等到槐花開,那一定是六月了。西雅圖就比羅馬慢了一個季節似的。

St. Peter’s square前人山人海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排了好長的隊,總算進了教堂的門。B和我就象兩個鄉下孩子進了城,被教堂裏華麗的裝飾震得目瞪口呆。從地上到頂上,沒有一寸地方是沒有裝飾的。地上由彩色的大理石拚著圖案。柱子也都是彩色的大理石。牆上,屋頂上,布滿壁畫和馬賽克拚出的畫。

米開朗基羅設計的 dome 透進來的陽光。

你能相信這幅畫是馬賽克拚出的嗎?

除了馬賽克拚出的畫,St. Peter’s 還有一些重要的雕塑,比如米開朗基羅 24歲時所作的Pietà。米開朗基羅的人文主義在這件作品裏也有充分體現。Mary 不再是傳統藝術中那個傷心呆滯的中年婦人。米開朗基羅把她表現為一個年輕美貌,神態安詳的婦人。 他把那些古老的傳說年輕化,理想化了。

Pietà是一個法國的紅衣主教出錢讓米開朗基羅作的。文藝複興之所以發生在意大利,和當時意大利在經濟上的強盛是分不開的。當時所有的藝術品都是由某個教堂,某個主教,或者某個強大的家族出資的。也正因為如此,大部分作品都是以聖經裏的故事為主題。

教堂頂上站滿了聖人。

教堂的底樓是教皇們的墓地。保羅二世也埋在那裏。他的墓地前燈火通明,還有專門的衛兵守候。很多人在他的墓地致哀。因為他在某些事上表現出的開明,我對他是有敬意的。

兩個傻孩子在St. Peter’s Basilica 發呆的時間太多,梵提岡博物館已經關門了。隻好臨時改變計劃,去了萬神廟(Pantheon).

萬神廟是古羅馬時期的宗教建築。尤其是它的dome,是文藝複興時期藝術家們的榜樣。文藝複興“三傑”中的拉斐爾(Raphael)就埋在這裏。

從萬神廟出來,B和我都覺得需要休息一下了。順路去了一家Rick Steves 介紹的冰淇淋店(gelato). Gelateria della Palma. Gelato 真好吃,不象美國冰淇淋那麽甜,還有很多堅果味的。我最愛吃的是開心果味的。
 

接下來,我們去了Trevi Fountain. 它是羅馬最大的巴洛克(Baroque)噴泉。古羅馬有非常成功的水道。今天的羅馬也以他們豐盛的水資源驕傲。這表現在所有羅馬的噴泉都是以水道噴水的。不僅如此,羅馬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飲用水管,它們都沒有開關,24小時一直嘩嘩地流著。

可是遊人真多啊。還有很多賣東西的小販。有賣玫瑰花的,有賣磁鐵的。小販把兩塊磁鐵扔到空中,磁鐵就嗤嗤地響。還有賣麵粉團的,小販把麵粉捏成各種形狀。 見到男顧客,就把把麵粉團捏成兩隻乳房的形狀。

隨後我們去了 Spanish Steps. 它是西班牙駐梵提岡的領事館。已經有三百年的曆史了。

C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