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鄉愁
文章來源: wonderbibi2007-04-04 03:29:06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這是台灣著名詩人餘中光的詩:《鄉愁》。簡短的詩句卻將詩人濃濃的鄉愁寫了出來,寫的叫人不忍看卻又想看。每次讀這首詩,淚水都會溢滿眼眶。
      從小到大,跟隨父母走南闖北,我,不曾有過鄉愁。隨著在國外生活的時間漸長,年齡越來越大,鄉愁,這個我不曾體味過的東西,竟然在內心深處悄悄滋生。
       每次拿起電話,打回家,聽到的總是母親驚喜的聲音。在電話裏,跟母親聊聊生活中的開心和傷心,失望和希望,聽聽母親的見解,是我最幸福的時刻。長長的電話線,將父母和我連在一起,縱然萬水千山,永遠也隔不斷的是跟父母的心。
       每年一次的回家探親,總是喜憂參半。來時開心,走時傷心,飛機的一起一落不知要在心中蕩幾蕩。在機票拿到的那一刻起就過起了扳著手指算日子的生活,直到那一天的到來。
       在人潮中總能第一眼看到焦急盼兒歸的父母,忘情大笑,穿過人群,撲入父母的懷抱,然後再端詳他們的臉。曾經年輕漂亮的母親漸漸老去,皺紋也刻上了父親的臉,不變的是他們對我的愛。
        在見到父母的那一刻,所有的真實的,偽裝的堅強立時卸下,我,又還原了當年的我。家,真的很溫暖,就連空氣中那濕濕的味道都讓我心醉。廚房裏母親忙碌的身影在眼前晃動,讓我一時間懷疑自己的眼睛。我是真的又回家了。每次回家,哪也不想去,隻想挽著母親的手,跟她去商店,逛街,再做一回母親的“跟屁蟲”。每次回家,母親總會做自己愛吃的菜,不管分離多久,母親總是記得女兒的最愛。
       在家的日子是快樂的,快樂的日子總是飛快流逝。隨著離家的日子的到來,不舍和不安也越來越強烈。可離別的那一刻還是在不情願中準時來到。
        總說皇崗口岸是我心中永遠的標記。在那裏,見到父母,還是在那裏,不得不跟父母說再見。往往人還未到,淚水已掛滿臉龐,抹也抹不去,一如我埋藏了一年的牽掛。

      在某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坐在草坪上,任豔陽恣意的照在身上,聽著熟悉的音樂,看著周遭熱鬧的人們,戲水的孩童,平靜的湖麵,自然的,想起了父母。父母將最美好的年華給了我,他們老了,我卻不在身邊。唯一能做的是一個電話,一張機票,卻又能解開多少思念?如果當年不發生那麽多的事情,我也許不會選擇這條路,可又有多少的如果,我們不曾想到,無法控製。
        一陣微風,吹皺一方湖麵,一顆淚珠,滾落水中,那,是我的鄉愁。